和美国在生意场上打交道,韩国没有多少可出的牌。如今,在特朗普“大打贸易战”的炮声中,首尔再次“丢卒保车”,留下的是“美国的冤家难做”这样的感慨。
3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喜形于色”地宣布声明称,已与韩国就修订双边自贸协议在准绳上达成分歧。这场原本估计将继续一年的会谈仅仅停止了三个月,进度之快令人瞠目。《纽约时报》旋即评论称,特朗普终于获得了他任内第一场贸易会谈的成功。
亲近韩国政府的人们主张,会谈后果还算说得过来:首尔承受美国设定的钢铁出口配额,每年对美钢铁出口增加三成,赞同美方延伸对韩国制造的局部汽车纳税,以此为代价保住了美韩自贸协议,取得了美国钢铁关税的豁免,敏感的农业市场也守住了。外表上看,这似乎是美韩贸易纠纷的“最优解”,文在寅政府在不利场面下做出了不错的防卫,参与会谈的韩国官员声称“这是不亏本的协商”,甚至有人自鸣得意地说它“可谓一次杰出的会谈”。
但是,看到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话里有话地表示,这次会谈属于“相对的双赢”,韩国保守派媒体终出蓬勃发展的行业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借是坐不住了,纷繁责备“这次协商不值得自豪”,青瓦台的妥协让韩国“堕入愈加不利的境地”,被拿来做了买卖的汽车产业也埋怨“每次修订美韩自贸协议,汽车业都是最大受益者”。何况,会谈还留下了后患,尤其是韩国的制药业和汇率成绩。
虽然韩国取得了美国钢铁关税的豁免,甚至自以为取得的是全球首个“永世豁免”,但这一美妙梦想隔日就被白宫明白否认,让置信美韩新自贸协议可以“在晚期消弭在对美出口方面的不确定性”的首尔十分为难,搞不清本人好不容易换来的保证究竟价值几何。
去年6、7月间,韩国一度回绝了美国提出的修正美韩自贸协议的要求。青瓦台自称“没有容许的义务”,连特朗普要挟要加入协议都不为所动。不过,去年11月特朗普访韩后,修约会谈还是悄然开端了,而且比外界估计的大幅提早,就和如今的会谈闪电收官一样。
韩国的态度转变为何如此迅速?直接缘由不难想见华盛顿甚至不必打出驻韩美军等“平安牌”,仅仅挥舞一下钢铁关税这根“大棒”,就让韩国朝野胆寒。眼见贸易制裁阴云压顶,韩方如临大敌地构筑“进攻阵地”,“丢卒保车”也要争取美方把本人从关税对象国名单中除名,在自贸协议会谈中拿出局部产业的利益作为买卖筹码,也就成了既定战略。
和美国在生意场上打交道,韩国没有多少可出的牌。这个国度虽然GDP总量名列世界第11,但毕竟体量无限,而且是对出口依赖度极高的开放型经济体,贸易门槛事关国计民生。美国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同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韩国的平安完全依托美国……这些都让首尔只能“割肉止损”,哪怕青瓦台如今的主人是“勇于说不”的文在寅。
碰上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当美国的“坚决盟友”着实是件别扭的事。和先辈们相比,现任美国总统更倾向于把盟友视作完成本身政治志向的工具,颇有“借汝项上人头一用”的风范,处置贸易成绩的态度更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现实上,相比韩国,日本也许愈加惴惴不安,由于该国至今仍未取得钢铁税收豁免。3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里根曾批判伊朗“有这样的盟友,还要朋友做什么”。如今,首尔和东京决策者的内心能够也是如此吐槽美国的。
既然特朗普铁了心要打贸易战,那么今后,华盛顿的要价只会越来越高,对美贸易顺差宏大的韩国随时能够再次沦为美国的“提款机”。特朗普在“永世豁免”待遇上的变卦,进一步缩小了首尔的忧虑。更严重的是,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大国一旦“拉开架势开练”,与两者关系均很亲密的韩国夹在两头,绝难坐观成败。华盛顿挑起的贸易战刚停止第一波“火力预备”,韩国作为头一个牺牲者的命运似乎就已注定,真是既悲情又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