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可穿戴设备芯片革新:从依赖出口到国产芯片的崛起

作者:高龙东 2018年04月08日 国内新闻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智能手表,其外形和普通手表差不多:由一块屏幕与一条表链构成。屏幕尺寸能够在1.5英寸以内,分量小于50g,拥有一定计算存储才能,具有短信、电话等通讯功用,支持iOS、Android等第三方使用,能与手机、平板、PC等数据同步传输。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到达352.6亿元,增长率到达35.7%。随着可穿戴行业技术的逐渐成熟、产业的推行普及,估计2018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将进一步扩展,市场规模到达446.0亿元,增长率为26.5%。

  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不同,可穿戴设备对单一元器件和零碎功耗的管控更为严厉,例如芯片、传感器、显示屏、无线模块等均需经过准确的测量,尤其是芯片,决议了可穿戴产品的功能好坏。

  如此庞大的可穿戴市场,消费者图的是新颖及便捷,关于厂商来说,如何获取最为先进的技术则是重点。拿智能手表的厂商举例,次要处置器由高通及旗下骁龙、德州仪器 、ST、MTK等临时占霸主位置。而关于国产芯片而言,君正是小米可穿戴设备的芯片供给商,此外也曾经有不少公司采用了君正芯片用于智能穿戴产品。

  中国芯片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开展,在设计、制造以及封测范畴曾经构成了一批规模不小的企业,但与全球芯片巨头的技术程度相比仍有差距。芯片设计软件是芯片公司设计芯片构造的关键工具,目前芯片的构造设计次要依托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来完成。

  踌躇不前的国产芯片

  不断以来,中国芯片市场大多被国外公司垄断,每年芯片出口费用超越石油出口的所消耗的资金。虽然在小米手表之前,国际商家推出了不少可穿戴产品,但其中最关键的芯片和软件大多是国外产品。华为智能手表用的就是高通的ARM芯片方案和谷歌的安卓零碎,在中心技术方面乏善可陈。

  从属于小米生态链的华米AMAZFIT则搭载的是君正的芯片,是君正M200初次被有影响力的大公司所采用,而小米也借此一举完成在智能手表上完成芯片自主化。

  M200芯片框图

  君正和龙芯一样采用mips指令集,君正和龙芯同属于MIPS阵营,龙芯更富有理想化,走的是独立自主道路,龙芯的指令扩展、编译器开发、微构造设计、SOC集成、操作零碎开发、软件生态构筑、产业联盟建立都要本人做。

  虽然国际ARM阵营的IC设计公司也推出了本人的物联网芯片和可穿戴芯片,但都是购置ARM的微构造集成SOC的产品,比方Cortex A内核、Cortex M内核,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

  君正是国际最早专注于可穿戴、物联网范畴的外乡IC设计公司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超高的功耗和较高的功能功耗比,君正的XBurst静态功耗是市场同类平台的三分之一,采用君正芯片的产品零件待机功耗是同类平台的二分之一。

  M200芯片方案最大的优点就是续航,在采用了M200的Ingenic Glass 和Google Glass的数据比照中显示,在续航、发热、温度、尺寸和本钱上,Ingenic Glass都更胜一筹。

  在智能手表上,采用君正M200的产品往往拥有更好的续航才能,以华米AMAZFIT运入手为例,绝对于苹果手表缺乏一天的续航才能,以及华为手表2天的续航工夫,在280mAH大容量锂聚合物电池的配合下,华米AMAZFIT运入手表拥有11.6天的最大续航才能——君正自主设计的XBurst在智能穿戴产品上的低功耗优势尽显。

  也正是因而,在小米采用君正M200芯片之前,inWatch T、锐动X3、GEAK Watch II、CoolGlass ONE、众景智能眼镜、果壳的第一代智能手表、土曼一代、土曼二代智能手表等产品采用君正的芯片方案。

  国产芯片包围之路

  我国目前有接近九成的芯片产品是依托出口,每年出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折合1万多亿人民币,远超越了石油的出口规模。小小芯片终究有何魔力?我们与国外芯片产业相比,终究差在哪?

  近年来,申威26010被用于神威太湖之光、飞扬2000在功能上根本追平Intel E5效劳器芯片,龙芯3A3000的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党政军办公普通用户的日常运用……除了软件生态方面的缘由之外,真正让国产芯片绝迹于市场的缘由在于科研单位或自主芯片公司与作为零件厂的商业公司缺乏联络与协作。

关键词:小米   M200芯片   自主芯片   微构造设计   SOC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