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毗邻上海和莫斯科: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沪欧通守旧

作者:何楠东 2018年04月08日 国内新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议的推进,中欧班列近年来在“减速度”,已然成为各地抢滩国际市场以及稳增长的次要抓手之一。

  数据显示,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越过来6年的总和;国际开行城市38个,抵达欧洲13个国度36个城市,较2016年新增5个国度23个城市;全程运转工夫从开行初期的20天以上逐渐延长至12-14天;全体运输费用较开行初期下降约40%。

  随同着消费晋级,以及跨境电商的疾速开展,少量欧洲高质量商品沿着中欧班列走进中国,也有不少中国产品进入欧洲。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的协同开展,是将来较长工夫内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基于此,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无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无限责任公司、中近海集装箱运输无限公司和大洋物流集团无限公司(NEP Logistics),共同推出了“车轮上的海内仓”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沪欧通)。从上海到莫斯科,将中欧班列下沉到详细行业中,结合大数据使整个运输进程可视并完成在途买卖。

  “车轮上的海内仓”

  1.47亿人口,3.7万亿美金GDP,高达200亿美金的电商市场总额,俄罗斯曾经成为跨境电商近几年追捧的热点之一。包括阿里速卖通、京东等各类电商平台纷繁规划俄罗斯市场,跨境电商在俄罗斯外乡完成迸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俄罗斯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达45亿美元,近七年增长30%,目前已有2500万俄罗斯人有在线购物体验。据悉,2020年俄罗斯电子商务将到达80亿美元。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俄在跨境电商范畴的协作疾速增长。2017年全年,中国一切的跨境包裹中,有约12%被送到俄罗斯。

  这样的成果面前有着很多客观的缘由,比方外地免税门槛是1000美元,外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持积极态度,外地政府有志愿支持电子商务公司向本国出口俄罗斯货物,增长潜力宏大。

  但是,与跨境电商贸易迅猛开展并不婚配的是,物流已成制约对俄电商开展的最大瓶颈。目前,中国电商已开端整合资源,打破这一瓶颈。

  其中,保税仓b2b2C形式正迅速开展。这种形式也是中国电商企业停止第二轮商业晋级的标配。正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此种形式的市场空间宏大。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无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无限责任公司、中近海集装箱运输无限公司和大洋物流集团无限公司(NEP Logistics)主导的“沪欧通”正是以保税仓B2B2C为根底的上海首条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方案以一周一列定时定点开出,12天中转俄罗斯、中亚、欧洲等国,比海运的速度快了近一倍。

  同时,此班列强调物流先行、三流合一,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总信息科技平台全程可视,提早推送集装箱数据信息,承受路上在线订单,落地终端配送,完成了可挪动的“车轮上的跨境电商海内仓”,节省了仓储费,更提升了效率,引领了现有的B2B2C形式。

  大数据赋能

  为完成车轮上的创新,“沪欧通”不同于其他中欧班列的中心亮点之一,是结合了大数据的技术。

  这也是往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开展的意见》所强调的,要进步科技使用程度,鼓舞快递物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配备,提升快递物流配备自动化、专业化程度。增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古代信息技术和配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范畴使用。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开展不时加深,但仍面临不少成绩,尤其是企业间数据的共享。

  一方面,急切地需求健全企业间数据共享制度,完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数据维护、开放共享规则,树立数据中缀等风险评价、提早告诉和事前报告制度。

  另一方面,假如有第三方平台将电商与物流两方的数据信息更无效的整合,显然事半功倍。这正是大洋物流(NEP Logistics)这样的企业在详细研讨的。

  大洋物流(NEP Logistics)与上海迈客临科技公司协作为跨境电商班列提供科技技术支持,经过采集海内目的国度各种电商平台各类产品价钱、销量、点评等数据,并和物流数据打通,比方经过不时累计的物流商品历史数据发掘各类产品的时节性销售规律,结合各国汇率、CPI指数等微观经济目标,为承运的商品做全方位数据画像。同时,将途中商品的地位做实时跟踪,完成全程可视化、通明化。

#p#分页标题#e#

  这样的信息,为商家合理分配海内本地仓、在途仓的库存提供了可信的根据,让跨境电商企业站在愈加全局和精密的视角去做商务战略的调整。

  市场化运作

  区别于国际大少数中欧班列,沪欧通的一大特点是市场化运作,将中欧班列下沉到详细行业中。对民企而言,这样的运营形式更契合市场需求,而且将来在这条供给链上还有很多环节有商业空间。当然,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为保证营利空间,民营的中欧班列需求满足几大要素。

  首先,最好是“源头货”所在地或货物集散地。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港口,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在物流方面具有自然的优势。

  其次,集聚效应明显,总货值添加。预期的后果是,经过市场化运营,中欧班列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产品各类也不时丰厚,单趟班列的总货值也不时进步。

  第三,完成双向常态化运营,降低运输本钱。常态化开行后,工夫延长、运费降低,班列在海内影响力大增,培育海内客户,回程货可大大添加。这方面,上海在贸易便当化、跨境电商范畴的变革,都抢先全国。

  另外,还可以采取延伸效劳链、提供揽货和货到后效劳等,用贸易综合效劳来添加运输方面单箱的效益。

  “沪欧通”中欧班列,在这些方面都已做足了预备,蓄势待发。所谓市场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中欧班列寻觅和培育合适这一方式的货主,完成可继续开展。

  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

  纵观全国,跨境电商集散分拨中心多集中于东部沿海,这里有着自然的优势辐射全国。

  而拥有中欧班列的沿海城市,将来能取得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落户。沪欧通的成功运营,估计将对上海和周边地域的跨境电商业务带来宏大的协同效应。

  上海市政府以为本班列的继续良性运营,契合《上海效劳国度“一带一路”建立发扬桥头堡作用举动方案》的定位。

  发扬桥头堡作用的次要途径是,以上海自贸实验区为制度创新载体,以经贸协作为打破口,以金融效劳为支撑,以根底设备建立为重点,以人文交流和人才培训为纽带,以同全球友城和跨国公司协作为切入点。

  其中的关键是贸易投资便当化专项举动方面,对接国度自在贸易区战略,构建多层次贸易和投资协作网络。包括推进“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开展,鼓舞跨境电商在沿线国度(地域)扩展规模,推进上海成为沿线国度(地域)“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节点。

  当然,目前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结合上依然有很多缺乏。虽然中欧班列在全国的总开行列数曾经超越5000列,但承运的跨境电商产品比例仍不高。

  沪欧通“车轮上的海内仓”在技术、运营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对上海跨境电商物流配送是重要的打破,其成功运转,将影响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商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理解到,此次班列失掉国度开展和变革委员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单位的高度关注与支持,派专人列席班列首发典礼和研讨会,并将对此中欧班列开展方向和安康运营做继续的跟踪、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