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评论:气枪案综合评价 显现宽严相济

作者:高同 2018年04月07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气枪案综合评价 表现宽严相济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发布《关于涉以紧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AI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发挥作用。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成绩的批复》。批复明白,对涉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以紧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案件,在决议能否追查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裁量刑罚时,不再唯枪支数量论。该批复自2018年3月30日起实施。

我国的《枪支管理法》将“足致使人伤亡或许丧失知觉”作为枪支的实质特征,但依据公安部于2007年发布的《枪支致伤力的法庭迷信鉴定判据》、2010年发布的《公安机牵涉案枪支弹药功能鉴定任务规则》,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概认定为枪支。

“1.8焦耳/平方厘米”关于很多人来说是比拟笼统和难以了解的概念,由此带来的一些详细案件也让很多人迷茫。例如,天津一位老太太在街头摆气球射击摊,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最终法院二审讯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株洲一名市民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把火柴枪当玩具,被认定为枪支,其因涉嫌合法持有枪支罪被移送法院起诉;四川达州一名18岁男孩网购了24支“仿真枪”,其中20支具有致伤力被认定为“枪支”,该男孩因走私武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购置、珍藏足致使人伤亡的玩具枪、仿真枪是守法立功行为,但是懵懂的“吃瓜群众”对此却并不理解,很多人抱着“买来玩”的心态被判了重刑,虽然有法律法规做根据,但总归让人觉得不太容易承受。

此次两高出台相关成绩的《批复》,规则合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贮存、持有、私藏、走私以紧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的行为,在决议能否追查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裁量刑罚时,要“综合评价”,不只思索涉案枪支的数量,还要思索枪支外观、材质、发射物、购置场所、渠道、价钱、用处、致伤力大小,并且思索行为人的客观认知、动机目的、一向表现、守法所得、能否躲避调查等详细情节,这当然是十分迷信的,可以充沛彰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根本要求。

例如,前不久榆林一个套牌出租车司机与乘客发作口角后持玩具枪加以要挟,这样的状况当然应该从严处分;反之,假如是以珍藏、文娱为目的,行为人客观上没有看法到仿真枪、玩具枪的风险性,以为本人的行为“人畜有害”,而且此前没有立功前科,购置行为又是初犯、偶犯,那么就应该从宽处分,以批判教育为主。

其实,在其他一些方面异样应该表现出这样的“宽严相济”。当然,抛开预先的法律责任,我们更应该防患于已然,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法盲”稀里懵懂守法立功的状况越来越少。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