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初新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2013年前11个月,包括鞋类在内的传统休息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坚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从我国出口鞋在美国、欧盟等地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又存在着继续下降的势头。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国际鞋类消费企业应该由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产品设计和消费转型,发掘并专注细分范畴,满足消费者特性化需求,走品牌开展之路。
低端鞋份额下降
记者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理解到,我国的鞋类产品在欧盟和美国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欧盟鞋类产品出口163.41亿美元,同比上升2.66%,从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出口鞋类产品81.35亿美元,同比上升1.39%;其市场份额下降0.63%,从2012年同期的50.41%下降到2013年的49.78%。从第二大出口国越南出口鞋类产品22.58亿美元,同比上升4.67%;其市场份额增长0.26%,从2012年同期的13.55%增长到2013年的13.81%。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1~10月,美国鞋类产品出口211.93亿美元,同比上升4.03%,从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出口鞋类产品147.03亿美元,同比下降0.44%;其市场份额下降3.11%,从2012年同期的72.49%下降到2013年的69.38%。从第二大出口国越南出口鞋类产品24.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6%;其市场份额增长1.65%,从2012年同期的9.93%增长到2013年的11.58%。
由此不好看出,我国在欧盟和美国等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被其他的开展中国度分走。
采访中,广东东莞一家外贸鞋企担任人对记者表示,由于国际消费本钱和人工工资的下跌,低端鞋的竞争优势不再分明,这类鞋订单更多被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地的消费商“抢走”,但中高端的外贸鞋并没有遭到太大影响。
商务部研讨院综合战略研讨室副主任、研讨员张莉表示,美国皮鞋市场的开展速度很快,高于中国对美皮鞋出口量的开展,因而市场份额被其他国度分走很正常。张莉称,中国鞋类出口企业在消费量、根底设备、供给链等方面都具有分明优势,以后仍然稳居鞋类产品供给国之首。
进步产品附加值是关键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第18届国际鞋业技术大会上说:“过来的25年间,全球皮革业发作了严重变化,制鞋加工中心和出口基地开端由兴旺国度向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中国等国度及地域转移。与此同时,全球制鞋业也面临着本钱上升、休息力资源充足、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带来的新应战。
此外,记者依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理解到,虽然如今中国鞋出口量显示增长,但中国鞋企每年均匀以35%的速度登记封闭,大少数竞争不下去的鞋企都面临盈余,被市场少量淘汰。企业不转型,或许是转型一旦失败,就面临着被淘汰出局。
美国和欧盟是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的次要市场,其中,美国的鞋类产品简直100%是依托出口,而且对鞋类的推销呈多元化特点:高中低端的产品都有触及。因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如今中国鞋类产品在美国所占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中国鞋企应该抓住本身的优势,放慢转型晋级,努力于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进步产品的附加值。
中投参谋轻工业研讨员熊晓坤表示,由于具有较雄厚的根底,出口鞋企应该放慢从低端的加工制造向高端产品的设计和消费转型,走差别化竞争路途,专注于细分范畴,满足消费者的特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做出品牌,进步产品的附加值和可继续盈利性。”熊晓坤说。(作者:沈娟)
中国鞋业遭遇订单转移,进步产物附加值是关键
•
作者:李阳
•
2018年04月07日
•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