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需求萎缩库存高企 光伏企业或向外洋转移产能

作者:刘阳 2018年04月06日 国内新闻

【慧聪机械工业网】离欧盟出台初裁后果还有15个月工夫,政府间的继续商量似乎让情势有所紧张。眼下关于国际光伏企业来说,实真实在的压力或许还是市场需求继续萎缩下如何消化后期过剩的产能。据测算,若以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来权衡,仅中国的产能就超出全球全年新增市场容量。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暂时难有较大扩容,国际企业开端酝酿到海内直接投资设厂,以便尽能够躲避“双反”带来的影响,将过剩产能转移到海内市场来消化。而光伏设备商进军光伏电站开发,在维持制造业产品保本微利的同时,与电站开发商抢夺利润率绝对较高的下游产业链。

消化过剩产能压力激增

近日,商务部通报称,与德、法等国就对华反倾销的商量已获得成效,各方均表示将持续经过协商处理争端。一工夫,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压力似乎加重不少,让国际众多光伏企业松了一口吻。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光伏企业的日子就会因而好过些。民生证券新动力行业首席剖析师王海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剖析,即便不思索反倾销影响,估计明年欧洲市场的需求也会下滑30%到50%,由于欧洲下调补贴曾经招致光伏装机量的下滑。内部市场萎缩,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仍未有失掉紧张迹象。

关于目前中国光伏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有一组数字被业界重复提及: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全球六成以上制造业产能。而这一产能远超出2011年全球新增装机市场规模。

产能过剩在现阶段的直观反映,是压在企业头上的巨量库存。据报道,目前包括无锡尚德和天合光能在内的中国光伏前三大巨头算计持有5千兆瓦库存,占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如按第二季度每一太阳能电池板均匀87美分的售价,这些库存价值4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

中报显示,66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货合计达450.87亿元,环比增长4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已达20.32%。

“假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消化过剩产能,由此带来的产品价钱进一步下跌将临时拖累企业绩。如此恶性循环,恐怕等不到欧盟对华反倾销初裁后果,国际光伏企业就能够已全军覆没。”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

赴海内直接设厂

市场察看人士进一步剖析指出,假如反倾销最终成行,国际光伏行业在一年内至多需封闭掉45%产能,转移10%产能去海内,市场才干恢复均衡。

封闭产能已成为企业的无法之选。行业老大无锡尚德近日就宣布将封闭1/4产能。此外,不愿坐以待毙的企业趋向选择到海内直接设厂,转移局部产能到海内。毕竟国际市场份额不到5%,80%的欧美市场份额谁都不情愿随便保持。

据理解,无锡尚德早在2010年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了工厂,目前的产能在50兆瓦左右。同为第一梯队的阿特斯目前在北美地域的工厂产能为200兆瓦,往年底方案将提升到400兆瓦。

中国证券报记者理解到,包括天合光能、昱辉阳光和中电光伏等第一梯队企业目前都在谋划到海内设厂。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此前曾表示,目前天合光能产品出口到欧洲的份额到达70%,假如反倾销制裁出台,公司不得不到海内直接设厂。

英利绿色动力首席财务官李宗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英利目前虽然坚持着优于同行的高出货量,但异样对海内市场依赖水平高,无论从躲避“双反”,还是公司国际化的理想需求,均需将局部产能转移到国外来稳住市场份额。

李宗炜引见说,早在美国去年酝酿对华光伏“双反”之时,英利便开端提升海内产品代工量来应对行将到来的不利影响。至往年6月,公司海内代工量已维持在每月5到10兆瓦,全年代工量估计占出货量的5%,到明年能够持续增长至每月20兆瓦。

直接海内设厂的代价是消费本钱添加,这也是目前产品毛利率均匀仅为5%左右的光伏企业最头疼的事。李宗炜对此表示,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海内直接设厂估计将给企业带来每瓦0.4元到0.5元人民币的本钱上升(不思索从中节省的0.16元/瓦的运费、保险费本钱)。

开发下游电站优势凸显

据理解,目前国际众多光伏制造企业到海内设厂的动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身点多集中于单纯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的销售,但习气于停止差别化竞争的英利来说,其有更进一步的考量。

李宗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光伏制造业的毛利率维持在5%左右,假如将来产品价钱进一步下跌,制造业将临时维持微利形态。但制造业毛利率的紧缩带来的是下游电站设计、建造的利润率程度的上升。加之目前各国关于光伏发电的电价补贴维持波动的程度,电站开发的优势便集中凸显出来。

关于这一点,王海生也异样这样以为,将来光伏电站开发将在光伏全产业链中一枝独秀。李宗炜剖析,将来制造业企业进军下游的次要方式一是成为电站零售销售商,另一种是作为EPC项目的承包方。依照目前欧洲次要国度光伏补贴程度及电池组件推销价钱综合权衡,前者毛利率可达10%,后者更可达15%以上,均比制造业利润程度高出一截。 #p#分页标题#e#

关于进军下游电站,李宗伟表示,依照英利目前的战略规划,将逐步改动过来单纯消费并销售光伏组件的形式,涉足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零碎的太阳能发电处理方案和效劳。“我们在西班牙建了第一个示范中心,在那里我们将各种组件、电缆、逆变器等都摆在那里,外地的居民只需来“拿”走,就能回家装置。”他说。

李宗炜引见道,目前英利就“一站式”效劳形式构成了一整套融资零碎模型、发电收益率模型。到年底前,英利将会把这种一站式形式推行到德国、意大利、希腊。将来会推行到新加坡,由新加坡辐射整个西北亚。“一站式”形式中心目的就在于经过电站开发,拉动本身制造业产品订单增长,同时经过产业链控制促使利润率在各环节之间合理分配。

关于外界普遍担忧的制造业企业在资金链普遍紧张状况下进军下游电站,李宗炜表示,英利的这一形式已失掉国际政策性银行的认可,毕竟有良好的收益率保证,银行融资的风险可控。据理解,目前国开行对英利全年的信贷支持规模维持在10亿元到20亿元,以支持其探究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