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网络言语,你终究是啥意思社会热点引发全民文娱

作者:高原 2018年04月06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网络言语,你终究是啥意思

   网言网语不只是鲜活风趣的表达方式,更能精确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关注,以一种直接明了的方式出现市井百姓的人生百态;

   有的网络言语听起来像是不好好说话,或许是由于运用者想说异乎寻常的话

  重要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说三遍?

  世界那么大,谁想去看看?

  我想静静,静静是谁?

  假如这些句子不能让你会意一笑,那么你去年多半生活在火星上。

  《中国言语生活情况报告》“网络言语篇”作者李波和何婷婷搜集了天涯网络论坛2015年度发布的25.6万个帖子,约65亿字,整理出2015年最火的10大网络词汇,辨别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为国护盘”“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气”“我想静静”“吓死宝宝了”“内心简直是解体的”“我妈是我妈”“次要看气质”。

  这些网言网语不只是鲜活风趣的表达方式,更是社会百态的生动归纳。

  政经热词进入日常生活

  2015年最热的一个词应该是“互联网+”。

  这个汉字加符号的词汇第一次作为独立概念提出,出自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洋2012年的一次发言。网友于2013年在百度百科上创立“互联网+”词条。2015年两会时期,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开展》的议案,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任务报告中初次提出“互联网+”,这个本来生疏的词汇在日常运用中渐成燎原之势。

  国度言语资源监测与研讨中心有声媒体言语分中心研讨人员邹煜做过一项研讨:他在中国知网(cnki)用篇名准确婚配检索关键词“互联网+”,失掉2011年至2015年共5年的后果。数据显示,2011年只要两篇论文研讨“互联网+”,2012年6篇,2013年5篇,2014年40篇,到了2015年陡增至14225篇。

  在百度旧事中,“互联网+”的搜索后果一路飙升:2011年只要162篇,2012年有575篇,2013年有270万篇,到了2015年就有753万篇。

  “互联网+”火起来,次要是由于互联网点石成金的化学效应,顺应了以后中国经济供应侧构造性变革的需求,寄予了各个行业转型晋级的希冀。邹煜搜集了2015年提到“互联网+”的报纸材料约2.7亿字次,超越25万个文本,经过检索、人工鉴别和统计失掉167个“互联网+x”的方式,发现运用频率最高的10个行业辨别是“互联网+”农业、教育、金融、医疗、电影、文明、旅游、政务、汽车、房地产等,每一个都迫切需求插上互联网翅膀。

  “我妈是我妈”源自一条旧事。2015年4月,有媒体爆出北京市民陈先生为了操持出境旅游手续,被要求提交他和母亲的亲子关系证明。2015年5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为人民办事设多道“妨碍”,就讲了这个故事。

  依据李波的研讨,“我妈是我妈”的运用顶峰呈现在2015年5月到7月,也就是李克强总理援用这一案例之后,反映了网民对增加行政手续、简化办事流程的希冀,是政治范畴简政放权变革的缩影。

  “为国护盘”则来自经济范畴,与去年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毫不相关。这个词本是一份研讨报告的命题,套用了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股市行情全体不好的时分,很多人都在兜售股票。网络上有人发起了一个口号,叫“为国护盘,”意思是不要为团体利益兜售股票。2015年6月,股市登顶至7年半新高5178.19点时,“为国护盘”的运用量也到达最顶峰。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波动,这个词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社会热点引发的全民文娱

  还有些网络词汇的走红看似很偶尔,甚至莫明其妙。比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词从2015年7月份开端盛行,到2015年10月左右到达高峰,如今曾经构成常规,重要的事情必需说三遍。

  可这句火得一塌懵懂的话,连个精确的出处也没有。有人以为出自一个动漫人物的台词,有人以为出自一段药品广告,甚至有网民扒出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作品。

  还有那句颇无情怀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它源自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女心思教员的辞职信。这封仅有10个字的史上最任性辞职信,指导最初还真同意了;挂上网之后,居然火了。

  其实,走红是偶尔中的必定,由于它挠到了网民意头的痒痒肉。

#p#分页标题#e#

  古代人对远方的向往早就败给了压力山大的生活,所以,一个想走就走的游览者呈现时,群众心里的那根弦也被震动了。不过生活的压力一直还在,网民的向往大多也变成了无法的调侃。比方变身对联体,上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联:钱包那么小,谁都走不了;横批:好好下班。或许老板递来的解雇信“世界那么大,我想让你去看看”。有个歌手甚至还发了一张同名专辑的同名单曲,并戏谑地强调,“我要牵着你的手,你记得带着钱,别让我的人生就地打转转”。

  既然是全民文娱,专业的文AI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发挥作用。娱圈也奉献了不少段子。比方“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儿”,简称“城会玩”,源自戛纳电影节上某中国明星披着西南大棉被的打扮。在惹起众人嘲讽后,女明星在微博上自嘲地称本人是乡村小媳妇儿,并说你们城里人真会闹,后来演化成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儿。异样的词语还有“次要看气质”“吓死宝宝了”,都来自偶尔的一件文娱旧事。

  另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用语则纯属生造,就为了追求好玩的效果。比方“伐开心,买包包”。为什么不开心要买包包呢?由于包治百病啊!真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失掉,简称“活久见”。

  “网络盛行语往往是互联网浪潮下全民文娱的时代产物,它所包括的绝不只是网民对言语的一种再发明,其面前隐藏的社会意义要远超出词语标明。”李波说,“经过对网络用语的细致剖析,可以精确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关注,以一种直接明了的方式出现市井百姓的人生百态。”

  二次元的一代,就是要不同

  还有一类网络用语,本来属于一批特殊的运用者:90后和00后,或许用他们的自我定位二次元的一代。

  浅显地说,“二次元”即指二维立体世界,在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组织成的ACGN文明圈中,被用作对“架空世界”的称谓。他们甚至有本人的不祥物,一种被称为“二刺螈”的蝾螈。

  顺道说一句,理想世界被他们称为三次元,与二次元是两个世界,通用言语也不一样。不信,来看看二次元的对话吧。

  “现充们,还记得本人中二过的样子么?”

  “我造,就是酱紫啦!”

  在大街上听见这样的对话,恐怕大局部人的反映是“啥?”但是对生活在二次元的那群人来说,这就是相似“吃了吗?”一样的通用语。

  他们议论的内容是主流社会不理解的,新番、伪娘、废柴……来自ACGN的词汇个个新潮。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三次元一模一样,随意地省略、组合,培养了面基(见面成为好基友)、现充(理想生活中空虚的人)、“狗带”(英文go die,去死吧的音译版)、肿么了(怎样了)等完全不契合语法逻辑的词汇。

  北京喵萌科技专门为二次元做了一个社交软件和文学创作平台,曾经拿到了天使轮融资。“95后曾经长大到20岁了。”公司担任人丁丁说,“假如你和这个群体有足够的交流,你会发现,年老的集体越发多元,多元到你曾经无法从他们看什么书,听什么歌,有什么兴味喜好去定义他们,他们身上都有有数个维度。你能想象,当这些多维度少年在和三次元现充们交流的时分,内心流淌着淡淡有望吗?”

  在丁丁看来,二次元喜欢异乎寻常,说话自然也不想附和三次元。复杂点说,就是他们不想好好说话,更不想说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的话。

  ACGN文明圈呈现的面前,是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等在产业链上的严密关联,更是一个有话语权的人群逐步衰亡的标志。依据艾瑞征询的调研数据,2015年我国中心二次元用户规模到达5939万人,二次元用户总人数近2.19亿,掩盖62.9%的90后和00后;2016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到达2.7亿人。

  重生代出生在物质条件绝对富足的环境,消费力不可小觑,同时互联网基因与生俱来,构成宏大的经济体,也让他们的爱好和消费习气成为商家眼红的蓝海。近日,腾讯斥资2亿元入股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阿里巴巴此前以45亿元收买优酷土豆,从而直接持有二次元社区AcFun(简称“A站”)。去年,A站大股东蔡冬青名下的奥飞动漫收买了国际最大的原创漫画平台有妖气。

  经济生活中的消费才能,也让二次元人群拥有了日常生活里的话语权,本来只属于二次元的词汇逐步向主流语系遨游,被商家和群众媒体承受,进而成为网络言语的主体之一,至多弹幕、正太、萌物、宅男宅女这些词儿曾经进入群众词典了。(佘 颖)

(责编:宋心蕊、燕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