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过了4月的橡胶业正迎来一场胜负可见的“杀局”。
“橡胶圈每5年一个轮回,大局部的贸易商会倒在轮回里。”山东青岛保税区北京路上的一幢写字楼里,橡胶贸易商孙一东(化名)面对记者显得颇为悲壮。眼下,他所说的轮回正在降临。
4月26日,青岛保税区的橡胶总库存正式超越37万吨,这是一个新的峰值,也是一个让春节前大批囤胶豪赌的现货贸易商倍感心痛的数字。这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融资胶,或许叫死货,由于它们已简直无法活动。而比显性库存更可怕的是隐性库存,假如算上上期所的交割库、压港的现货、在途的船货、国际胶水的开割和积压在西北亚产胶国的成品,整个橡胶行业的总库存可高达百万吨以上。
高库存随同着价钱的雪崩。去年,橡胶花了半年工夫才涨了700美元,却在往年春节当时的2个月内就跌去900美元,其间没有发作过一次像样的反弹。贸易商们最怕见到的一幕发作了:“每团体都在失血。简直大局部贸易商的结款周期都呈现不同水平的延迟,还有一局部公司干脆选择了违约。”
“在青岛的一些银行,现货曾经不能融资了。银行就是这样,在橡胶的泡沫越吹越大时,它反倒会拼命帮你缩小资信,可一旦泡沫开端挤压,你真正缺血濒死的时分,它却会第一个站出来抽贷。”孙一东说。
 畸高的库存
在云集着数十家物流仓储公司的保税区内很少看到货车,这是一件奇异的事。
一家仓储公司的担任人解释说,没车是由于保税区的橡胶如今基本不动。旧橡胶发霉长毛了也没人买,新橡胶则基本没中央入库,“大客户们出点货也会要求给持续留着中央,由于后边马上还会有货出去。”
如今在保税区的物流园走上一圈,会发现家家仓库的里面都露天堆放着小山一样的橡胶。由于仓库内寸土难求,那些不能入库的新胶只能滞留在港上,有时半个月才干停靠卸货,一度发作船货“堵港”的景象。堵港形成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响因轮船出航工夫延误,发货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橡胶也被积压至满库,无法之下只能调整开工率,连发往中国的发船周期也从1周一班延伸到3周一班。
“2006年的时分,保税区有个几万吨库存,大家就觉得不得了了。可如今,高库存已然成了常态。”青岛国际橡胶市场总经理张浩称。
在青岛保税区,最早做橡胶贸易的公司只要几十家,如今增至三四百家。往年3月开橡胶年会,会场内1000人、会场外1500人,连越南代表都有二十几个。诗董橡胶总经理李世强慨叹地说:“不是橡胶过剩,是我们本人过剩了。”
橡胶演出着库存喜剧,处于产业链终端的轮胎厂商却暗自窃喜。从2012年开端,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山东的轮胎厂商一改存冬货的习气,用多少买多少,随用随买。由于人人都晓得保税区仓库有30万吨现货随时可拿,“那就是不花钱的仓库”,至于远期船货订单,则是基本不订了。
在张浩看来,高库存也和贸易商们的操作手法有关。“这两年期货价钱和现货价钱都是一路走低的,很多贸易商呈现潜在浮亏当前,还在不时地补入低本钱货物,以期解盘解套,后果持仓量越来越大。你做我做大家做,构成库存的畸高。”
对此孙一东并不否认,但他以为也不全是贸易商的错,去年他们就都被国度的收储给“忽悠”了:“2012年橡胶丰产大周期开端,供大于求,胶价的下跌已成定局。但是国储却突然在24600元买进,推高了胶价,让本来该按时幻灭的泡沫又得以续命。”
中国的橡胶不断都是靠出口,贸易商们怎样也看不懂国储替海内产胶国抬轿面前的逻辑。虽然看不懂,他们还是前赴后继地进场赌起了这波行情。现实证明,该来的早晚会来。
春节前的两个买卖日,买红了眼的多头还来不及止盈,就被急跌的1000点挫掉了锐气,春节后的暴跌更是把跑得慢的贸易商个人套在了外面。“货押在手里没方法,到了港只能入库。”
有剖析师在3月时算过这样一笔账,彼时国际的库存橡胶估值约为110亿人民币。假如将仓储和人员等本钱按8%计算,那贸易商们光是贮藏橡胶,每年就要花掉9个亿,在这种状况下,盈利基本无从谈起。
不测终于发作。3月7日,保税区的尚世通物流仓库发作大火,2000吨橡胶化为灰烬。其后,保税区的一切仓库被要求清算整理,留出消防通道。广通仓库甚至贴出室外堆放货物十日内清出以及库龄一年橡胶清库等要求。
“这件事给贸易商带来极大的心思冲击。假如全按广通这个规范,那保税区至多有17万吨货要被清。那段工夫贸易商们纷繁在港上抛货。很多下游的工厂浑水摸鱼,杀到很低的价钱在港上提货。”孙一东说。 #p#分页标题#e#
高库存正在演化成一场危机,并且拉响了产业链的警报。记者在一些胶厂理解到,如今收买胶水曾经开端变得困难。胶农由于价钱低,上岗割胶的积极性曾经大减。对他们来说,1.5万元就是本钱价,再高攀只能停割了。而在泰国,低迷的胶价曾经招致北方地域经济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