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维权行动

南锣鼓巷现“冒名”北京小吃 商户将被整改(图)

作者:丁原明 2018年04月03日 维权行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昨天下午,商家撤下了一些引发争议的招牌 摄影/本报记者 张月朦

  南锣鼓巷现“老北京凉皮”和“老北京煎豆腐”招牌 商会表示已介入调查——

  滥用“老北京”名号 商户将被整改

  凉皮成了“老北京小吃”?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南锣鼓巷某餐饮店内,呈现了“正宗老北京凉皮”、“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五香肉卷”等“冒名”北京小吃。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在南锣鼓巷看到,疑似网传“挂羊头卖狗肉”的店铺招牌已被撤下。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表示,网传图片的确是南锣鼓巷某店内招牌,目前商会正在调查此事,将会对涉事商户停止整改。

  发现

  店家卖“正宗老北京凉皮”?

  谈到北京小吃,食客们信口开河能够是炸酱面、卤煮、驴打滚等等。但最近,凉皮居然也被商户“归入”了老北京小吃,不只如此,在南锣鼓巷的一家餐饮店内,煎豆腐、牛肉面、冰粥等都成了独具特征的“老北京小吃”。

  市民陈先生前几日去南锣鼓巷玩耍,在一家店内看到了“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冰粥”等招牌,“在游客云集的南锣鼓巷呈现这样的招牌我觉得不太好,容易误导游客。”陈先生通知北青报记者。

  北青报记者从网传图片上看到,该店内不只呈现了“正宗老北京凉皮”、“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五香肉卷”、“老北京冰粥”等招牌,而且真正属于北京菜的炸松肉还被错误地写成了“炸肉松”,有网友以为,这种错误解对去南锣鼓巷的外地游客发生误导。

点击进入下一页

  ▲此前网传“老北京煎豆腐”、“老北京凉皮”等招牌

  看望

  涉事商户已撤下相关招牌

  昨天上午,北青报记者离开南锣鼓巷。虽然是任务日,但仍有不少游客前来玩耍。在南锣鼓巷主街上,散布着不少主打老北京特征的餐饮店,不过这些店铺所售食物次要是烤鸭、炸酱面、爆肚等北京特征餐饮,并未有网传图片中“挂羊头卖狗肉”的状况。

  在一家店铺内,北青报记者发现了疑似网传图片中挂着“正宗老北京凉皮”招牌的摊位,不过该摊位的招牌曾经变成了“手工凉皮”。该店不只提供老北京小吃炸酱面、爆肚等,也出售凉皮、酸辣粉等其他地域特征小吃。除了一个名为“老北京肉卷”的招牌外,并无其他打着“老北京”字样的非北京小吃。约20分钟后,当北青报记者再次离开这家店时,发现店内“老北京肉卷”中的“老北京”字样曾经被白纸贴上。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再次离开这家店,发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现店内不少招牌曾经被拆下,显露白色的背景板,上午被贴上字条的“老北京肉卷”招牌也不见踪影。

  回应

  成绩招牌集中在同一家店

  针对南锣鼓巷某店内“冒充”北京小吃一事,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通知北青报记者,商会已理解此事,正在调查并将会做出整改。

  “我今早晓得的这件事,从照片来看,次要集中在一家店内。”徐岩通知北青报记者,得知音讯后商会曾经着手处置此事,会积极整改涉事商户,“不只网友生气,我们南锣人看到也挺愤慨的,南锣鼓巷绝不允许呈现‘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徐岩表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青报记者理解到,2016年底,南锣鼓巷主街就停止了封锁改造,经过店铺调整、重装等手腕力图将南锣鼓巷打形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明街区。徐岩引见,整改后,南锣鼓巷的餐饮店从过来的80余家精简为如今的30余家,去掉了50多家低端餐饮,希望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除了商户晋级外,南锣鼓巷的外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200多个商户门脸都停止了一致装修,一切‘一照多店’都改成了‘一照一店’”,徐岩通知北青报记者,如今全国很多中央都在学习南锣鼓巷的整改经历。

  针对此次网友提出的意见,徐岩表示欢送,“这对我们的任务是一个促进”,但他同时也希望网友可以感性对待此事,不要由于一些极一般的状况就否认南锣鼓巷,“南锣的改动是一步一步来的,虽然有一些难处,但还是在变得更好”。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线索提供/王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