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荆文娜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近日有报道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引见,为了吸引大学毕业生前往参与湖州的招聘会,不只提供了500~1500元路费的红包,还对大先生创业失业提供了众多优惠政策,照实习时期提供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假如大先生来湖州任务,不只有创业补助,还有住房补贴,且湖州一切景点全部收费。
    如今,全国两会曾经完毕,但有关人才的热议仍余温未散。近日,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举行的“两会沙龙建言新征程”研讨会上,聚焦于国度如何留住全世界的高精尖人才,与会的政协委员们展开了一场剧烈的“人才之争”。
    
刘雅煌委员:企业可尝试对先生停止事业性投资
    往年是变革开放40年,关于这些年海内留学人员的活动状况,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万国控股集团董事长刘雅煌承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以前海内留学人员为了更好的任务生活环境选择留在国外,到目前80%以上的海内留学人员都选择回国,海内留学人群的回流证明了国度的强盛。不过,祖国的开展不只需求我国留学海内的人才回流,还应吸引更多的全球人才留在中国。”
    无数据显示,在2004~2013年的10年间,我国为吸引国外人才,发放了7356张绿卡,相比之下美国每年发放的绿卡数量以百万计。不过另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放慢了处置进程,在2016年发放了1576张绿卡,与2015年相比涨幅为163%。
    刘雅煌以为,目后人才正面临全球化竞争、产业细分和跨界交融的两极化,以及高端效劳业为主导的格式。在德国这样的工业先进国度,效劳业比重仍高达近80%;简直没有工业与农业的香港,效劳业更是高达99%。在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的当今,面对全球化竞争格式,国际人才竞争是必定。
    “随着产业的细分,单一的产业很难做大,如今越来越需求金融、旅游业以及互联网等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对跨界、跨形式、跨业态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刘雅煌强调,在人才的培育上需求创新性,应该有更多的企业进驻校园做创新效劳。
    在刘雅煌看来,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找任务需求工夫顺应,为了使毕业生能更高效精准地对接任务岗位的需求,国度教育部门应该注重企业直接进入校园,辅导先生如何进入社会找到合适的任务岗位。“甚至可以停止一些事业性的投资,以及与初创企业的协作、孵化等,这也契合国度双创的大政方针。”刘雅煌剖析,假如这项任务做得好,将是培育人才很好的抓手。“美国硅谷构成得早也是由于斯坦福大学直接引入‘企校’之间的协作。”刘雅煌强调说。
    
洪明基委员:为大湾区人才提供自然、熟习、方便的环境
    “在上海,我的一些本国冤家中文都说得很好,他们在中国任务生活了几十年,但到了退休年龄大多会选择回到本人的国度。他们的孩子在中国读十几年书,但随后还会持续前往海内进修,最终大多都留在海内任务。”全国政协委员,CCG常务理事、香港洪氏集团无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洪明基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讲述,“在香港,很多老外都曾经三代了,广东话和我一样好,熟知中国历史,积极参与香港外地社会活动,为香港做出了很多奉献。”
    在洪明基看来,中国已进入高速开展期,“北京的中关村以及深圳等地的全体生机与竞争力与国际相比毫不逊色,但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拥有的人才仍是以13亿国民及几千万海内侨胞为主。而在美国,人才聚集库资源来自全世界,比我国多了约1倍以上。”洪明基预测,将来50~100年中,中国的开展最终将落在人才竞争的成绩上,下一步如何将世界各地人才聚集在中国,为中国的开展出力显得尤为重要。
    洪明基以为,假如说过来40年,香港为变革开放做出的奉献次要表现在资本和科技方面,那么“在将来50年,到2049年,希望香港能在积极培育人才方面为国度做出更多奉献,深化研讨如何将香港的软实力转移到大湾区。”因而,洪明基建议,在粤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港澳大湾区应思索特事特办,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香港的人才扎根大湾区,将侨胞扎根在大湾区,以侨带侨,构成良好的人才集聚气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白表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度开展大局,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粤港澳协作、珠三角区域协作等为重点,片面推进边疆与香港、澳门互利协作,制定完善便当香港、澳门居民在边疆开展的政策措施”。因而,洪明基建议,让港澳人才扎根大湾区,应在教育、生活、失业、医疗等成绩上为其提供更为自然、熟习、便捷的政策环境,方便其在边疆寓居生活。
    
朱征夫委员:国籍已成为抢夺人才的重要手腕
    小王在十几年前前往德国进修学习,由于思索到本身开展及交往各个国度签证便捷性等成绩,几年前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德国并参加德国国籍。“如今大国间的人才竞争十分剧烈,不少兴旺国度都在经过投资移民、精英人才等方案,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吸纳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浩天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朱征夫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强调,鉴于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人才抢夺的迫切性,国籍已成为抢夺人才的重要手腕。
    因而,朱征夫建议,将《国籍法》第九条,关于中国公民在海内寓居,获得国本国籍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则删除。据理解,我国《国籍法》第九条规则,定居本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参加或获得本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朱征夫以为,这一规则在制定时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如今的状况已不同,各国对人才的抢夺愈发剧烈,假如自动丧失国籍,无异于将人才拱手相让,从国度久远开展来看,不利于人才的聚集。
大国竞争,人才竞争已成重要手腕
•
作者:马书华
•
2018年04月02日
•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