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全国数据中心使用生长指引(2017)》初次宣布

作者:高俊华 2018年04月01日 国内新闻

  【中国智能制造网 政策法规】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讯开展司编制出版了《全国数据中心使用开展指引(2017)》(下以《指引》简称)。目前,该《指引》已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估计每年继续更新发布。


《全国数据中心使用开展指引(2017)》初次发布

 

  以后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穿插交融与使用,正在深入改动着人类社会消费与生活的形式。随着互联网信息零碎及电子设备的开展,人类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在生成海量数据,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大数据隐含的战略价值惹起了各国政府的注重。目前中国工业正面临着转型晋级,迫切需求将大数据交融到运营管理与消费运营活动中,来促进制造企业向效劳化、智能化转型晋级。
 

  在工信部此次发布的《指引》中,既有对我国数据中心建立开展状况的透彻剖析,还给出了网络时延的计算参考办法和不同品种业务的时延要求,供用户依据需求详细测算。
 

  全国数据中心建立开展状况
 

  《指引》依据全国数据中心建立运用状况的调研后果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合计1641个,总体装机规模到达995.2万台效劳器,均匀上架率为50.69%;规划在建数据中心合计437个,规划装机规模约1000万台效劳器,产业全体增速较快。
 

  应用率方面,国际数据中心总体均匀上架率为50.69%。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的上架率为29.01%,大型数据中心上架率为50.16%,中小型数据中心上架率为54.67%。北上广深数据中心上架率到达60%-70%,表现出绝对饱和的场面,局部西部省份上架率低于30%。
 

  网络质量方面,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有47%直连主干网,数据中心出口带宽均匀为332Gbit/s,折合均匀每个机架带宽500Mbit/s。能效方面,全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均匀PUE为1.50,大型数据中心均匀PUE为1.69,最优程度到达1.2左右。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首次发布


  分区域数据中心使用开展指引

 

  《指引》将全国分为六大区域(北京及周边地域、上海及周边地域、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域、中部地域、西部地域、西南地域),停止了详细的数据中心建立使用状况剖析。
 

  以北京及周边地域为例,北京地域数据中心资源紧缺,相关使用需求可转移至河北、内蒙古、天津等地数据中心承接。截至2016年底,北京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为14.6万架,规划在建数据中心规模为4万架。依据预测,2018年北京地域可用数据中心规模将到达18.6万架左右,需求规模将超越30万架,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与此同时,河北、内蒙古、天津等间隔北京较近地域,估计2018年可用数据中心规模将到达49.2万架(详细数据见下表)。上述地域数据中心网络质量较好,大局部直连或经一次跳转抵达北京主干节点,半数以上为多线网络接入,根本依照较高可用等级建立,在规模和才能上具有承接北京外溢需求的条件。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首次发布

(北京及周边地域数据中心规模统计及预测)
 

  从全国分区域状况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资源最为集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中,但受限于地域承载才能,新建增速正在逐渐放缓,可用资源无限,租用价钱绝对较高,相比而言,其周边地域尚有充足的可用数据中心资源,网络质量、建立等级及运维程度也较高,总体租用价钱本钱绝对较低。此外,中部、西部、西南地域可用数据中心资源丰厚,规模较大,价钱优势分明。
 

  用户选择数据中心指引
 

  《指引》提出网络质量、价钱本钱、建立运维程度是选择数据中心时重点思索的要素。网络质量方面,网络时延是影响数据中心业务选择的重要要素,《指引》给出了网络时延的计算参考办法和不同品种业务的时延要求,用户可依据需求详细测算;价钱本钱受建立投入、运营本钱及供需关系决议,一线城市数据中心供给紧张,租用价钱绝对较高,一线城市周边地域及中西部地域供给充足,价钱绝对较低;此外,选择数据中心时还需思索建立等级、运维程度等要素。
 

#p#分页标题#e#

  总体来说,在选择数据中心时,需从以上三方面要素综合思索。首先思索网络质量要素,假如展开的业务对网络时延的要求较高,可依据时延要求圈定一定的地域范围,进而综合思索数据中心的价钱本钱及软硬件条件,合理停止选择;假如展开的业务可以容忍一定水平的网络时延,则可以思索将业务部署在可用数据中心资源更为充足的地域,防止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运用性价比,享用质优价廉的数据中心效劳。
 

  为方便用户查询国际可用数据中心资源状况,《指引》在附录中列出了各地域局部可用数据中心的次要信息。
 

  工业自动化与数据中心
 

  新一代IT与OT深度交融,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革新,构成新的消费方式、产业形状、商业形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基于信息物理零碎的智能配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革新,不论是云计算还是大数据都离不开数据中心。
 

  但是,在工业范畴,数据中心很多时分只是个炒作的概念,很少自动化供给商可以提供一款可以合适于工业自动化范畴客户的产品,究其缘由在于两大难点:第一,适用于规范的以太网协议和构架;第二,使用软件可以基于虚拟化部署。
 

  构架在规范的以太网协议上&mdash&mdash由于主机厂商和存储厂商完全遵照国际规范以太网协议来设计的接口和协议,因而在构建工业数据中心时,关于现场采集的数据和通讯协议,一定要运用规范以太网协议。一旦采用修正的以太网络协议,无论是存储还是主机层面都会对这种修正了的以太网表示不兼容。
 

  使用软件虚拟化&mdash&mdash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点呢,由于很多工控组态软件都不能完成效劳器虚拟化的部署。比方采用结合外置通讯卡来完成和控制器的通讯,比方Profibus;也有工控软件透过操作零碎去拜访硬件中缀的效劳,比方调用INT 13的BIOS中缀;还有采用了并口加密的组态软件,很多都要依托内部或许硬件底层资源的才干运转。而虚拟化平台都不会专门为工业硬件资源提供虚拟化驱动整合。所以使用软件一定要能摆脱方才所说这个几个层面才干走上虚拟化部署这条羊肠小道。
 

  数据中心是对整个工业制造进程停止监控与管理,提升制造智能化程度,在政府鼎力倡导&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状况下,智能制造的将来也必将无数据中心的一席之地,经过数据中心可以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工业制造无机地结合在一同,充沛发扬这些新技术的作用,我国的工业制造业必将愈加疾速的开展。
 

  (原标题:《全国数据中心使用开展指引(2017)》初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