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对标世界三大著名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成新经济增

作者:马悦华 2018年04月01日 国内新闻

  以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为代表,“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开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革新的领头羊。作为湾区中的新军,粤港澳大湾区也开端成为世界经济幅员中的一个亮点,还被视为除上述三大湾区以外,将来全球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

  实践上,从2008年开端,有关粤港澳地域协作开展的政策就陆续出台,直到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初次被提出。尔后数年,在政府的多份规划文件中均屡次提出要携手港澳地域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迎来标志性的停顿,此概念正式被写入政府任务报告。尔后,《深化粤港澳协作推进大湾区建立框架协议》签署,一批严重根底设备项目放慢推进。

  往年两会时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在制定当中,很快会出台。这个由“9+2”个城市组成,以逾6000万人口,用中国不到1%的土地发明出全国10%GDP的城市群,行将把梦想照进理想。

  对标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存在怎样的优势和理想难题?如何破题?乘此西风,接上去的几个月,证券时报将推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栏目,每月一期,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中的交通网络建立、金融功用定位、产业协同互补、制度协调机制等方面动身,实地调研探求这四大成绩,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关于东京湾、纽约湾和旧金山湾这世界三大湾区的成功要素,经济界普遍以为离不开兴旺的国际交往网络、开放的经济构造、高效的资源配置才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弱小的产业集群效应。从世界经济幅员来看,全球六成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在间隔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地域,集中了全球超七成的大城市、人口和资本,“湾区经济”已被视为全球经济开展的重要增长极。

  往年两会时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任务报告时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在制定当中,很快会发布。这预示着,把粤港澳大湾区打形成世界一流湾区的政策靴子行将落地。

  实践上,粤港澳大湾区在多个经济目标上曾经超越或许接近世界三大湾区,其2016年的经济增速更是其他三个湾区的2~3倍。对标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优势和短板?离世界一流湾区还有多远?

   对标交通网络:

  具有国际一流湾区条件

  400多年前,被分封到日本关东的德川家康不曾想到,本人踏上的这片为山海所禁的江户土地,却因拥有良好的岸湾条件,投合了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自在贸易的大趋向,而成为世界三大湾区之一东京湾。

  如今的东京湾区,拥有横滨港、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等六大港口。这六大港口与羽田、成田两大国际机场和东海道、北陆、西南等新支线以及数条高速公路一同,构成了东京湾区与日本国际和全球次要城市之间的海陆空平面交通网。此外,东京湾还拥有少量产业公用码头,无力支撑了湾区两侧延伸的京滨和京叶两大工业带的人流、物流的大进大出。

  在大西洋的西岸,有一个世界自然的深水港纽约港,依托这个港口,由纽约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等31个县结合组成的纽约湾区可以顺利地开展陆地贸易,使纽约的制造业产值在19世纪中期成为全美第一。而在前期的制造业转型效劳业进程中,港口也给纽约及辐射范围保送少量的物产、人才、财富等。

  纽约与其周边城市间的便捷交通,使区域内的经济效应愈加分明。在曼哈顿任务的小周通知记者,本人以及身边的不少同事和冤家普通不会选择寓居在曼哈顿,而会选择周边,如新泽西州、长岛等地,“在周边城市可选择的寓居环境会比曼哈顿好很多,去纽约下班的交通也很方便,我大约花1个小时。”小周引见。据引见,在曼哈顿中城的东西两侧有两大轨道交通枢纽,西部的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和东部的地方车站,这两个车站每非常钟就有开往新泽西州、长岛和康涅狄格州等地的列车。

  回到粤港澳大湾区,在旧金山湾生活多年的IDG资本开创合伙人熊晓鸽第一次俯瞰港珠澳大桥时,不由感慨“旧金山湾区的5座大桥长度加起来还不到港珠澳大桥的一半。”作为世界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去年年底落成,衔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大桥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工夫将延长至半小时以内。

  此外,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疾速轨道、广深港高铁等交通工程,均在密集推进中。依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将进一步完成“12312”交通圈,即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东南各市陆路2小时左右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左右通达,广东与全球次要城市12小时通达。“旧金山湾区的公共交通曾经算是美国最好的了,但是便捷度还是不及国际。”在旧金山留学的小曾说。

#p#分页标题#e#

  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还拥有全球吞吐量排名第三的深圳港、排名第五的香港港和排名第七的广州港等世界级港口,2016年这三大港的总吞吐量6247万标箱。从根底设备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已具有建立成国际一流湾区的根底条件。

  对标科技创新:

  提升科研比例和专利质量

  东京湾区的京滨工业区内,聚集了佳能、三菱电机、三菱重工、索尼、东芝、富士通等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及其研讨所,这些具有产业创新才能的机构使得京滨工业区具有很强的管理和科技研发才能。广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讨所课题组研讨发现,这是东京湾能发明经济奇观面前的重要缘由。

  此外,京滨工业区还树立了产学研协作平台,促进大学和企业展开科研协作。日本还将原来从属于多个省厅的大学和研讨所调整为独立法人机构,从而赋予大学和科研单位更大的行政权利。同时,日本把科研的主体放在企业,每年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占日本研讨与实验开展经费的80%左右。

  而在旧金山湾区的硅谷,则云集了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世界一流的研讨型大学,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度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度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直线减速器中心国度减速器实验室等国度实验室,还有硅谷大企业先进的研讨机构。

  这些高校培育了少量高素质人才,成为硅谷源源不时的人才库。调查显示,从2009年至今,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高校毕业的先生辨别无数百人兴办了本人的公司,并取得风险资本的支持,人数远超列入调查的美国和其他国度的大学。

  以市场为主导的风险投资对推进这些初创公司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硅谷的优势之一,聚集了大批风投公司,包括美国的顶级天使投资人、大企业的风投机构等。高校、研讨机构、人才、风险资本,以及其他的创新创业要素无机结合,营建了硅谷特有的科技创重生态零碎。

  创造专利是权衡一个国度或地域科技创新才能的重要目标。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专利总量全体出现逐年递增趋向,只在2016年稍有回落。与旧金山湾区7座城市的创造专利总量比照发现,近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数量曾经逾越旧金山湾区,且差距有扩展趋向。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近5年创造专利数量超越了旧金山湾区,但在施引专利数量上却远不及旧金山湾区。数据显示,2012年~201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创造专利施引数量低于旧金山湾区,该景象在2013年和2014年尤为分明。

  郎咸平曾指出,湾区内规模以上的企业设立研讨机构的比例还是不够,建议政府应该在政策上鼓舞企业树立科研机构,而不是仅仅给予税收和土地的优惠。

   对标产业集群:

  多元产业要迷信规划

  弱小的产业集群是湾区经济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上述旧金山湾自不用说,光是硅谷片区的名企、名校、人才、资金构成的弱小科技产业生态零碎足以让其以“科技湾区”著称。

  纽约湾区则被誉为“金融湾区”。二战之后,纽约逐步从制造业经济转型至效劳业经济,第三产业特别是效劳业迅速崛起,吸收了少量失业人口,尤其是商业效劳、银行业、证券业的失业人口急剧增长。如今的曼哈顿金融集群就是在纽约产业构造调整的背景下逐步开展起来的。

  在华尔街,2900多家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聚于此,还有支持这些机构开展的纽约证券买卖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买卖所。

  而东京湾则有“产业湾区”之称。过来上百年工夫里,东京向西开展出京滨工业带,向东开展出京叶工业带。构成了包括钢铁、有色冶金、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古代物流等产业的工业产业带,以及集金融、研发、文明和大型商业文娱设备等为一体的金融消费中心。这两个工业带同时又与东京腹地的金融、总部、研发等功用严密互动。

  粤港澳大湾区外部区域的开展程度和产业规划却不太分歧,在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看来,差别化的开展程度和产业规划恰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展提供宽广的空间和多元化的优势。详细而言,深圳、广州的科研和科技实力,香港、澳门的高端效劳业和金融业,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及肇庆的制造业,三组不同的优势可以停止优势互补、迷信规划。

#p#分页标题#e#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讨院发布的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制造业门类最全、产业链最完好、市场最活泼的地域,初步具有引领全球科技反动的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市场空间及企业主体,无望成为第四次工业反动的全球策源地之一。但是,郎咸平也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制造业本钱过高成绩,建议以大湾区作为试点,逐渐降低企业的消费本钱。

  对标区域协同:树立

  地方层面的协调统筹小组

  纵观三大湾区,每个湾区都无数个城市组成,城市之间如何分工配合,如何携手共建完成经济效益最大化,都考验各地之间的默契和政府的规划协调才能。

  比方,东京湾内包括了一都三县,包括若干个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引见,这些城市互相之间有着多种方式的沟通机制,对城市开展中的成绩会采取会议协调协商的方式。而坚持区域建立的临时性和协异性,又次要依托规划。

  详细而言,疆土部门、交通部门、产业部门等对区域开展都有各自角度的规划和规划,各都县和城市也有本人的规划和规划,而一切的这些规划衔接都由智库居中去协调。

  纽约湾区的开展则是四次规划的后果。成立于1921年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从上世纪20年代开端研讨区域开展的临时方案,协调大纽约都市圈开展,协会辨别于1929年、1968年、1996年和2013年宣布了对纽约大都市地域的规划研讨报告,成为纽约湾区近百年获得长足开展的最重要要素。这个跨行政区的协调组织,极大地强化了规划的迷信性、民主性和威望性。

  而旧金山湾区的开展定位、包括硅谷的构成和开展,政府都很少干涉,但是,湾区内树立了一些区域管理机制,包括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大都市交通委员会、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区、湾区维护和开发委员会等等,推进湾区在根底设备、生态维护等方面协同管理和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湾区委员会除了协助停止区域内协调,也会展开区域与外界协调。

  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无独有偶的“一个国度、两种制度、三个法律体系”的特点。如何废除体制妨碍,推进三地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协作、施行更高层面的协调开展、构成更大的开展合力,是事关粤港澳大湾区久远开展的关键。

  往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关于放慢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推进区域交融开展率先打破的建议》中也提出,要促进大湾区“决策共商”,建议在地方层面设立开展协调指导小组,由三地政府详细落实决策;区域和官方层面,则可以成立由知名企业、智库、社会组织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委员会,活期提出详细诉求、提供研讨支持,构成大湾区开展决策和征询的双轨机制。

  而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展需求在体制机制上有大胆的打破创新,即使在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状况下,也要经过飞地经济等方式,借产业链规划打破既有行政区划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