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台湾阿里山 茶乡茶香

作者:马楠 2018年03月29日 国内新闻

阿里山除了是台湾最著名观光胜地,也是著名茶产区。到阿里山玩耍,除了广为人知的看日出、迎曙光,还可以看法茶文明,投身满山绿意的茶乡风情。

沿着台湾阿里山公路驶入山区,离开56公里处的番路乡隙顶一带,绿意盎然的茶园景致幕幕擦过车窗,公路两旁茶行、茶厂四处可见,家家都在晒茶卖茶。

最为吸引目光的是充溢文艺气味的“饮山郁”,素雅清爽小白屋守候山头,一边是细长公路,一边是大片茶园。门口的茶馆招牌还有个美丽的副题嘉木层层染山郁,入内一看,落地玻璃窗面向着层层相叠的茶园景观,果真景如其名。

花房种满株株玫瑰

这不是传统的茶馆。风格繁复优雅,抽象新颖年老,更特别的是附带了本人的玫瑰花房。花房里种满了一棵棵的玫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瑰,开放给游客观赏。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2.jpg

充溢文艺气味的饮山郁。

饮山郁是阿里山茶农第二代的新创品牌,老板黄昶升从小在父亲的生力农场里长大,对茶叶很感兴味,又想研制一些年老人感兴味的新产品。家里刚好有这块小空地,无法种植,只能盖设备,于是想到花房,又想要种一些经济价值比拟高,又能与茶叶有联络的花卉,于是选了玫瑰。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3.jpg

花房里种满了玫瑰,开放给游客观赏。

家族的生力农场种植著名的阿里山乌龙茶,饮山郁研收回来的则是独具风味的玫瑰乌龙茶。种植办法是把玫瑰与乌龙茶种在一同,一层玫瑰,一层乌龙,让茶叶吸收玫瑰的香气,采茶时把玫瑰花挑走,只用茶叶泡茶。所以,这里的玫瑰乌龙茶看起来与普通乌龙茶无异,看不就任何玫瑰花瓣,冲泡出来却带有隐隐玫瑰花香,奇特而耐人寻味。让不懂得喝茶的年老游客,也不由地对阿里山茶心生猎奇。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1.jpg

民宿的茶园也是步道的一局部,有良好铺设的阶梯可以走入茶园中。

茶馆里重点不是卖茶,卖的是品茶体验。坐在俗气的空间里,伴着玫瑰花房,品着清甜茶香,放眼漫山墨绿间阵阵云雾,层层染了山郁,杯中回甘润喉,淡淡饮了山郁……

以山势为画布铺设完满线条

要看法真正的阿里山茶,还是要到黄昶升父亲的老店生力农场,就在饮山郁数步之遥一栋毫不起眼的厂房里,目前由黄昶升的哥哥黄昶豪管理。饮山郁出现品茶风雅的一面,生力农场则看到茶农辛劳种植的生活相貌。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7.jpg

饮山郁老板黄昶升是阿里山第二代的茶农。

阿里山平地茶有“台湾第一好茶”之称,次要茶种以乌龙、金萱为主。海拔1250公尺的隙顶是阿里山平地茶的著名茶区,由于山势峻峭,终年云雾旋绕,构成得天独厚的天文环境,加上土地营养充足,消费的茶叶丰润淳厚,深受好评。

生力农场早在30多年前阿里山公路刚开拓时就开端种植茶叶,多年来得奖有数,树立起良好口碑。朴实店面里挂满了各种奖牌,也拥有本人的茶厂,除了卖茶制茶,还运营民宿与餐馆。茶厂里可以率领游客理解整个制茶进程,共有好几个步骤: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浪菁、炒菁、揉捻、初干、团揉和烘干。

从生力农场到饮山郁之间,放眼望去是整片茶园景观,一排排的茶树划一陈列,以山势为画布铺设完满线条,偶然飘来一阵云雾,虚无缥缈如在画中。

欲穷千里目,黄昶升带我们走上对面山坡,片片茶园依着山势以梯田的方式层层铺展,最高处环顾周围,隙顶景观尽收眼底,除了眼前绿油油的茶园,还可看到对面的象山,更远处是玉山。另一边的两座山峰之间有个缝隙,云雾飘在缝隙顶上,就是地名“隙顶”的由来。

茶园民宿满眼皆绿

阿里山的另一重要茶区是在竹崎乡中和村的石棹,属于海拔1200公尺至1600公尺的山坡地,雨量充分,均匀温度不超越摄氏20度,很合适茶树的生长,是目前高海拔乌龙茶最大的产区。这里也是大阿里山区的公路中心点,好几条公路在此交会,游客上山都会在此停留,也是茶商选茶买茶的重镇。

#p#分页标题#e#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4.jpg

石棹茶园风景:远山近峦渲染出不同深浅的绿意,山峦间洋溢着云雾。

近几年来阿里山推行茶乡观光,石棹成为相当抢手的旅游胜地,餐馆、商店、民宿等等应运而生。目前在石棹一带的民宿就多达18家,最大特征就是茶园。我们此行入住的石园民宿,老板一家就是已有30多年经历的种茶人家。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5.jpg

在石棹一带的民宿多达18家。

各有特征的五大步道

民宿位于茶园围绕的山坡上,从阿里山公路转入峻峭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弯曲的山路,慢慢行驶,两旁都是绿油油的茶园。抵达时下车一看,俨然就是住在茶园当中!

民宿五湖四海都是茶树,进入室内,大木桌上摆着茶叶、茶具,随时预备泡茶喝茶,老板父子俩聊起茶经来滔滔不绝,边泡茶边与你分享各种茶叶知识。

石园种茶已有33年,拥有75英亩的茶园,位于海拔1450公尺的山上。12年前为了方便上山买茶的冤家,在茶园里盖了一座房子开民宿,没想到石棹一带渐渐开展成旅游胜地,茶园里也以民宿见称,尤其近几年来周边山林间开发了五条步道,吸引不少大自然喜好者专程到访。要好好探究五条步道,直接入住茶山中是最理想的选择。

五条步道各有特征,辨别为云、雾、霞、茶、樱五大主题,一日当中的不同工夫,一年当中的不同时节,各有不同景观。其中雾之道就在民宿门口,全长800公尺,本来是外地居民采收及运动农作物的必经之路,午后常有云雾旋绕,也是拍摄云海夜景的抢手摄影景点之一。石棹的旭日朝霞千变万化,运气好的话,入夜当前还可以看到阿里山下的灯火透过云雾投射出迷的彩光,构成梦境的光荣,有“夜琉璃”的佳誉。

20170831_lifestyle_taiwan6.jpg

云雾山岚卷舒千变万化,伴着辽阔山景喝茶。

须臾间已是不同景色

即使是哪里都不去,在民宿里小住一夜,清晨翻开房门就是满山绿意。大门口就是民宿自家的茶园,为了方便游客,有良好铺设的阶梯可以走入茶园中,在不同的高度取景拍照,与茶树近间隔接触。置身茶山,前后左右都是阡陌纵横的片片茶园,一排排茶树盘山而布,远山近峦渲染出不同深浅的绿意,山峦间漫着云雾。

不需四处寻觅景色,找一个角落静静坐下,看云雾山岚卷舒变幻,须臾间已是不同景色。冲一壶好茶细酌慢饮,茶山中品茶格外清甜,空气中茶香洋溢,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