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科技新闻

珑璟光电40度视场角AR光波导量产方案面世

作者:陈原 2018年03月29日 科技新闻

国际抢先的虚拟显示光学模组公司珑璟光电,正式对外发布了其最新的光波导AR(加强理想)模组,型号为LCE1801H,其视场角到达世界范围内抢先的40度,分辨率为1920*1080,出瞳间隔18毫米,透光率大于82%;同时坚持了轻浮的特性,镜片厚度仅1.5毫米,分量低于20克。

目前,中兴、网易、霍尼韦尔等多家国际外上市公司曾经体验过珑璟光电的波导模组,其中多家已和珑璟光电达成了协作关系,开发基于波导模组的AR眼镜,普遍用于工业、物流、军事、警用、导航、运动、翻译和文娱等范畴。

珑璟光电AR光波导模组实拍图

珑璟光电AR光波导模组实拍图 光学模组是AR眼镜的中心元件,其重要水平,不外乎如今的触摸屏之于手机。但现存罕见的有些光学方案,无法完成视场角大,体积轻浮玲珑,沉溺感强的需求。如某些AR眼镜采用的棱镜普遍厚度在10毫米左右,视场角仅15° -- 人们戴上眼镜后,往往只能看到一个极为袖珍的图像;而自在曲面棱镜,以及半反半透曲面方案,视场角是上去了,但体积和厚度依然难以缩减,画面效果、透过性也都普通,很难发生好的AR透视视觉效果。

AR光学方案对比

AR光学方案比照 目前只要光波导,才干完成真正相似普通眼镜片那样薄厚、轻量的AR显示方案,同时坚持较大的视场角和明晰饱和的图像效果。但光波导的中心瓶颈在于量产,高精度的玻璃冷加工工艺、极端复杂的膜系设计,近百层纳米级膜厚的准确控制,层叠斜面棱镜的准确贴合等,都制约着它的产能。而珑璟光电使用自研工艺和供给链优势,曾经处理这一“老大难”成绩。

珑璟光电开创人兼CEO马国斌表示:“中国科技创业的中心在于产业化。珑璟光电坚持以技术为根底,以产业化为目的,在这条路途上坚持不懈前行。两年多来,依托团队产业经历与供给链优势,在AR光波导模组的消费制造上投入了少量的资源,从无到有,构成了一套完好的工艺实际与制造体系,率先在国际完成量产。”

珑璟光电AR光波导模组效果对比

珑璟光电AR光波导模组效果比照 在这一范畴较海内较知名的是以色列公司Lumus,但其单个模组超越1000美元的价钱让不少人望而生畏, 马国斌则称,“目前珑璟光电光波导每月的产能到达数K甚至更高,超越此前海内号称独一能量产的Lumus,价钱更只要它的50%以下。产能和本钱上具有极大优势。”

回过头放眼国际,AR光学模组依然属于十分初期的阶段,少量的AR眼镜依然运用的是谷歌棱镜的单、双目方案,自在曲面方案遭到供给链条件的制约,往往停留在“只要设计,无法量产”。至于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光波导模组,那就愈加“可望不可及”了。

随着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AR眼镜曾经被更多的人视为下一代的硬件入口,经过愈加弱小的信息和显示,束缚双手,逐渐取代明天人们习气的智能手机。微软、亚马逊、华为、联想等国际外巨头都在规划相关的产品。腾讯公司CEO马化腾更曾表示:“AR是一个十分好的、有将来生长性的新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