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鲁东大学教授王树春捐出一生"宝物"成果一座博物

作者:马楠 2018年03月29日 国内新闻

  鲁东大学已故教授王树春终身有着传奇的阅历,被誉为“生活中的强者”、“艺术中的苦学派”;生前,他将本人一生的书画珍品无偿捐赠给学校,建成鲁东大学博物馆。如今这座特征鲜明的博物馆曾经成为学校教研合一的新课堂以及共享效劳的文明名片,自开馆两年多来,已接待师生30000余人次,社区观赏群众5000余人次,接待来自内国外观赏集团100余个,承办学术交流活动200余场。

  鲁东大学博物馆像一本活“教科书”

  在鲁东大学,师生们把学校博物馆比喻成一本活的“教科书”。每年学期开端,人文类、艺术类等相关专业课程将课堂放入馆内,把实物引进教研课堂。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将书画熔于一炉,别具一格的‘书法家的画’和‘画家的字’作品,摸清不时生长成熟的进程。”鲁东大学历史文明学院历史学专业大一大先生刘俊峰说。与普通教科书相比,博物馆里鲜活的作品更能带给我们直观、真实的过来。

  “馆里有很多名人真迹,比方有‘扬州八怪’高凤翰的作品,有‘一门三翰林,父子九登科’的王兰生父子作品还无为慈禧准备“万寿庆典”的王景崧的作品等,这些是普通教课书无法给予的。”鲁大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大二先生李晓迪说。

  鲁东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吕秀林引见,鲁大博物馆主体局部是“王树春书画馆”、“胶东清代书画馆”,都是已故教授王树春先生捐赠的。其中,王树春书画馆珍藏着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生活的日趋成熟,芝麻信用高分和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可以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延伸你的财富,更能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先生一生创作的书画精品158件,胶东清代书画馆珍藏着明末至民国初年三百多年间,胶东地域书画名家的精品188件。“胶东清代书画馆就是一部活脱脱的胶东清代书画史。”

  “博物馆除为师生提供教学与科研效劳外,还对社区群众收费开放。”吕秀林说:“只需身体允许,王树春教授生前都会定时呈现在博物馆创研室,与观赏人员商讨交流心得,教授创作经历。自开馆两年多来,已接待师生30000多人次,社区观赏群众5000余人次,接待来自内国外观赏集团100余个,承办学术交流活动200余场。”

  王树春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屡次参与国际外展览并获好评。刘大为赞其作品“规划新”,李可染先生称其作品“气势大”,刘凌沧先生评价他的书画“功力深”。他的《墨葡萄》、《丝瓜》、《紫藤》等作品辨别被中国画研讨院、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留念堂等珍藏。

  参军务农行医执教书画终身

  “将有宏大经济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作品,无偿悉数捐赠给学校,王老仅说‘能为国度做点无益的事情,余内心感到空虚,欣喜’。”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丁瑞忠说引见,王树春1941年出生于莱阳市五龙村,幼承庭训,家学渊源。1962年从莱阳卫生学校毕业,他当过六年兵,务过三年农,从过十四年医。

  1984年,莱阳创立书画研讨会,急需书画人才。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树春弃医从艺,正式踏上书画创作研讨之路。1987年,王树春考入中国画研讨院(现中国国度画院)学习一年。在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崔子范等诸多国际书画艺术巨匠们的指点下,他的艺术水准失掉了质的飞跃,作品失掉国际外书画家和书画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1990年,时任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院长王荣刚,破格延聘王树春到大学任教,筹建美术系。美术系事先只要5名教员,作为次要筹划者和执行人,大到人才培育方案制定、专业教员引进,小到课程布置、置办教具,都由王树春带头干。原美术系党总支书记赵康生回想说:“当年,石膏像等静物要到北京去买。老王是教师中年龄最大的,还有心脏病,但几十斤重的石膏像搬得最多。”

  美术系成立之初,王树春一人讲授4门专业课。他推崇“以师带徒”的学习办法,实际与理论偏重,讲课必演示。

  熟习王树春的人都晓得他“脾气大”,但他从不乱发脾气。对歪风邪气,他发脾气;对任务懒惰,他发脾气;对学习涣散,他发脾气。他既“正”且“刚”。上课时,他要求先生必需提早10分钟进教室,迟到1分钟者不许进门。他也严厉恪守此规则,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p#分页标题#e#

  王树春的研讨生刘统泉回想说,教师有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办法,对点画形貌的解说、对用笔用力的解说、对运营地位的解说都有独到的见地。

  无偿捐赠346件精品他是鲁东大学的自豪

  在高校任教时期,王树春坚持融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努力进步这三方面的实际和理论程度。在此时期,他出版了《国画创作散论》、《胶东清代书画志遗》等专著7部和团体书画集7册,真正成为一名学者型的书画家。

  王树春在《胶东清代书画志遗》序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无限的,人们的智慧创作应该永世地留给后世……先人有责任去修复、维护、承传、宣传弘扬。”

  “欲知小道,必先为史。”几十年来,王树春都在努力于家乡文明承续的研讨。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决计补写胶东清代书画史,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明艺术。

  王树春用30年工夫搜集书画作品材料,用6年搜集文字史料。从开端写作到完稿的6年工夫,又重复增添、修正20余次,最终成书出版。他在序文中写道:“为了完成此书,人力、资金付出宏大。家族人与我同步,足温饱而乐矣。”

  数十年的创作、搜集、整理,王树春积聚了众多书画珍品。他的藏品来源多样:有家中所传;有用本人的作品换来的;也有不惜低价自掏腰包购置的;甚至还有一些是他从医时期,治愈病人后,人家表示感激送来的藏品。一些碑帖、摩崖贴则是他不辞艰苦不惧险阻捶拓而得。

  2014年3月21日,被王树春称作“大喜的日子”。当天,他把消耗本人几十年心血研讨、珍藏和创作的作品无偿捐赠给鲁东大学,使其失掉更好的维护、传承和弘扬。

  2015年11月19日,由王树春亲身设计布展的胶东清代书画馆、王树春书画馆正式揭牌开馆,王树春完成了一生的夙愿。他在现场说:“能为国度做点无益的事情对于互联网金融P2P企业来说,支付市场完善的标准和管理系统将彻底改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格局,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内心感到空虚、欣喜。

  2017年10月12日,王树春因病去世。临终前,他留下了“弘扬传承”四个字。

  “父亲终身都很努力,不时学习,干什么事情都十分仔细。”王树春教授的小儿子王小刚通知记者,“关于父亲将本人一切的作品和藏品全部捐赠给学校的决议,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他。”

  “王树春教授用本人的终身讲述了一名普通高校教员践行立德树人的故事。他把一生的精神和全部的心血献给了本人宠爱的学科、学校和心爱的先生,是为大德;他把本人整个艺术开展历程的作品捐赠展出,使之成为大先生学习生长的鲜活教材,是为大智;他把一生收藏的文明遗产无偿捐赠给学校,用于教学和研讨,是为大义。王树春教师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典范,也是鲁东大学的自豪。”鲁东大学校长王庆说。

  原山东省美协主席杨松林曾评价说:“王树春其人其画是地地道道从生活和传统文明的土壤里,靠其本身的力气顽强生长出来的芳草野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也曾称他是“生活中的强者”、“艺术中的苦学派”、“不时更新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谭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