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茅草谷仓成“骨董”楼房家电是标配

作者:李同 2018年03月29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茅草谷仓成“古董”楼房家电是标配

  ■ 本报记者 郭畅 通讯员 陈欢欢

  “过来,村民习气将粮食独自寄存在谷仓里,而谷仓通常是用茅草、木头、竹片搭建起来的。”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党史县志办退休干部谢晋颀在承受记者采访时,指着一张标注着“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旧谷仓”的老照片讲起了故事。

  从图中不好看出,破旧的谷仓周围杂草丛生,旁边光着膀子的小男孩,预备穿过高高的草丛向谷仓走去。

  “什寒村曾是琼中最偏僻、最贫穷的村庄之一。”谢晋颀说,近年来,经过富美乡村打造,什寒村如今已焕发美丽容颜,名扬千里,成为原生态休闲旅游村庄,过来的破旧谷仓早已被“淘汰”了。

  3月23日下午,记者在什寒村,看到粉白的墙头上,苗绣花纹图案非常亮眼,像苗服上精致的滚边,干完农活的村民坐在凉亭边闲谈着。“阿叔,村里还有用茅草盖成的谷仓吗?”我问道。

  什寒村村民李文进摆摆手笑着说:“早就没有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十分落后,大伙只能靠种些稻谷来填饱肚子,为了方便寄存粮食,村民们就在住房旁边搭建谷仓,那时分,村里人住的都是茅草房,所以谷仓盖得也很粗陋,老鼠虫子常常光临,还常常被风吹日晒雨淋,用两三年就得翻修重盖,很不方便。”

  交谈间,李文进将记者带到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家里做客,指着“什寒饭店”的牌子引见道:“这是我和儿子一同运营的农家乐,这几年,在政府扶持下,什寒村经过了旅游化改造,迎来了大批游客到访,村民们的支出也随之添加,从前的茅草房变成了簇新楼房,茅草谷仓也被电冰箱、储物柜替代,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从昔日的贫穷小村庄变为“最美十大中国乡村”之一,什寒村已成为琼中生态旅游脱贫的成功范例。据理解,从2010年开端,琼中县委、县政府先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什寒村的景观景点、文明广场、游客征询中心等根底设备建立和环境改造中,为这个天生丽质的村庄梳妆挽面。

  同时,遵照“什寒形式”,琼中乡村旅游建立片面铺开,“五片八区十线”全域旅游格式根本构成,一条条如灿烂宝石般的“乡村旅游”项链,贯串于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的山水之间。(本报营根3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