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网络中国节中秋节特辑】寻味建水:闻着臭

作者:高熙远 2018年03月27日 国内新闻

  “云南臭豆腐,要数临安府(临安府即如今的建水县)。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就慌。”

  《舌尖上的中国》曝光后,临安城的建水烧豆腐早已名声大振,普及滇南城乡,建水城街巷、菜市、夜市、景色旅游景点的烧豆腐摊,人来熙住,成为建水古城中的一道亮丽景色线。

  相传,在明朝年间,朝廷在建水少量征兵,有一个小伙子被朝廷选中,在行将离家的前夜,母亲担忧儿子在路途中挨饿,连夜将做好的豆腐用小纱布好,压干水分,制成豆腐果,让儿子带着上路。

  等儿子到了军营,包裹里的豆腐早曾经发霉、变臭。扔之惋惜,便将发霉变臭的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黄色,本来曾经发霉发臭的豆腐分发出一股香味,放一块在嘴里,外脆里嫩个,味道极佳。多年后,他投笔从戎,把烧豆腐的做法发扬光大,成为了风行建水城的小吃。

  建水烧豆腐的吃法非常风趣:炭火上铁屉特大,豆腐多堆在一角,食客围屉而坐,火上熟一个,拣食一个。

  豆腐堆上拨入生的烧上,源源不时。摊主南向坐,不时翻动、刷油。屉角备数个小罐,每一食客有一对应,每吃一个豆腐,摊主就扔一粒包谷在那罐中,待吃完要结账,他就倾罐中之包谷粒计数收款,很有“撒豆成钱”的意味。

  云南建水的烧豆腐不大,象棋子大小。炭火烧好,架上铁箅子,边烤边吃。豆腐经火烤,逐步收缩,最初居然成圆球状。咬破脆皮,就见热气从有数蜂窝状小孔中散出,香味扑鼻。

  吃烧豆腐没有好豆腐怎样能行!建水县旧称临安府,临安城豆腐的历史极端悠久,早在清代中前期就享有盛名,所以临安豆腐的称号不断沿用至今,临安城中要数城西邹氏烧豆腐滋味最佳。

其选料认真,加工精细,专用大而圆的白皮黄豆,西门大板井的甜水,做出的豆腐洁白细嫩、火烧不变黑。

其选料仔细,加工精密,公用大而圆的白皮黄豆,西门大板井的甜水,做出的豆腐洁白细嫩、火烧不变黑。

  做好后用小块纱布包好,压上特别的木板,待水流尽后,去掉纱布装入簸箕内,每块豆腐放上一点盐,在太阳下曝晒数日,隔日翻动一次,待水分除去六、七成,呈灰白色,即可烧烤了。

  每日黄昏开端,烧豆腐摊人气低落。试想,一日辛劳劳作,回家略作打理,就来烧烤摊找个地位坐下,上口小酒,吃几十个豆腐不在话下,谈笑自若,日子也就这么过下去了。

豆腐宴

豆腐宴

  建水人擅长做豆腐更懂得品豆腐,临安豆腐宴,就是建水人饮食智慧的集中表现,煎、炒、炖、煮、烧。。。。。。一块豆腐,万般味道。

  建水的豆腐宴一共有十多个菜品,名字也很风趣:“五福临门”、“椒麻豆腐鸡”、“豆花鱼”、“汽锅豆腐”、“雪花豆腐”、 “老家豆腐”、“雪里红”……咋一听,好多菜品象是荤菜,其实,都是用豆腐精心烹制而成。

(雪花豆腐)

(雪花豆腐)

(雪里红)

(雪里红)

(汽锅豆腐)

(汽锅豆腐)

(椒麻豆腐鸡)

(椒麻豆腐鸡)

(上汤豆腐圆子)

(上汤豆腐圆子)

#p#分页标题#e#

  烹制“上汤豆腐圆子”,要在传统的根底上,用豆腐和肉末为主料,先将豆腐弄成泥状,参加肉末,搅拌平均,手工将豆腐和肉末捏成汤圆状,上蒸笼用蒸汽将圆子蒸熟。几分钟之后出笼,配以高汤、皮蛋、香菇、胡萝卜、芫荽,一道真正的“上汤豆腐圆子”才算半途而废。而制造“皮蛋豆腐”这道工艺菜,要用一个特殊的磨具,象盖图章一样将磨具摁在豆腐上,去除边角料,豆腐就成了圆环状。将圆环沿碟子边沿排成一个圆形,把切碎的皮蛋一点点放入圆环地方,碟子地方的空间,再用块状的皮蛋铺满,浇上汁水,就是一道颜色艳丽,外形可人的“皮蛋豆腐”。

  在古代人越来越考究养分与养生、菜品与文明搭配的明天,囊括了鲜、香、麻、辣、酸、甜等各种滋味的豆腐宴,一经推出,便取得了众多食客的喜欢。

  (图文来自网络内容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