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湖南常德桃花源深耕“农文明” 冀成休假“世外桃源”

作者:高悦远 2018年03月27日 新闻联播


湖南常德桃花源深耕“农文化”冀成休假“世外桃源”

  穿过桃花洞,便进入“恍然大悟”的秦谷景区。

  高慧 摄  中新网常德3月26日电 题:湖南常德桃花源深耕“农文明” 冀成休假“世外桃源”

  记者 邓霞

  洞庭之滨、沅水之畔的湖南省常德桃源县,有一处可谓人世胜景的绝妙去处。这便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人世仙境”——桃花源。

  阳春三月,桃花正怒放的时节,记者诵读已经熟习的诗文慕名前往,寻觅武陵渔郎的脚印。

  位于常德市东北34公里处的桃花源景区,是《辞海》《词源》中独一添加正文的《桃花源记》原型地。其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历史传说之奇、诗文碑刻之丰出名海外外,被誉为全球华人的心灵家园。

三月,在秦谷景区赏桃花正当时。 高慧 摄

  三月,在秦谷景区赏桃花合理时。 高慧 摄

  2016年,为更好地维护与开发桃花源,景区闭园停止扩容改造。2017年9月重新开园的桃花源景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包括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桃花源古镇、世界桃林博览园、桃川万寿宫等中心景区。其中,以展现农耕社会生活场景的秦谷被称为“理想版桃花源”。

  沿着两岸桃花怒放的秦溪,记者乘舟溯溪而上,前行20多分钟后在唐诗桥码头下船,便离开“山有小口,似乎若有光”的桃花洞。随行人员引见,此洞并非《桃花源记》中渔郎进村的通道,但“陶记”意境普通无二。

  穿过曲径通幽的桃花洞,果真“恍然大悟”。秦谷里,一条明澈的小溪穿过房舍,溪水里还漂浮着两岸桃林坠落的桃花瓣;飞檐斗角的农舍散落在青山碧水里,保存着秦代的古雅;身着秦装的村民怡然自乐,或长笛横握,笛声悠扬,或迟缓前行,自由逍遥。连田里的耕牛也悠闲地啃着嫩草,完全不受游客围观拍照的困扰。

  据引见,秦谷里的原住民已全部外迁,但景区又将他们聘用过去充任“秦民”,白昼在秦谷内穿秦装、种农田、养花草、喂牛羊,原汁原味地展现农民日常耕种劳作的生活场景。为营建《桃花源记》中“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的盛景,桃花源景区自去年以来先后栽植了4000株桃树。景区北门还有万亩桃林,全国132个桃花种类近10万株桃花争相开放。

  “桃花源里可耕田。”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主任伍彩霞说,全国桃花源景区很多,但常德桃花源的文明头绪从古至今不断没有中缀,有数文人骚客都曾踏访这里,留下诗文词句。“唐诗桥”的由来就是因这里出土了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许多诗碑。“桃花源的农耕文明不只仅是《桃花源记》中描绘场景的展现,更是一种肉体符号,是人们一种理想的、安康的生活方式。”

秦谷景区里造型别致的寰楼,从空中俯瞰,颇像古代楚人喜爱的竹乐器——排箫。 高慧 摄

  秦谷景区里外型别致的寰楼,从空中俯瞰,颇像现代楚人喜欢的竹乐器——排箫。 高慧 摄

  闭园改造三年,桃花源景区变化很大,景区扩容了、路途变宽了、旅游要素也更完全了,特别是景区特意建立的60多栋民宿隐藏在青山绿水间,共有700个床位应对游客需求。“如今常德桃花源打出的口号就是‘世外桃源、休假圣地’,桃花源就是让人休假的中央。”伍彩霞说,白昼游人可以在秦谷体验捕鱼捉虾、春耕秋收、磨豆腐、打粑粑等农耕日常;夜晚既可散步景区享用自然,也可欣赏大型实景剧《桃花源记》,做一场误入桃花源的美梦。

  据引见,3月27日-28日,2018中国桃花源桃花节暨春耕开犁仪式将在秦谷举行。届时,游客将乘船感受“桃花夹两岸”的十里秦溪,体验《桃花源记》原型地意境;旅游“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秦谷,在秦风古韵中体验秦人农耕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