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调查是美国《1974贸易法》的一项条款。依据该规则,美国贸易代表可以对本国法律、政策或做法停止调查,与有关国度停止商量,并决议能否采取进步关税、限制出口、中止执行有关协议等报复措施。关于蒙受301条款贸易调查的对象国来说,他们能够面临着出口商品丧失美国市场份额的风险,进而影响本国的失业和经济开展。
301条款的上一次大规模使用还是在1980年代,自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当前,国际贸易争端逐渐转移到WTO平台上,美国也暂时中止了运用301条款。但是在十多年当前的明天,美国再次启用301条款难免惹起媒体普遍关注。
2017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对我国启动301调查,次要针对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有关的法律政策或做法。据媒体报道,美国将很快发布对华301调查后果并能够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
“调查后果可以诉诸WTO判决,但不能双方面采取制裁措施。假如美国没有经过WTO来处理成绩,就是单边主义的贸易维护主义行为,是违背WTO准绳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屠新泉说。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运用301条款对巴西和日本发起触及高技术产业开展和知识产权维护方面的调查。
巴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西由于之前十年的明显经济增长让美国企业看到了宏大的市场潜力。但是,事先巴西对出口和本国投资设限,尤其是在信息产业范畴。这些限制性政策对美国企业打入巴西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妨碍。
1984年,巴西为鼓舞信息产业外乡化修订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将原有的限制制度化,并在某些范畴根本制止新增外资。此举立刻遭到美国一些电脑消费商的激烈批判,最终触发了301调查。这是一个由鼓舞重点产业外乡化政策(巴西事先希望信息产业成为该国的“品牌产业”)引发301调查的一个典型先例。
复杂的情势、激烈的民族心情使得单方经过三年多的艰辛会谈仍未能就有利于美国商业的市场开放措施达成协议。最终,美国于1988年采取了对巴西产纸张、药品和团体用电子产品加征100%关税的报复性制裁措施,这其中并没有包括稀释橙汁和鞋类等巴西事先重要的对美出口产品。
美巴之间在信息产业和知识产权维护政策方面旷日耐久的争端拉开尾声。1989年6月,美国针对影响信息产业的出口数量控制及答应措施再次发起301调查。1990年,巴西修正相关法律取消出口控制措施,美国随后中止制裁。1993年,巴西被列为《特别301报告》中的重点国度(PFC)而再次遭到301调查,1994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根据巴西政府做出的保证和政策修正而终止了该调查。
日本
日本是美国发起301调查最密集的国度之一。截至2016年底,美国历史上向日本发起16起301调查,占总调查数量的13%。
二战后,美国阅历了一段轻松完成经济增长的领跑期。但是随着欧洲的复苏和日本经济的开展情势发作了改动,到1971年美国的贸易收支转为赤字,即成为总体贸易逆差国度。而日本在1955年参加关贸总协议(GATT)之后制造业迅速崛起,出口增长迅速。日本上世纪60年代开端与美国就纺织品发生贸易争议。70年代,钢铁和汽车成为双边摩擦的焦点。虽然上述成绩根本以协议方式处理,美日贸易不均衡的成绩并没有失掉改善。至1985年,美日间的贸易逆差曾经超越460亿美元。
当年,美国采取了多项措施(比方经过态度强硬的会谈逼迫日本就范)以期控制不时增大的对日贸易逆差。比拟有代表性的事情包括1985年9月广场协议 签署直接招致日元大幅贬值。同年7月,USTR对日本发起针对半导体产业的301调查”最终以日本做出较大退让完毕(该案和解协议因支持证据单薄且条件苛刻而极富争议)。即使如此,美国对日本的货物贸易逆差仍在持续扩展,至1987年超越560亿美元。疾速开展的日本在那个阶段被描写成困扰美国产业调整阵痛中的“恶权力”。两国还常常在同一产业中面临着增添过剩产能的相反成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89年6月,美国在同一日对日本发起了三起301调查,辨别是关于(1)卫星政府推销;(2)巨型计算机政府推销和(3)木材产品的技术歧视性运用。三项调查全部与市场准入相关,但是与巴西的直接限制不同,日本的相关政策均采用限制政府推销和设立直接性准入规范的方式。
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再次启用超级301条款,对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将贸易制裁措施延伸至1997年。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的《2017年特别301报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告》把中国、印度等11个国度列入重点察看国度名单。
美国历史上曾对中国动用五次301条款。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端由来已久,在1990年美国就将中国晋级列为“重点察看国度名单”,并于辨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三次运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施行特别301调查(辨别历时9、8、2个月),最终经过会谈辨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协议。除了知识产权调查外,1991年10月还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次要针对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不公道壁垒成绩,在1992年会谈达成协议。2010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清洁动力政策措施启动301调查,最终经过会谈达成合意。
经过对历史中301调查的后果整理来看,调查的后果简直都是经过与美国商量和会谈,最终达成协议或妥协,而美国总统最终执行报复性措施较少。而美国也屡次应用301条款为本人在会谈博弈中占据优势。
旅美经济学博士,微观经济剖析师金钟以为:
这次美国针对中国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贸易调查,也恰巧和中国产业晋级的政策施行机遇重合。与其说这是美国为了维护本人的传统制造业和中底层失业,不如说这是美国为了延缓中国进入如芯片、通讯、机器人等高新科技制造范畴的速度,坚持甚至拉开中美消费力差距的阳谋。
在这场交锋中,关税、出口限额等等手腕固然会被重复提起,贸易禁运和技术制裁这些更极端的措施也有能够被美国重新拾起来。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针对中兴通讯出口伊朗而施行的贸易制裁措施。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美国这些“卡脖子”式的贸易制裁要挟和举措,恰恰证明了中国迫切需求停止产业晋级和开展本人的高科技产业链。而这次301贸易调查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成绩是中国本人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能否可以失掉足够的生长空间并顺利开展起来,这是国度竞争力的中心所在。
面对美国不时挑起的贸易摩擦,中国将如何应对?
针对美方行将发布301调查后果的行为,商务部有关担任人3月22日表示,中方坚决支持美方这种单边主义和贸易维护主义行径。绝不会坐视合法权益遭到损害,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保卫本身合法权益。
内政部方面也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假如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不会惧怕贸易战,面对贸易战,中国有底气,也有底牌。
“‘报复’和反制措施是不得已的选择,我们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经济战略研讨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说。美国的举措有浓重热战颜色,如不纠正,将全方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
“贸易战的关键不是损失自身,而是接受损失的才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屠新泉说,中国有底气和才能去应对贸易战。希望美国能丢弃零和博弈思想,在中国不时扩展开放的同时,美国也能对中国的投资和出口愈加开放通明。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