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哲 实习生 唐会余)前日,重庆发布2011年征税50强榜单,长安福特马自达位居“2011年度重庆市独立企业征税50强”榜首。解读50强名单,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居主导位置,这与重庆GDP中工业占47%的构造大体相当。
从企业一切制构造来看,外资、合资企业的比重添加,2008年仅1家,2011年近10家,且排名都比拟靠前,长安福特马自达更是居榜首,阐明全市国有、民营、外资三个增长动力愈加协调。目前,在我市的经济构造中,汽摩、配备、电子信息产业等占据半壁江山。
工业仍是重庆经济命脉
依照市财政局发布的《2011年重庆市财政预算执行状况剖析》,去年全市完成的税收支出为881余亿元,增长41.7%,增幅居全国第2位。该剖析显示,制造业、零售批发等行业所奉献的税收占到了我市税收总量的八成。显示了实体经济在我市财政支出中的重要位置。
据市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再创新高,到达13921.84亿元。同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支出均打破万亿大关,工业总产值达12038.52亿元,从全国第23位上升到第22位,完成直辖以来的初次“升位”;2011年全口径工业完成添加值4690.46亿元,占地域GDP的比重为46.9%,工业对地域GDP增长的奉献率为63.3%,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各项税收占全市普通预算支出近一半;工业外资为全市外资引进奉献40%;以笔电为主的IT产品出港货量占全部国际出港货量的86%,工业经济开展成效明显。
2011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4793家,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79家,规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也由2010年1.27亿元/户,大幅上升至2011年的2.51亿元/户。销售产值过亿的企业数达1737家,过10亿元的企业数由2010年的126家上升至163家,过100亿的企业包括长安福特、重庆电力、重钢、达丰、长安股份、鸿富锦力等13家企业,较2010年添加4家企业(以上按企业法人计算),而长安集团工业销售产值打破千亿,全市工业企业实力进一步加强。
长安、庆铃等制造企业支出超百亿上榜
在发布的两张征税50强排行榜中,不乏长安、重钢、力帆、小康等老牌工业企业龙头。在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数据,重庆超越100亿元的企业一共有13家,其中包括长安福特、达丰电脑、长安股份、庆铃汽车、长安铃木、力帆实业、小康汽车等。而2010年全市仅有9家支出超百亿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多榜上有名,并且不少企业都在榜单中较为靠前的地位。值得一提的事,去年年营业额打破千亿元的长安汽车,在此次的榜单排名中,仍然名列前三。
而惠普一类的IT企业也很“亮眼”。自去年惠普成为最大“黑马”夺得“2010年重庆市独立企业征税50强”后,在往年这家IT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仍然位居往年榜单的第二名。重庆市税务部门称,自从惠普的结算中心落户重庆后,立马成为重庆的征税大户。
随着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宏等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逐渐投产、放量,重庆工业构造调整的着力点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完成产值82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倍,占全市比重的6.9%,拉动全市产值增长6.9个百分点,比占比达29.1%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多0.4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消费计算机零件2547.82万台,增长11.9倍,其中,笔记本电脑2407.39万台,增长25.4倍。公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电气机械和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增势微弱,总产值增幅辨别达54.4%、38.6%、32.7%、32.7%和39.0%,远高于全国同行业增幅。
往年2月我市工业增长率接近19%
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30.11亿元,同比增长38.7%,工业产销率为97.0%,较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1~2月,累计完成总产值1695.57亿元,增长18.9%,增幅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为97.1%。1~2月,工业添加值累计增速为16.1%,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4.0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3位,虽然次要经济目标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均匀程度4.7个百分点,标明工业经济运转总体上出现颠簸态势。
往年以来,以笔记本电脑加工为中心的计算机、通讯和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微弱增长,该行业1~2月完成总产值193.14亿元,同比增长298.7%,拉动全市总产值增长9.5个百分点,占全市总产值比重由2011年的6.9%进步到11.4%,支柱位置进一步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2月,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307种产品中,有192种产品完成不同水平增长,增长面达62.5%。在全市重点产品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8.5倍;显示器增长12.0倍;氧化铝增长2.4倍;农用化肥增长45.9%;服装增长44.2%。
解读重庆征税50强
重庆工业四大亮点
亮点1
支出打破万亿大关
工业经效指数再攀新高
#p#分页标题#e#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支出11566.07亿元,初次进入全国“万亿元俱乐部”,比上年增长34.3%。全市工业经效指数从2008年超越200点之后再创新高到达257.7,比上年进步27.2个百分点。其中,全员休息消费率24.41万元/人,增长20.5%,总资产奉献率11.5%,进步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0.5%,进步5.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目标)61.4%,下降1.0个百分点。
亮点2
利润增幅名列全国前茅
2011年,全市启动施行企业管理创新工程,无效抑制企业营业费用下跌幅度,全年营业费用仅下跌1.2%,较2010年下降24.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完成利润558.42亿元,增长28.1%,本钱费用利润率为5.2%。
亮点3
少数行业利润增长
重点行业奉献突出
从行业看,38个行业大类中有超越七成以上的行业利润完成增长,有12个行业利润总额超越10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个完成利润总额超越30亿元的行业增幅均超越20%,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利润增长58.0%,以上5个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319.70亿元,对全市利润增长的奉献率为58.3%。
亮点4
企业消费集中度进步
百亿级企业再增四家
2011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531.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4%,投资力度的加强放慢了工业企业生长的步伐。2011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79家,占规上企业个数的1/10。全年主营业务支出超越5亿元的企业达375家,比2010年多103家;超越10亿元的企业达161家,比2010年多33家;超越100亿元的企业包括长安福特、重庆电力、重钢股份、达丰电脑、长安股份、鸿富锦、庆铃汽车、格力电器、长安铃木、力帆实业、海尔空调、小康汽车等13家,而2010年为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