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往年的地方一号文件对施行乡村复兴战略停止了片面部署。施行乡村复兴战略,必需处理钱从哪里来的成绩。要健全投入保证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放慢构成财政优先保证、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式,确保投入力度不时加强、总量继续添加。为此,本报组织了系列报道,从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解读如何更好地支持乡村复兴。
财政投入是施行乡村复兴战略的重要保证。2018年地方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健全施行乡村复兴战略财政投入保证制度,公共财政更鼎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复兴目的义务相顺应。
我国财政支农事业现状如何,财政投入如何更好助力乡村复兴战略?就相关成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财税专家。
财政投入继续添加
“近几年,我国在财政支持农业乡村开展方面投入继续添加,支持农业消费,推进乡村路途、学校、医院、乡村产业等不时完善和开展,获得较大成效。”中国财政迷信研讨院研讨员王朝才通知记者。
例如,财政部2017年将扶持村级个人经济开展试点省份扩展到23个,并布置50亿元资金支持试点。试点村尤其是“单薄村”“空壳村”的村个人支出分明添加,乡村产业开展方式逐渐转变。
在农机置办补贴上,2017年,地方财政投入农机置办补贴资金186亿元, 扶持159万农户置办机具187万台(套),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物质技术配备程度,促进了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的提升。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方面,2017年,地方财政投入185.7亿元,结合乡村变革开展面临的新状况新情势新义务,着重增强标准引导,健全奖补机制,不时扩展政策掩盖面……
地方一直把农业乡村作为财政收入的优先保证范畴,确保农业乡村投入只增不减。同时,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分散,缺乏相关政策的加入机制,形成一些暂时措施常态化、短期措施临时化。
“财政投入存在多头管理、穿插反复、运用分散的成绩,一些中央资金投入存在‘撒胡椒面’的成绩。”王朝才说,应该优化支农投入供应构造,完成集中投入和统筹运用,积极支持施行乡村复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
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2018年地方一号文件提出,优化财政供应构造,推停止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互相衔接配合,添加中央自主统筹空间,放慢树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近年来,针对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成绩,财政部、国度开展变革委牵头会同有关蓬勃发展的行业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部门积极推进多个层级、多个平台、多种形式的整合试点。2017年12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探究树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以后和今后一个时期指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纲领性文件。”财政部有关担任人表示。
“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是《意见》提出的一项重点义务。《意见》明白,强化中央人民政府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运用涉农资金的责任,不时进步项目决策的自主性和灵敏度。
“处理乡村复兴投入保证机制成绩的关键就是要将乡村建立的事权责任真正下放到县外面,添加中央自主统筹空间。由于县一级的指导干部最清楚外地的状况,应由他们来制定详细规划、完成建立义务。相关部门和下级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和绩效考核。”王朝才表示。
在涉农资金整合、下放审批权限上,各地争相探究,减速打破。比方,河南在38个国度级贫穷县和15个省定贫穷县同步展开统筹整合试点任务,将33类89项地方和省级专项资金同步归入整合范围,实行清单化管理。2017年,河南53个贫穷县整合相牵涉农资金243.4亿元,较上年添加117.37亿元,增长93.1%。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近年来,财政部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经过贴息、政府与社会资本协作等方式,协助乡村地域引入新技术、新业态,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效劳业开展,延伸农业产业链。
财政部近日发布音讯称,已牵头筹建中国农垦产业开展基金。农垦基金方案规模500亿元左右,首期规模1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出资20亿元,其他社会资本80亿元。2017年12月下旬,财政部已拨付地方财政出资20亿元,其他出资人正在陆续注资。农垦产业开展基金的设立是创新乡村复兴投入保证机制的一个典型。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依照有关规则,增强对农垦基金运转的监视指点,积极发扬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经过盘活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垦区企业,整合垦区重要农产品的消费、加工和流通,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质量兴农、农业乡村绿色开展和产业转型晋级,推进一二三产业交融开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充沛发扬农垦在推进农业乡村古代化和施行乡村复兴战略中的主干作用。
#p#分页标题#e#往年地方一号文件指出,实在发扬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经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运营主体支持力度。据悉,2016年到2017年,财政部会同农业部、银监会鼎力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成立国度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无限责任公司,推进各地完成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组建。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5个方案单列市已组建省级农担公司,并以办事处、分公司等方式设立市县分支机构189个。各省农担公司合计完成在保余额263.5亿元,在保项目个数39001个,均匀每个担保项目金额67.56万元,次要担保对象是农业过度规模运营主体。
此外,往年地方一号文件提出,充沛发扬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复兴。全国大少数省份已开端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形式(PPP)处理“三农”成绩,施行乡村复兴战略。近半数贫穷县应用PPP形式展开扶贫脱贫项目,应用市场力气展开长效扶贫脱贫。2017年,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中农业范畴项目68个,投资额627亿元。其中,山东(含青岛)、贵州、河南位列项目数前三;江苏、山东(含青岛)、河南位列投资额前三。
试点开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均衡的中央政府专项债券种类,打造中国版市政项目“收益债”,是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债权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往年地方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中央政府发行普通债券用于支持乡村复兴、脱贫攻坚范畴的公益性项目。稳步推进中央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变革,鼓舞中央政府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均衡的专项债券,支持契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立。
当然,防控中央政府债权风险是以后的重要任务。为此,应标准中央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不得借乡村复兴之名守法违规变相举债。
创新应该树立在愈加零碎迷信的顶层设计根底之上。“我国乡村地域地域辽阔、状况复杂,在顶层设计上尤需留意零碎迷信规划。”王朝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