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博世等零部件巨头抽离电池业务 中日韩“三国争霸”全球电池市场

作者:金夕东 2018年03月23日 国内新闻

经济察看报 记者 张煦 3月16日,在群众集团财报发布会上,群众集团CEO穆勒宣布了一项高达500亿欧元的电池推销方案。在中国和欧洲这个最大的市场上,目前曾经达成了200亿欧元的推销,其中入围的供给商只要两家&mdash&mdash一家是中国的宁德时代,穆勒没有泄漏另一家公司名字,仅表示来自韩国。群众的推销方案,显示了在电池范畴目前的市场格式。

除了中韩两国,异样在东亚的日本也是电池范畴弱小的存在,比方其国际的松下,由于配套特斯拉而早已出名世界。中日韩三国的电池商们曾经构成了全球最强阵容。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中,在前十排名中,中国企业占七席,占据了大局部市场份额,日韩系仅剩松下、LG、三星,三家的出货量辨别为10GWh、4.5GWh、2.8GWh。

动力电池行业的两极分化曾经构成技术壁垒,而先来者的本钱优势与客户壁垒,也已构成了行业的次要护城河,并由此构成了根本的寡头格式。基于此,在动力电池范畴,一些后来者曾经宣布保持。比方,日前,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博世宣布:将保持自制动力电池单元,转而外购电池单元。将来,将经过本身的电池管理零碎技术与零碎集成才能,来提供完好的电池零碎。

此前,博世每年投资约4亿欧元,试图在电动出行范畴有所打破,其中大局部用于对电池技术的研发。去年12月,博世表示其正在思索投资200亿欧元,使其电池产能在2030年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到达200GWh,以对立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而自去年起,包括日产、NEC在内的巨头,曾经开端从锂电池业务中抽离。

&ldquo做电池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市场、技术和资源。&rdquo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善于清教对经济察看报记者表示,将来全世界不缺最好的电芯,但缺中心的资料和资源。随着原资料市场的灸手可热,资本成为新一轮比赛的关键推手。&ldquo博世等保持电池的投资是十分明智的。&rdquo

零部件巨头为何抽离锂电池?

近年来,抽离锂电池业务的音讯并不少见,除了博世,去年8月,NEC公司决计加入锂离子电池业务,将消费电极的子公司NEC Energy De-vice,出售给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沙江资本(GSR Capital)。这家子公司次要为日产纯电动汽车&ldquo聆风(LEAF)&rdquo的车载电池消费电极,年销售额约150亿日元。

此外,日产与NEC的合资电池子 公 Automotive Energy Supply(AESC)司也出售给了金沙江资本。AESC的出资比例为日产占51%,NEC与 NEC Energy Device占49%。事先,日产将先从NEC手中收买AESC 49%的股份,全权持有AESC后再打包出售给金沙江资本。

AESC从 NEC Energy Device推销电极消费电池,年销售额约为300亿日元。2016年,AESC以1622MWh的出货量,仅次于松下、比亚迪和LG化学,排名全球第四。因而,AESC的出售在事先,被视为锂电元老索尼加入电池业务之后,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又一颗重磅炸弹。其出售额被以为在1000亿日元左右。

关于博世加入锂电池业务,博世表示,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由亚洲5大公司临时盘踞。包括宁德时代、日本松下、韩国三星、韩国LG、深圳BYD。这几家曾经气候大成,博世若此时投产电池单元,将会冒很大的市场风险。其次,在本钱层面,一个电池单元的本钱有75%来自于锂等原资料,加上加工、包装运输等费用后,利润空间非常无限,价钱战一旦被竞争对手掀起,很容易血本无归。很多朋友说,共享纸巾机是一个广告机,但我们不是这样定义它,我们定义它是一个互联网跟物联网结合的终端机,从线下吸入流量,重新回到线上,以共享纸巾项目作为流量入口,打造全国物联网社交共享大平台。

于清教称,前十名的电池厂商,曾经占据了中国电池市场70%的份额。这些电池厂商在四大关键资料上曾经有了齐备的规划。而博士和NEC,包括奔驰、戴姆勒、群众,在中国市场并不具有资源优势,资料全靠从中国推销,因而在本钱层面完全没有底气。

另外,从投资角度来看博世保持的缘由也很分明&mdash&mdash在博世沉思熟虑之后,其以为,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将到达1000GkWh,如博世想到达市场占有率20%的份额,至多需求投入200亿欧元来购置电池单元的消费、检测、回收等设备。这项巨额投入关于任何一家零部件企业来说都压力重重。而一旦技术上呈现反动性创新,后期投资极有能够成为漂浮本钱,覆水难收。

目前以液态电解液为主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还不能充沛满足电动汽车需求。而博世方案&ldquo弯道超车&rdquo,其将投入固态电池以及下一代锂电池技术,但估计到2025年才干走向成熟。于清教表示,除非在资料上有十分分明的推翻,否则锂电池至多在将来三五年仍是主流的动力电池。其它技术的改造与替代,仍有很长的工夫要走。

中国电池企业的风险

#p#分页标题#e#

虽然目前中国企业曾经在动力电池范畴占据了大局部市场,但从行业开展来看,这种优势能否坚持还存有疑问。承载着中国汽车行业&ldquo弯道超车&rdquo理想的新动力汽车,在开展之初就带有浓重的产业政策颜色。依照目前规则,假如车企不从中国政府认定的电池企业推销,就无法取得国度补贴。从2016年左右,中国的车企开端悄然改换电池供给商,而在这个进程中,中国的动力锂电池企业不断享用政策荫庇。

不过,随着政府补贴的退坡,这个场面将有能够会改动。日韩等电池消费上在中国均有工厂,正等候政策解禁&mdash&mdash目前,松下在中国大连和苏州各树立了一个工厂,大连工厂消费方形电池,目前一期工程已投产。苏州工厂消费18650圆柱形电池。而三星则在西安有工厂,三星SDI电池工厂在西安投产,其消费线将年产4万辆高功能汽车动力(纯电动EV规范)电池。另外,LG在南京的工厂可以提供超越 55万件电池产品,约配套18万辆新动力汽车。

实践上,目前在中国颇多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都拆卸了日韩的电池,这关于中国电池企业来说是一个并不太好的现实。而另一方面,中国动力电池至今没有很成功的走向国际的案例。宁德时代方案往年在欧洲建立工厂,但目前地址还没有选定。而从群众的&ldquo超级&rdquo订单来看,其对中国电池的态度仍然是&mdash&mdash中国专享。宁德时代&ldquo走出去&rdquo还是依托其生长的&ldquo贵人&rdquo&mdash&mdash宝马集团,后者经过引入技术规范,协助宁德时代迅速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动力电池供给商。

当然,博世对电池业务的抽离并不意味着就此保持这个市场,其仍然在电池零碎的集成等方面发挥拳脚。博世还表示,将持续加大在该范畴的研发力度。将来,博世将在零碎集成、能效中心和规范化三个项目上继续发力。而这正是目前诸多电池消费商所不具有的才能。另外,对下一代电池的研发也将使得中国企业感遭到将来的压力。

在业界看来,精密化分工将成为将来电池范畴的开展方向。2019年中国将开端施行新动力汽车积分政策,这将是电动汽车真正迈向普及的转机点,而中日韩三国的电池巨头的格式也将会在竞争中不时变化。&ldquo中国在技术道路方面与日韩的差距正在逐渐减少。&rdquo在于清教看来,将来中国电池企业极有能够逾越三星、LG和松下。一方面,中国电池企业会经过各种方式包括并购重组,或从市场取得相关的技术。另一方面,坐拥全球最大电池市场的中国,很能够在技术成熟之后,经过本人的声响,制定规范和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