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周斌
新一任司法部党组高度注重司法行政基层任务。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委员常常去基层调研,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单位司法所的变革开展,不断是他关注的重点。他为广阔司法所立足基层,效劳外地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出现的新气候新作为而欣喜,同时也看到一些司法所人员力气还很单薄,深感才能素质需进一步提升以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妙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自动顺应新时代社会次要矛盾新变化、新义务、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司法所建立,创新开展人民调停任务,努力提供多层次、专业化、便捷高效精准的公共法律效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取得感、幸福感、平安感。”刘振宇3月7日在全国两会驻地承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优质公共法律效劳触手可及
调研中,江苏省树立的县(市、区)“法律参谋之家”微信群和村(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给刘振宇留下了深入印象。目前,江苏这两种微信群入群人数达236.8万人,真正做到公共法律效劳触手可及。
“这是一种最便捷、最及时、最普惠的法律效劳,是老百姓不必付出任何本钱就能享用到的精准法律效劳。”刘振宇评价说,经过微信群提供法律效劳,是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效劳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12348中国法网的补充,司法部鼓舞司法所牵头组建由乡镇(街道)有关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法律参谋、司法所任务人员等参加的微信群等交流平台,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的公共法律效劳。
据理解,我国目前共有4万余个司法所,根本完成了乡镇、街道全掩盖。司法所承当着人民调停、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9项职能。仅2017年,全国司法所就参与调停疑问、复杂官方纠纷40余万件,摸排纠纷线索142.8万条;宣讲法律70余万场次,受教育人数约2.3亿人次;解答法律征询近400万人次。
这4万余个司法所,80%散布在乡村乡镇。随着国度乡村复兴战略的施行,司法所将在乡镇经济开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乡镇党委政府依法迷信决策、乡村管理等方面提供法律效劳,发扬积极作用。
“新时代,司法所的义务愈加繁重而详细,基层群众对司法所提供多层次、多范畴、特性化的法律效劳需求尤为突出。”刘振宇感慨道,司法所建立得如何、作用发扬得怎样,在一定水平上影响和制约着司法行政任务全体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抓基层、打根底,久久为功,鼎力增强司法所建立,司法所办公条件、标准化程度均失掉片面提升。目前,全国标准化司法所到达两万多个,司法所任务群众称心度不时提升。
刘振宇说,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求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效劳,是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使命,也给面向广阔基层群众的司法所提出了新的课题。司法所除了提供传统的“坐堂式”面对面效劳外,还需求不时创新法律效劳的方式办法。
实践上,一些中央曾经举动起来。目前,全国依托司法所共建成乡镇公共法律效劳站1.8万个,公共法律效劳村居联络点22.7万个。此外,各地鼎力推行村(社区)法律参谋制度,北京、山西、广东等13个省份完成了村(社区)法律参谋全掩盖,极大加强了公共法律效劳的可及性,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取得法律协助。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依托司法所建好公共法律效劳站,统筹司法行政法律效劳资源,整合司法行政基层任务力气,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效劳,让群众少跑腿。”刘振宇表示。
过来的一年,新一任司法部党组顺应“互联网+”开展趋向,高度注重科技信息技术在法律效劳范畴的使用,正在把12348中国法网建成中国的法律淘宝。
刘振宇说,司法所应协助和引导辖区村(居)民充沛应用12348中国法网,在网上请律师、办公证、求法援、找调停、寻鉴定,使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处理法律难题,动入手指就能满足法律需求解除烦心事,完成法律效劳群众“零间隔”。
不只案结事了还要心服口服
基层司法行政任务,人们最为熟习的莫过于人民调停了。被誉为“西方一枝花”的人民调停,是维护社会调和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全国人民调停组织每年调停矛盾纠纷900万件左右,调停成功率达96%以上,将少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维护社会调和波动作出了积极奉献。
#p#分页标题#e#进入新时代,各类矛盾纠纷的类型、表现形状和难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易水平等发作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维权认识也在不时加强,对人民调停任务提出了应战,传统“老娘舅”式调停亟待创新晋级。
刘振宇举例说,就拿行业、专业范畴矛盾纠纷来说,医疗、交通、劳资等行业、专业范畴矛盾纠纷正迅猛增长,如上海市行业、专业调停案件数量已超越传统人民调停,占比达58%,该类矛盾纠纷愈加复杂多样,专业性更强,触及面更宽,社会影响更大,调停案件的根据、规范和顺序要求更严,对人民调停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全国已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停组织4.3万个,其中,路途交通事故、医疗纠纷、休息争议、物业纠纷人民调停组织辨别为5300多个、6400多个、近7000个、4600多个。去年,全国共调停行业、专业范畴矛盾纠纷141.8万件。
“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停组织。”刘振宇说,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调和波动为目的,对矛盾纠纷集中、人民群众需求大的行业、专业范畴,及时推进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停组织;同时,开展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停员队伍,延聘具有相关行业、专业背景和法学、心思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人民调停员,并增强分类指点,进步化解矛盾纠纷专业程度。
在他看来,新时代人民调停任务,必需自动顺应社会情势的变化,不时更新调停任务理念、创新调停方式办法、丰厚调停内容;必需坚持运用法治思想、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依法调停,不只要完成案结事了,还要完成心服口服、公道正义。
为此,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大对人民调停任务的指点力度,增强人民调停案例库建立,充沛发扬典型案例示范指点作用,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展开法律政策、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调停技艺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人民调停任务的质量程度。
新时代,人民群众不只需求高程度的人民调停,也需求愈加方便、快捷的人民调停。刘振宇说,当下,人民调停要进一步创新任务方式办法,注重“互联网+”、大数据在调停任务中的运用,充沛应用12348中国法网,积极推行网上调停、视频调停、电视调停等调停方式,及时回应群众需求。
据理解,为提升人民调停质量,司法部还将健全完恶人民调停评价机制,今后权衡人民调停任务,不只要看调停数量,更要看调停成功率、调停协议实行率以及官方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数质变化状况,综合评判,促进人民调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停任务不时下层次、下水平,回应人民群众的新等待新要求。
法制网北京3月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