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福州,海外外各界近千人离开福州市殡仪馆,送别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
两天前,张天福病逝于福州,终年108岁。
在中国茶文明中,“茶”字可以拆分为“十、十、八十八”,算计为一百零八,也因而,张天福“108”的高龄,被称为“茶寿”。这是张天福留给中国茶界的最初一个传奇。
张天福是中国知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将其列入中国十大茶叶专家,可谓中国茶学界泰斗。“俭、清、和、静”,是他暮年对中国茶礼的提炼,如今曾经被茶界普遍推崇。
“张天福兴茶富农,一向主张节俭杜奢。”设于北京的华裔茶叶开展研讨基金会理事长邵曙光在缅怀这位忘年交时如是说。
6月6日,中国茶界泰斗、知名茶学家张天福追思会在福州举行,前来送别张天福老先生的社会各界人士在其遗像前默哀。 记者刘可耕 摄
张天福1910年出生上海名医世家,19岁时考取金陵大学农学院,1932年毕业后满怀理想回到福建老家,在福安、崇安(今武夷山)筹办改进茶场。
事先的中国虽是产茶大国,制茶工艺却守旧掉队。日本报刊曾刊载中国茶农拖着长辫裸身赤脚揉茶的照片,加以嘲讽。张天福研制出手推揉茶机,完毕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并特别运用廉价木质,以适用于乡村。
“这种从农民利益动身的‘俭’的初心,正是我们明天最需求坚持的。”邵曙光回想道,茶界一度考究“极品”,盛行茶青仅采一芽,给茶农带来损失和糜费;而张天福主张茶叶可取一芽一叶甚至一芽两叶,根绝豪华风。
中新网记者记得,10年前专访他时,在他不到80平米的斗室中,满满地放着各式茶叶样品,他却不以饮名茶自居。“不要追求做极品茶,而要追求进步普通茶叶质量的工艺。这才是功德无量的事。”他说,“选用复杂而往常的茶,可以倡议节省而朴素的生活理念。”
树立大规模的茶厂,树立中国的茶叶规范,打造世界级的中国茶叶品牌,是张天福产业兴国的最大希望。送别典礼上,前来送别的茶人都能说得出几个张天福支持中央茶业开展的故事。
香港元泰国际控股无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魏文生犹记得,现在他兴办“元泰”红茶,立志将红茶推向海内时,幸得张天福的支持。他说,张天福以福建省政协委员身份连连建言,力保“闽红三大功夫”坦洋时间、政和功夫和白琳功夫,给予“元泰”红茶很多支持。
“张老对我们说,红茶占据世界茶叶市场销量八成以上,福建是红茶的故土,但我们却没有开展好,愧对茶界先辈。”张天福的话,深深地印在了魏文生的脑海里。
从“中国茶都”福建安溪赶来的茶农廖桂清的手机里,留存着张天福延续多年看望安溪茶园的照片。照片上,老先生或站着抚叶,或蹲着摸土,有时他还坐在轮椅中。
一叶香茗伴百载,俭清和静人如茶。这成为了张天福终身的最好写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