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发改委严控城轨车辆产能 操作率低于80%地域不得新增

作者:丁同 2018年03月22日 国内新闻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趋热,这也让预防与化解产能过剩提上日程。

  日前,国度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告诉》(以下简称“告诉”)。

  告诉要求,在增强产能监测预警的同时,还要严控城轨车辆新减产能。省级开展变革委要采取无效措施,严厉控制本地域城轨车辆新减产能。城轨车辆产能应用率低于80%的地域,不得新增城轨车辆产能。企业请求建立扩展城轨车辆产能项目,上两个年度产能应用率应均高于80%。

  

城市轨交投资趋热存风险

  随着2013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从国度发改委下放给省级政府,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进入“慢车道”。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迷信研讨院、社会迷信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开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仅含地铁、轻轨、单轨和旅客自动捷运零碎)守旧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862公里,守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到达29个。

  城市轨道交通的疾速开展,是无效处理城市拥堵的方法之一,但也成为中央拉动投资的“法宝”。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以为,中央为拉动外地经济开展,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建立的热情很高,但也带来了产能过剩风险。例如在建地铁、买车辆时,会要求协作的企业在外地设厂。“有些中央呈现南车建一个厂,北车又建一个厂的景象。”赵坚说,有些中央原本就有车辆工厂,少量反复建立工厂的状况下,就会形成城轨车辆产能过剩风险。

  2014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同时披露兼并预案,兼并为“中国中车”。赵坚指出,虽然南车、北车兼并,但之前投资建立的工厂仍在运转,添加的产能已是现实。

  此外,中央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趋热,这也添加了中央债权风险的隐忧。

  交通运输部迷信研讨院城市交通研讨中心副主任吴洪洋对《每日经济旧事》记者表示,轨道交通建立投入大,但短期的收益微薄,回收期较长,对中央政府来说负债也高。对轨道交通投资总量增强控制,包括车辆产能控制,有利于控制中央政府债权规模。

  

意在引导企业合理投资

  与专家担忧产能过剩不同的是,相关配备制造企业对轨道交通开展车辆投资建立前景充溢等待。

  以中国中车为例,公司在2017年度半年报中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建立进程的不时放慢,城市轨道交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申报轨道交通建立政策的放宽,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迎来较好开展机遇,PPP形式将会成为轨道交通范畴的重要开展方式,为鼎力开展工程总包业务,拓展城市根底设备建立以及前期运营效劳业务带来宽广空间。

  但是,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旧事》记者表示,在防备中央债权风险、化解过剩产能的背景下,估计城市轨道交通建立政策会逐步收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投资回收期很长,对一些中央政府来说,修得越多,负债空间就越大。”

  2017年8月,包头市地铁一期工程被紧急叫停。据报道,往年1月3日举行的内蒙古经济任务会议指出,要片面梳理在建和方案建立的政府投资项目,停建、缓建一批政府过度举债的项目,坚决叫停包头地铁项目和呼和浩特别铁3、4、5号线项目。

  对此,上述专家表示,从如今中央状况来看,政策曾经有了收紧的态势,企业应该看清情势。“例如,消费那么多车,但是假如没有那么大的地铁需求,也是闲置了。”

  此外,告诉还明白,引导企业合理投资。省级开展变革委、有关地方企业要依据城轨车辆市场供需、产能预警状况,及时采取实在无效措施,增强对本地域和所属企业的指点、监视,引导企业投资和市场预期,防止自觉投资,使本地域、本企业产能应用率坚持在合理程度。

  并且,告诉还强调,推进企业业务转型。省级开展变革委、有关地方企业等要采取无效措施,依照“转型、整合、转移、加入”的思绪,积极调整现有城轨车辆制造、组装企业业务构造,推进一批企业逐渐转向城轨车辆的架修、大修和维保业务,推进一批企业停止区域优化整合、紧缩产能规模,推进一批企业展开国际产能协作、积极探究产能转移途径,推进一批企业开展绿色智能交通等新兴业务。

  吴洪洋表示,一批企业转向维修等业务开展是一个好的方向。后期新建的城轨车辆比拟多,前期的运维需求会很大。

  在赵坚看来,我国在城轨车辆制造等一些高端范畴方面仍有完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善,存在极大开展空间,例如牵引制动、中心的关键部件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