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度统计局发布了中国2017年的经济状况,这里对一些数字停止一个简析。
全年国际消费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一产业添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添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添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把中国经济,分红三个产业来剖析,也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还是有点粗糙,这样是让人看不清中国正在发作的变化终究是怎样的。明天我们更进一步,看一下细分产业的状况。下图是国度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各个次要产业的产值状况。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国度统计局独自列出了十大产业,十大产业占了中国经济的85%。
哪十大产业呢?
农林牧渔业,工业(制造业),修建业,零售和批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效劳业,租赁和商务效劳业。
这其中工业不只是制造业,还包括采矿业,热水燃气供应等,在这里我们只看工业外面的制造业。
制造业如今是,当前也临时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2017年中国827122亿元的GDP外面,制造业为242707亿元,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维系着中国开展开展的命脉产业,占中国经济比例为29.34%。
十大产业外面,产值排在第二位零售和批发业,产值只要77744亿元,只占国民经济的9.4%,只要制造业产值的32%,也就是说,在将来很长工夫,不能够有其他产业可以到达中国制造业的规模。
2017年中国制造业开展有什么亮点呢?
中国国度统计局工业司司长写文章引见2017年我国工业开展的时分,专门有一段引见了开展最快的六种工业产业,是这么写的:
“新兴工业产品产量高速增长。2017年,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动力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辨别增长68.1%、67%、51.1%、40.1%、31.3%、30.6%,出现高速增长态势。”
在这里,工业司司长专门提到了增速最快的六种新兴工业品,增速全部超越了30%。
工业机器人范畴增长最为明显,这显示我国在机器人零碎集成局部曾经完成大规模技术打破。假如用一句话来描述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开展态势,那么就是“在低基数的根底上完成了迸发性增长”。
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6.85万台,2016年添加至7.2426万台,依据国度统计局数据,2017年1-11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到达11.82万台,同比增长68.80%,全年应该在12-13万台左右。这个产量曾经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产量的三分之一了,但是就跟汽车一样,我国汽车产量也是世界第一,不代表我国是一流汽车强国,一个国度的工业强不强,还是要看自主品牌。
国际的次要机器人公司,在2017年都完成了超高增速,坚持了全线增长的态势:上海新时达2017年机器人产量估计1600台,完成了100%增速;广州数控原本是家数控机床公司,其机器人业务也在疾速增长,2017年机器人出货量也从几百台级别打破到了千台级别。安徽埃夫特机器人公司更是开展速度惊人,2015年机器人产量为1200台,2016年到达了接近1800台,2017年估量会接近3000台,2018年目的是4000台。
可以看出绝对于2017年一年12万台以上的产量,我国这些知名机器人公司的产量也就是两三千台。沈阳新松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支出16.77亿,增长34.61%,净利润2.74亿,增长10.16%。南京埃斯顿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支出6.65亿元,同比添加49.8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1万元,同比添加47.07%。汇川技术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支出31.3亿元,增长27.57%,净利润7.23亿元,增长5.03%国际还有一家新崛起的深圳拓斯达公司,2017 年前三季度,营业支出5.078亿元,同比增长98.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120.58%。这家公司净利润率居然到达20%。
另外一个可喜的变化是,除了这些较为地道的机器人公司以外,还有三个巨头也进入了机器人行列,一个是富士康,一个是格力,一个是美的。
美的是以收买库卡的方式,2017年库卡在中国市场完成了疾速生长;格力旗下的格力智能配备公司则完成暴增,2017年,格力智能配备的支出初次呈现在财务报告外面,格力电器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智能配备销售额9.62亿元,同比增长2765.27%,当然该支出是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在内的总支出。格力智能配备公司目前曾经有超越1200余人,格力工业机器人体系既无机器人本体加工、机器人组装工厂,也无机器人加速机加工等中心零部件的制造。
#p#分页标题#e#还有就是富士康了,富士康研发和制造的Foxbot,在富士康外部自产自销,曾经在全国富士康工厂大规模使用,目前富士康机器人的制造工厂设置在山西晋城。依据2016年的地下报道,富士康曾经部署了超越4万台Foxbot在全国各地的工厂,2017年估量富士康机器人产量为一万台左右,富士康现实上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公司,只不过由于没有对内销售。
富士康,美的,格力三巨头做机器人都是同一个逻辑,次要经过对本人工厂的改造停止开展壮大,同时也开端逐渐对内销售,因而对国际总体体量还比拟小的纯机器人公司们来说,这是很大的压力。
当然,机器人最为中心的三个零部件:加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我国依然大局部依赖出口,在中国2016年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开展规划(2016-2020年)》外面,对这三大零部件国产化的要求是,到2020年在六轴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中批量使用,市场占有率打破50%。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呈现了国产中心零部件份额迅速上升的状况。
工业机器人的四大价值局部:本体,加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国产机器人厂家除了在做本体,也就是零碎集成以外,也在逐步向伺服电机,控制器,加速机范畴延伸。
以安徽埃夫特为例,早在2015年,就与深圳固高成立了合资公司,提供了埃夫特30%的机器人控制器,2017年6月,埃夫特完成了对意大利ROBOX公司的收买,这是家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消费商,埃夫特目前已在停止技术转化。
工业机器人这个市场目前来说依然比拟小,一年也就是几百亿人民币的规模,据IFR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初次打破132亿美元,中、韩、日、美、德等次要国度销售额总计占到了全球销量的3/4。也就是说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加起来才700多亿人民币,这还没有一个小米的支出高。
但是它是比拟具有目标意义的高端市场。国产机器人和零部件厂家要紧抓这几年国际工厂产线大规模技术改造的机遇,迅速确实立市场份额。国际的几个机器人龙头企业,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上海新时达,沈阳新松,南京埃斯顿,汇川技术,乃至新崛起的深圳拓斯达等,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在鼎力扶持国产零部件厂家。
这几年总的来说,随着国产的不时提高,日系中心零部件在逐步降价,尤其是国产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技术程度进步很快。
在垄断最为严重的加速机范畴,2013年以前,全球市场处于日本垄断位置,日自己也凭仗着宏大的垄断优势,低价售卖给中国公司,其价钱甚至高出给日本机器人公司一倍,招致在中国产机器人外面,加速机成了最昂贵的部件,占比高达35%左右。
2017年9月央视的节目外面,采访苏州绿的谐波公司的副总李谦,他说在2009年以前,“国际机器人企业拿到谐波加速器的价钱和欧洲的都没法比,更何况日本。差价达两三倍。”李谦举例,“我们拿到手1万,国际上才两三千。”而且他们还听到连国际巨头ABB的任务人员对日本公司高度垄断谐波加速器的做法也有些怨言。所以下定决计做谐波加速器。
加速机有很多种,RV加速机调和波加速机最为主流,谐波加速机相当于人手上的关节,体积小、分量轻,而且精度高;RV加速机相当于人脚上的关节,载力强。与汽车工业配套的,都是大型机器人,均运用RV加速器。
谐波加速器
在中国网络上,可以查到这么一个数据:“世界75%的精细加速器市场被日本的HarmonicaDrive和纳博特斯克占领,其中纳博特斯克约占60%的份额,次要消费RV加速机,日本HamonicaDrive约占15%的份额,次要消费消费谐波加速器。”
现实上,除了日本这两家比拟大以外,排名世界第三的也是日本公司,日本住友重机械,排名世界第四的一家斯洛伐克的公司,叫Spinea。是不是觉得竟然斯洛伐克也有工业公司?
现实上日本纳博特斯克60%和HarmonicaDrive公司15%,这两个份额数据最早在2014年就开端在旧事报道中呈现了,所以应该其实是2013年的市场份额,如今日系加速机的份额曾经不能够这么高了。由于从2013年开端,中国公司开端大举进入加速机市场,打破了日系加速机对全球市场的垄断。
苏州绿的谐波的加速器是2012年上市的,当年只卖出几百台,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万台,2017年苏州绿的完成了接近100%的增长,其谐波加速器效率超越了11万台,2017年谐波加速器的营收初次打破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生活的日趋成熟,芝麻信用高分和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可以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延伸你的财富,更能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2亿元,15%的加速器销往国外,而这个数字在2016年还是10%。苏州绿的谐波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曾经到达60%。2012--2017短短几年工夫,谐波加速器的国产化停顿惊人。
#p#分页标题#e#由于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目前苏州绿的在大规模扩产,2018年投产的新工厂将会新增50万台的产能,加上现有产能到达60万台的规模,当然苏州绿的在全球的次要竞争对手日本HarmonicaDrive也在扩产,估计会到达120万台的产能。
也就是说,即便是从产能上比拟,也有2倍的差距,实践的销量差距更大,并且总的来说,产品还不如HarmonicaDrive的高端,也即是均匀售价不如对方,这样形成总的支出差距更大。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是日本以外独一的大规模进入谐波加速器范畴并且成功的完成份额节节上升的国度。
苏州绿的和日本HarmonicaDrive也是全球最大的两家谐波加速器消费厂家,当然苏州绿的目前在规模上还远小于HarmonicaDrive。除了苏州绿的外,国际还有来福谐波也在做谐波加速器,2017年营收估计超2000万元,谐波加速器产品出货量近1万台。这个营收只要苏州绿的的非常之一。
再看RV加速机,国际最大的南通振康虽然在2017年完成了120%的增长,RV加速机的产量到达了1.5万台,而且2018年的方案产量是3万台,是不是看起来速度是很惊人?
但是呢,全球霸主日本纳博特斯克年消费量由2017年终期定的年产量是64万台,并且其曾经投资70亿日元,到2018年下半年扩产到84万台。这个差距在2017年是40倍的差距。
和苏州绿的推出加速器的工夫差不多,南通振康在2013年才刚刚进入RV加速机市场,当年只卖出几百台,而到2017年曾经是1.5万台了,这个增速是无比惊人的。
但是,虽然南通振康在RV加速机范畴呈现了振奋人心的迸发式增长,但是基数仍然很小,离全球垄断的日本纳博特斯克还有量级的差距。国际另外一家曾经完成RV加速机量产的秦川机床,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产量每个月只要850台左右,这样算上去连1万台的产量都没有。另外还有上海力克精细机械无限公司,2017年产量也是接近1万台,也在大规模扩产。从下面的数字我们分明可以看出,相比谐波加速器范畴,在总体市场价值更高的RV加速机范畴我们差距更大。
民用无人机产业,说这是中国又一个走向世界抢先的产业不为过。
一说民用无人机,能够我们脑海里条件反射一样的想起大疆。大疆曾经在全球处于相对垄断位置,其实大疆如今做的,次要还是拍照的无人机,其实无人机还有很多种,比方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运送快递的无人机等等。大疆为首的无人机,在2017年持续坚持了高速的增长,
但是这里要提的,是更有意义的一些变化。以快递为例,京东和顺丰。这两家如今都在保守规划和研发无人机。 京东目前搞的次要是大型旋翼无人机,和大疆的小型旋翼无人机类似性高,同时也在搞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发。顺丰则是主攻相似军用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如下图。
2017年12月26日,顺丰在云南一座机场展开无人机试飞投递,为华为的深山基地投递维修零件,该无人机可承载1.2吨货物,翼展20米,机身10米。留意是超越一吨的货物。 中国有全世界掩盖最广的通讯网络不是吹出来的,华为在深山偏僻地域部署的通讯基站,单站一切设备分量包括电池高达一吨以上,运输是十分大的成绩,尤其是自然灾祸雷电暴雨频发的山区。因而空投设备,放慢备件运输成了华为的诉求。 快递用的无人机有多贵?比法拉利,兰博基尼还贵。 顺丰集团副总裁、丰鸟航空科技董事长李东起说,这架顺丰在云南实验的大型无人机造价超越千万人民币,由无人机技术研发公司腾盾和京润华创联手为顺丰开发。腾盾团队曾屡次参与军用无人机的技术研发。 这就是传说中的军民交融项目,当然一千万这个本钱应该是包括了研发等其他费用。 实践上2017年9月,顺丰在江西省拿到全国第一个无人机运营试点资质,在江西赣州的局部乡镇,曾经展开了无人机物流的商业化使用。留意是曾经。 搞无人机除了顺丰最快,还有就是京东。2017年12月,刘强东表示,京东曾经在陕西、四川两省树立了庞大的无人机网络,并且在四川方案建185个无人机机场。建成后可以在24小时之内把四川省任何区域出产的优质产品送到全国,把乡村“最初一公里”的物流本钱降低50%到70%。 京东走的是旋翼为主,开展固定翼的道路。  
当然我们要问了,京东和顺丰在不停推进无人机研发,那么阿里在干嘛呢?
#p#分页标题#e#2017年双十一,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停止了无人机群组实验。不过,菜鸟网络在无人机范畴的脚步要慢于顺丰京东。目前真正在投入无人机物流使用,并且有团队有方案的,只要顺丰和京东。
很多人在想,假如毕业进了大疆,是不是当前跳槽不好跳啊?还真不是,首先凭仗本人的软件算法才能可以往互联网公司跳槽,凭仗本人的硬件才能可以往电子类公司跳槽。
而如今国际的物流公司也开端成为了跳槽选择,虽然技术道路并不完全相反。
京东的旋翼道路似乎离大疆更接近,顺丰搞的无人机觉得真实是太“军用”了。
我甚至想,当前顺丰科技公司会不会和束缚军一同呈现了全球某个区域支持和平物资运送。
目前顺丰的无人机团队规模仅为20多人,估计2018年会超越70人,总体还是小团队,由于如今无人机技术相关的人才很难找到,尤其是高端人才。 顺丰无人机团队中就有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航空器零碎工程专业的博士。
另外,除了此次与华为协作的通讯基站维修,将来顺丰还将拓展医疗物资运送、灾祸地域物资投递、配合矿区的大型作业机械的维修。 这意味着顺丰无人机的团队规模还会不时扩展,实践上早在2014年顺丰就收买了深圳智航无人机30%的股份,参加了无人机研发行列 依据工信部的统计,无人机产业的产值将在2025年左右赶超工业机器人。
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好音讯,由于我国在该范畴总体处于领跑者的地位。
大疆的降生为中国发明了上千个高薪工程师和营销销售等职位,大疆一举成为中国薪资程度最高的制造业企业之一,但是这远远不够。 当前无人机构成大产业,京东,顺丰,菜鸟等巨头的进入,经过自主研发,或许投资入股行业无人机公司,又将安慰少量新的高薪岗位的降生,不只大疆无人机软硬件工程师可以跳槽的中央变多了,而且体制内搞军用无人机的工程师也也有了更多去处,产业的开展可以安慰人才进入,推进技术提高。 如今大疆只是搞小型旋翼无人机,或许说一个飞行的相机,大疆外部月入两万以上的员工就能成为常态,在深圳南山提供了上千个这样的高端岗位。 这个产业扩展到各种体积和尺寸的大型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10年内这样的高薪岗位数量添加10倍也不奇异。 另外一个提到的工业品是城市轨道车辆,2017年居然增长了40.1%,这面前的缘由是全中国的城市交通在片面轨道化。
2016年末,中国大陆合计30个城市守旧轨道交通运营,运营线路长度达高达4153公里。到2017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35座城市守旧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高达5083.45公里。一年的工夫全中国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增长了22.4%(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讨院)。
现实上,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来说,35个城市有轨道交通这个数字真的太少了,均匀上去一个省才一个城市,可以说是少的不幸,所以新增轨道交通线路的长度还会大幅增长。
我们看下之前的数字就晓得,中国每年新建的轨道长度:2012年为573公里,2013年为460公里,2014年为427公里,2015年为445公里,2016年为535公里,2017年新建为930公里,远远超越以往每年四五百公里的新建长度,呈现了新建线路长度忽然缩小的态势。2017年西南和华北的两个省份,都迎来了第一条地铁线路的守旧。辨别是河北石家庄和吉林长春。
上图来自前瞻产业研讨院。
中国城市轨道化这个浪潮,还会继续数年的工夫,因而轨道交通配备产业还会有开展红利。
当然也有风险,就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要想盈利,还是得有人口支撑和经济开展。
目前全国的地铁至多90%以上的线路都不盈利,更多是支持市民出行和经济开展的公共效劳项目。以往是可经过地铁物业的概念来创收的,如今地方严控房价下跌,中央政府投资轨道交通如何盈利真的是个难题。
赚不了钱,就需求停止补贴了,最近内蒙给经济数据挤水分,就直接叫停了包头和呼和浩特的轨道交通建立,缺钱啊。
另外是新动力车和锂离子电池增速到达51.1%和30.6%,汽车电动化中国,美国,欧洲都在强力推进,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简直一切国际电动车企业都完成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p#分页标题#e#独一的例外是国际电动汽车的老大比亚迪,2017年在中国市场销售总共113669辆电动车,增长仅仅11%,和行业均匀51.1%的超高速增长相去甚远,当然这无妨碍比亚迪宣传本人是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四连冠。
只想提示一下比亚迪,排名第二的北汽,2017年销量为104520辆,曾经是比亚迪的92%了,而其增幅为 +125%,比亚迪辛辛劳苦多年提早研发少量投入树立起来的电动汽车技术优势,如今不时丧失,不时被竞争对手追上。
2018年比亚迪很有能够被北汽超越,丧失中国市场电动汽车老大的位置。
当然比亚迪独一可以安心的是,中国市场除了比亚迪和北汽超越10万辆,其他公司还差的很远。销量第三名的上汽,销量只要4.42万辆。中国电动汽车目前是两强的态势。
不过上汽的电动汽车销量虽然比北汽和比亚迪差了一个量级,但是增速高达121%。
上汽是实力远远超越比亚迪的巨头,假如说北汽的电动车,还只是些低端为主的话,比亚迪还可以自我抚慰说,就算销量被北汽超了,但是毕竟比亚迪的秦,唐,宋等还是占据了中国电动车的中高端市场。
上汽可是实力远远超越比亚迪的汽车集团,一旦新动力车做大,比亚迪是很风险的。
另外十强当中,还有两家要留意,一家是在自主品牌方面做的最好的长安汽车,2017年其电动汽车销量到达了2.9万辆,增速高达487%,这可是五倍的增长。另外一个是排名第十的吉利电动车,我们晓得吉利在燃油车范畴稳扎稳打增速惊人,品牌价值不时上升,其2017年在电动车范畴也销售了2.4866万辆,增长了45%。
其中纵观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十强,比亚迪,长安,上汽,吉利,北汽这五家总体更有前景,其他江淮,奇瑞,众泰,知豆,江铃不评价。
国际电动车产业,最大的成绩是缺乏带头大哥和领军企业。通讯设备带头大哥是华为,智能手机是华米OV,国产芯片是海思,视频安防是海康威视,云计算产业是阿里,无人机是大疆,轨道交通是中车集团,声学电子元件是瑞声科技,显示面板是京西方,动力电池是宁德时代。
而电动汽车呢?目前做的最好的是比亚迪,不过有点遗憾的是,比亚迪离带头大哥的抽象还是有不少差距,缺乏首领气质。2017年外行业增长50%以上的状况下,比亚迪却只增长了11%。
带头大哥型企业,应该是具有扎实的根底才能,弱小的根底才能,可以让其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下都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才能。
像比亚迪这样在逆境下反而继续的开展势头低人一等,是很稀有的,阐明其自身存在构造性的成绩。比亚迪的抢先树立在王传福的技术目光,提早停止了规划,很遗憾比亚迪没有充沛应用好本人的技术抢先优势树立起市场相对抢先,反而技术带来的初期市场优势曾经在不时丧失。
实践上,比亚迪集团2010年营收为466.85亿元,到了2017年前三季度为739亿人民币,估计全年为1000亿人民币左右,7年增长一倍,年增速才11%,这不是一个让人称心的增长。
我们比照下下面的那些“带头大哥”型企业,华为2010年是1852亿元,2017年超越6000亿元,增长三倍。京西方2010年80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694亿元,全年估计超越900亿元,增长10倍;海康威视2010年36.05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277.3亿元,全年估计超越350亿元,增长10倍;宁德时代2010年还没有成立,2011年才成立的,2017年曾经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给商,上半年营收63亿人民币。瑞声科技2010年营收才34亿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139.7亿元,全年估计超越180亿人民币。增长5倍;大疆科技2010年营收为300多万元,2017年销售额超越180亿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80%。
就连市场曾经十分饱和轨道交通产业,2010年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营收为1270.93亿元,而到2017年中国中车集团前三季度营收为1406.66亿元,由于市场缘由比上年有所下降。
而中车营收2016年为2297亿元人民币,完成净利润113亿人民币,让比亚迪望尘莫及。
制造业企业尚且如此,像阿里这样的更不必说了,2010年营收才55.57亿元,2017年财年1582.73亿元。
#p#分页标题#e#比亚迪的开展不只不能和其他行业的领头羊比,也无法和汽车同行比拟,不要说吉利,长城,广汽了,就算和规模最大的上汽比拟,上汽的营收2010年是3657.24亿元,2017年上半年营收为3964.06亿元,同比增长12.85%。上汽在那么大的体量根底上也增长一倍还多。
比亚迪引进奥迪的设计师,改动车型外观设计,都是战术性的举动,比亚迪的管理架构短期内难有推翻性变化,复杂的调整事业部,不对其公司管理架构停止彻底修正,不构建整改的研发,销售,人力资源流程,该公司很难承当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指导者的重担。
假如比亚迪不停止彻底的管理革新,必将持续延续永远二三流的命运,无法成为超一流企业,只会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总体的开展而开展,延续不断给人希望,不断让人绝望的态势。
更要命的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这个中心产业没有做好的状况下,又去做云轨项目,这是典型的丢西瓜捡苹果。轨道交通产业的规模远远不能和电动汽车比,轨道交通全球超级巨头中车集团一年也就是2300亿人民币的营收,300多亿美元的规模。
这跟汽车产业是完全不能比的,全球营收过千亿美元的汽车公司都有8家,像群众,丰田营收都超越2000亿美元,是德国和日本最大的工业企业。
纵观过来的十几年,比亚迪一直难以抵抗多元化的引诱,阐明其内在缺陷不断没有失掉改善。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单看比亚迪是不行的,临时还是要看上汽,吉利,广汽这些公司能否做起来,比亚迪只能作为集团军中的一个军,和大部队一同冲锋,缺乏力挽狂澜,独占鳌头的才能。
电动汽车外面,电池的本钱是大头,而且是占比最大的局部,电动汽车产业一定会带动电池的开展,所以我国2017年锂电池产业增长超越了30%,和电动汽车范畴比亚迪不时被其他公司逼近一样,动力电池范畴宁德时代曾经超越了比亚迪,成为最大赢家,比亚迪在本人赖以起家的电池产业也被人超越,得到了老大的地位。
宁德时代2017年上半年营收62.94亿元,净利润为2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6亿元。依照归母净利润计算,这个29.5%的净利润率在制造业可以说是逆天了。
宁德时代如今正在预备上市,市值过千亿应该成绩不大,很能够成为创业板第一大市值公司。
最初一个增长了30.6%的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曾经在全球逐渐完成平价上网,中国也在鼎力推进光伏开展,在中国市场猛增的带动下,去年全球光伏产业出货呈现猛增。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具有目标意义,2017年前三季度新增装机达42GW,同比增长60%。
由于光伏发电的终极目的就是平价上网成为最廉价的动力,因而降本钱是最大考验。
中国公司随着工艺的不时打破,在本钱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大。降低本钱其实是个技术活,除了人力本钱以外,还需求有很强的供给链才能,制造工艺的优化和产线管理以完成高消费效率等等。
在光伏范畴,中国公司曾经占据了全球垄断位置,下图是2017年4月365光伏发布的全球光伏20强,这是一个综合性排名,不只是组件,还包括电池片,硅片等,本国公司只要6家,其中美国2家,德国2家,韩国和日本各1家。
仍然是熟习的画面,除了中国全部是兴旺国度企业,光伏产业在中国进入之前,是高科技产业,利润率高的惊人,号称堪比卖毒品。中国光伏的开路人尚德的施正荣,一度还是中国首富。
实践上,光伏可以看成是中国第一个崛起的高科技产业,说是高科技产业,是由于在硅资料上完成高效率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还要商业化量产控制本钱,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当然了,中国企业大批出去后,凭仗着制造技术的打破和惊人的消费效率,这个产业曾经暴利不再了,再称为高科技产业曾经不合时宜,但是依然可以看成是中端技术产业。
在以前,这个产业让人诟病就是,中国人辛辛劳苦把价钱降上去了,但是最大的光伏市场却在欧洲和美国。如今中国终于成了全球最大光伏市场,我们在下游降本钱的努力,可以让下游的中国市场成为受害者。
到如今,不只是光伏组件,电池,硅片,硅料等,下游的光伏配备也开端大规模国产化。
例如自动串焊机,2010年以前都是要从国外出口的,都是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设备,明天新增的串焊机简直都是国产了,一些技术绝对掉队的公司美国komax,日本NPC,toyama等都相继加入串焊机市场。
#p#分页标题#e#中国的隆基股份曾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最赚钱公司,而且估计会持续坚持,隆基股份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达108.46亿元,同比增长27.2%。净利润达22.41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率到达20.66%。这个利润在制造业是什么程度,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差不多就是20%多点。隆基股份在单晶方面的技术竞争力是其获取利润的保证,2017年上半年把营收的超越7%投入到研发,其组件效率和硅片工艺都失掉很大打破,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虽然光伏产业中国总体曾经完成了全球垄断,但是在最下游的硅料范畴,我国的硅料企业虽然份额上曾经占了全球一半,但是技术上还需求提升。
另外电子级硅料,我国不断没有完成打破,只能消费光伏用的硅料,纯度要求绝对较低,同时即便是光伏用硅料,制造工艺也还需求打破,制造工艺不打破,本钱和质量上就形不成优势。
隆基股份短期内一定会受害于单晶技术的打破,在过来的很多年,更为高效的单晶不断卖的不如多晶硅组件好,次要缘由还是本钱,制造工艺和技术的提高带来本钱下降,单晶的比例会有上升。当然多晶电池的效率也在往上走,临时来看还是会共存竞争。
除了上述的增速超越30%的六大工业品以外,实践上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坚持了高速增长,2017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2201.3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1.1%,销售额为830.1亿元;制造业增速仍然最快到达25.6%,销售额为571.2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800.1亿元,同比增长13.2%。
当然了,集成电路产业20%的增速也快于制造业全体速度。2017年我国芯片产业最大的异军突起者就是比特币挖矿机芯片设计公司比特大陆了,当然比特大陆次要是提供蚂蚁挖矿机,外面的芯片为本人设计,并且委托台积电制造。
比特大陆本人的说法,其挖矿机曾经占有了全球市场的70%以上,和大疆在无人机范畴的位置相似。
现实上,比特大陆曾经成为台积电在中国大陆最大的两个客户之一,另外一个是华为海思。
2018年1月18日,台积电举行的法说会上,总经理暨共同 CEO 魏哲家在法说会上表示,目前台积电曾经有超越 10个客户流片了 7 纳米工艺制程,这其中中国大陆就有两家,海思和比特大陆。
台积电法说会上的原文:
近期,我们可以看到加密货币挖矿芯片的需求猛增。加密货币挖矿要求大规模、高功能和低功耗的计算。而台积电先进的制造工艺则能很好地顺应这种需求。”
18Q1虽智能手机步入旺季,但挖矿与HPC的需求微弱,公司预期营收为84~85亿美元。
比特大陆是全球挖矿机的霸主,也是台积电最大的挖矿机芯片客户。
由于挖矿机芯片更多在意功能,加上抢占市场黄金炽热工夫,对价钱不是很在意,因而比特大陆甚至对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产能构成了挤压效应。
依据集微网独家报道,其从供给链理解到的音讯,2017年12月比特大陆在台积电的10nm制程的订单超越了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
2018年1月台湾《天下》杂志报道:
回忆2017年,半导体业的最大惊奇,就是第三季忽然窜出的比特币挖矿芯片需求。业界估量,该季对台积电的营收奉献,甚至与当红的Nvidia不相上下。“一年以前我们还不大晓得什么叫比特币,后果如今跟我们买了很多晶圆,”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承受《天下》专访时快乐地说。更神奇的是,垄断全球八成挖矿机芯片的比特大陆,竟是两个30几岁的北京小伙子,在短短4年内打造出来。
“2017年10月19日,台积第三季法说会。事先,许多法人都留意到一个不寻常的数字,台积的运算业务,竟较前一季大增46%。台积电共同执行长刘德音解释,这来自一股又急又猛的虚拟货币挖矿需求,为第三季营收添加了3.5亿到4亿美元。这样的营收涨幅,估计也将延续到往年第四季。”
美商联博证券于17年11月宣布的研讨报告指出,台积第三季的虚拟货币ASIC芯片支出,“我们置信大部份来自比特大陆,世界最大的比特币ASIC设计公司。”
一位不愿具名的台积大客户主管表示,比特大陆一年在台积电下的订单曾经高达15亿美元,足可列入台积前十大客户。
这个数字曾经超越了华为最新海思麒麟970芯片的订单额。
恐怕华为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大陆竟然在一夜之间崛起一家可以超越海思麒麟970代工订单的芯片巨头,依据集微网的估量,比特大陆2017年营收到达143亿人民币的公司。
2:制造业外面哪些产业曾经是旭日产业了?或许说哪些产业开展的不太好?
我国制造业的次要产业外面,哪些曾经总体中止了高速增长,或许甚至是堕入了负增长?
#p#分页标题#e#一个是纺织业,全年增长只要4%,虽然这个产业自动化机器不时普及,但是黄金年代曾经过来了,实践上,很多中国纺织公司都在不时的走出去。例如在埃塞俄比亚,2016年阳光集团一期投资5亿美元,占地80公顷,2017年阳光集团签署方案投资9.8亿美元意向书,在埃塞建立以毛纺产业为主的综合消费基地;无锡金茂公司在埃塞投资4000万美元兴办色织面料与服装工厂;中国华坚集团于2015年4月启动埃塞-中国东莞华坚国际轻工业园的建立,估计项目全体将于2020年完工。
另外一个是高耗能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3%,什么是黑色金属呢?次要就是铁及其合金。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什么是有色金属呢?除开黑色金属就是有色金属,比方电解铝,就是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还有一个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只要3.7%,这个行业包括什么呢?比方玻璃,瓷砖,陶瓷,砖,瓦,石材等等。
另外一个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也就是化学工业,包括农业用的化肥,农药,以及涂料,颜料,写字用的墨水,日化产品,公用化学产品等等,这个产业仅仅增长了3.8%。这个产业增长这么低其实是不应该的,尤其是日化产品,这是一个宏大的市场,我国日化市场外资占有压倒性优势,不要说各种品牌的化装品根本来自欧美和日韩了,就算是日常用的牙膏,洗发水等等,尤其是婴幼儿运用的日化产品,外资也占据优势。
我国纳爱斯,立白,蓝月亮,上海家化公司在体量上与外资巨头例如宝洁,结合利华,欧莱雅等有着20倍甚至以上的差距。2017年财富世界五百强外面,宝洁公司717亿美元支出,结合利华支出583亿美元。中国最大的浙江纳爱斯也就是200多亿人民币销售额,另外一家广州立白2017年刚刚打破200亿人民币,这个增速是很慢的,由于立白2016年营收为191亿人民币。
下面的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占了全中国用电量30%,假如你细心察看这些产业的产值,会发现这些高耗能产业曾经多年继续了产值迟缓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态势,而行业利润则随着国度去产能总体调控的力度而大起大落。
我们都晓得2017中国工业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放慢12.5个百分点。增长这么快是不同寻常的,不契合经济开展客观规律。
我们细心细分一看,原来是2017年采矿业完成利润总额45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而制造业完成利润总额66511.1亿元,增长18.2%;原来是煤炭为主的采矿业由于去产能而利润暴增,但是出去采矿业,制造业进入也增长了18.2%,是哪些产业增长最快呢?
除去我国蓬勃开展的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9%以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9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8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6%,所以这些产业,再加上一个采矿业(不属于制造业),利润都是大起大落形态,总体利润率也很低,必需依托政府出手来严控产能,否则依托市场自在竞争,一定是全行业盈余。
另外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了6.3%,增速尚可,但是低于总体速度,我们汽车上用的轮胎,尤其是乘用车上的轮胎,国产的份额还十分小。
金属制品业增长了6.6%,也低于均匀程度。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只要6.2%,这其中航空航天开展速度很快,轨道交通受城市红利也有较快开展,次要是船舶工业持续惨淡运营。
1-11月份,我国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86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650亿元,同比下降8.6%;船舶配套产值230亿元,同比下降8.5%;船舶修缮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4%。
我国船舶工业存在的成绩是,在晋级向上打破的时分遇到国际大环境不好,需求低迷,同时又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竞争剧烈,形成开展迟缓。我国造船产业还要进一步进步集中度,经过不时的整合做强做大是独一的出路。
当然,也有一些有利的变化,比方中国历来没有制造过邮轮,这是典型的高端产品,以前不断由欧洲公司占据。
#p#分页标题#e#2017年2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署了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备忘录协议(MOA)。依据协议,该邮轮将在中船集团旗下上海内高桥造船无限公司建造,第一艘新船估计于2023年交付。日前,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无限公司宣布,力争在2021年底造出中国第一艘邮轮,目前邮轮根底设计任务曾经开端。
除了以上产业以外,我国其他次要的制造业产业增速,都处于较快增长的态势。
为什么我对中国制造业充溢了悲观,为什么唱衰中国制造业的言论不可信?
2017年中国制造业产值242707亿元,假如依照6.75的全年均匀汇率,那就是3.596万亿美元。我在中国制造在世界究竟什么地位外面写过,查询世界银行官网,2015年中国制造业产值是3.25万亿美元,是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业产值的87%,而2015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2.157万亿美元,中国占世界的26.7%。
到了2017年,中国制造业3.596万亿美元曾经简直接近美日德三国之和(由于2017年人民币汇率下跌,所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估量接近30%。
在这么大的体量上还能完成7%的增长,一定阐明中国有大批的产业份额在上升,有大批的公司技术在不时提高晋级攫取了国外公司的份额。7%的超巨量增长意味着,我们简直一切的制造业产业,不论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世界市场份额根本上都是上升的。
固然我国在很多范畴处于落后位置,比方农业机械,仪器仪表,集成电路,中高端汽车,电子主动元件,医疗器械,但是请记住,总体产值在以7%增长,这阐明产业晋级是片面性的,而不能够是一般产业,细心深化到这些落后产业外面去看中国公司,就会发现大批中国公司都在疾速增长,行业总体份额都在不时提升。
即便在一些我国看起来惨兮兮的产业,我国份额也在逐步提升,典型的就是国产机床,这些年不断可谓在挣扎中前行,全体行业利润率很低,人才流失严重,竞争力提升迟缓,但就是这样一个产业,2017年1-11月份,机床工具行业的进出口贸易逆差为32亿美元,而2010年这一数据为134亿美元,也大大有所提高。
7%的增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说7%了,我们就坚持6.5%的增速,到2025年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例将一定超越40%,甚至有能够接近50%,也就是超越一切兴旺国度制造业产值之和。
常常有人说,我们实验室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耗材都是出口的,我们农场的农业机械也是出口的,我们工地的工程机械也有外资品牌,马路上的好车是德国的BBA,我们医院的设备耗材是美外货,我们公司买的电容电阻等主动元件是日本的。
我们要这么看,1:即便到2025年,我们占了全球制造业产值的40%,我们也要看到,欧美日兴旺国度制造业产值加起来异样可以占到40%左右,所以一定还有很多市场是他们占据的。2:这些落后的产业全部有中国公司在做。3:这些落后的产业中国公司份额全部在上升,相应的就是兴旺国度企业的份额在下降。
假如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看,次要的两个山头还是集成电路和汽车及其零部件,另外还有一个仪器仪表出口也很多,其他的工业品出口总额都远远不能和这两个比拟了。
就以工程机械为例子,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的技术比我国三一,中联,徐工等要好,这个目前是公认的,但是假如我们细心看进出口额,工程机械2016年我国出口只要33.2亿美元,反而出口高达169.6亿美元,顺差136.4亿美元。
工程机械很重要,但是集成电路,汽车,仪器仪表才是制造业主战场。
同时有数的中国公司曾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没有什么技术是不可打破的。
现在我们用着台式机的时分,外面全部是英特尔,AMD的CPU,事先觉得不可打败,我国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应战他们。而明天我们用着智能手机的时分,外面的处置器不知不觉曾经有海思,展讯,松果了,而且份额在越来越高。
兴旺国度企业要想扼杀中国的制造业,最好的机遇是中国公司尚在起步阶段的时分,一旦中国公司开端逐步构成规模,根本上就挡不住了。
我国高科技企业华为,1988年-2010年用了20年工夫做到1852亿人民币,而2010-2017年仅仅7年工夫,营收就打破了6000亿人民币。这七年添加了超越4000亿的营收,超越了此前20年的总和的2倍。
我国的京西方,2003年收买韩国古代的液晶消费线,进军显示面板业务,到2010年第一个七年,营收才80亿人民币。而2010-2017,京西方的第二个七年,营收从80亿猛增到900亿人民币。
#p#分页标题#e#这是让兴旺国度头疼的中央,在中国制造业尚未长大的时分,在他们最软弱的时分,是扼杀他们最好机遇的时分,面前有个有钱的中国政府在维护他们生长。
我国集成电路配备和工艺落后,企业强大有力投资怎样办?中国政府就送来了02专项支持其生长。国产数控机床相关企业运营情况缘由研发缺乏怎样办?中国政府搞起了04专项。
东方洋人天天希望中国搞市场经济是有缘由的,市场经济嘛,以强凌弱,优胜劣汰多好。
当然更为重要的,中国政府的面前是14亿中国人,夜以继日的勤劳任务,源源不时的提供产业晋级的资金,不论是华为,京西方,小米,上汽,吉利,比亚迪,宁德时代,还是中车,海康,大疆,瑞声科技,汇顶科技,比特大陆,还是正在日夜攻关的长江存储,中国商飞大飞机,中国航发的发起机,他们开展的面前也有你我的一份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