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湄公河国度在黔留先生代表:愿做文明交流使者

作者:高夕 2018年03月21日 热点话题


湄公河国家在黔留学生代表:愿做文化交流使者

  调查团合影纪念。冷桂玉 摄

  中新网贵州惠水3月20日电(冷桂玉 袁超)2018年3月19日至25日为首个“澜湄周”。贵州省外事办特组织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湄公河国度的在黔留先生代表于3月20日“澜湄周”时期调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村。

  澜沧江-湄公河协作(以下简称澜湄协作)是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寨和越南六国共同主导、携手推进的新型次区域协作机制,自2016年3月片面启动以来,开展迅速,效果丰盛。

  “感遭到了贵州的大变化,特别是交通方面,还有城市文明也在逐渐提升。”老挝留先生周思伟说,从2009年离开贵州大学,十年工夫,贵州发作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回国任务3年后,他又选择持续回到贵州大学读研进修。

  走进好花红村寨,独具特征的多数民族风情修建,布依族蜡染……成为留先生们相机中的焦点。“这是布依族的美人靠,坐在这儿的都是美人……”在一幢布依族特征修建的二楼,听到导游这样引见,男同窗们也纷繁挤着去坐“美人靠”,引来阵阵欢笑。

  离开寨子里的叶辛新居,留先生们在堂屋里体验着“石磨”农具,泰国留先生丁莲仙细心上前用手去感受石磨磨出来的玉米粉。“这里好多农具和我们国度的类似,我们的乡村也会用石磨。‘’丁莲仙通知记者,由于中国和西北亚国度地缘相近,所以在文明上有许多类似之处。

  调查时期还举行了贵州扶贫经历交流会,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尹静珏向留先生们引见了近年贵州经济社会获得的成就、新乡村建立状况,阵阵掌声响起。

留学生拍照留念。冷桂玉 摄

  留先生拍照纪念。冷桂玉 摄

  “中国一年可以种几季水稻?”“贵州有没有旱稻?”……听着贵州大学农学院桑维钧教授就贵州拟应用山地特征农业助推澜湄地域减贫的澜湄协作项目做状况引见,留先生们纷繁举手发问。

  来自越南的范氏翠花来贵州曾经四年,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之前有理解过澜湄协作,明天离开贵州的新乡村,也增进了对贵州新乡村建立的理解,不论当前在贵州还是回国,都希望可以做澜湄协作的文明交流使者,促进两地的协作交流。”

  贵州省外事办亚非处处长卢潇滢引见,此次举行“澜湄周”活动,旨在增进六国青年人对澜湄协作的理解,提升年老一代的澜湄协作认识,为在黔留先生讲好“贵州故事”、“澜湄故事”、“中国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