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山西农业专家为“三农”把脉 “质量兴农”需量体裁衣

作者:高龙 2018年03月20日 新闻联播


山西农业专家为“三农”把脉“质量兴农”需因地制宜

  作为重要环节之一,论坛会现场,来自果树、蔬菜、核桃等研讨范畴的专家悉数到场。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长治3月19日电 (范丽芳)“山西地形多样,高海拔的中央种这个种类的苹果好吃,能够低海拔就得种其他种类,质量需以技术为指点,量体裁衣才干‘兴农’。”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果树专家郝燕燕如是表述。3月19日,山西省农业范畴专家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开展”主题在吕梁市文水县举行论坛,为“三农”开展建言献策。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第五届山西科普惠农3.19举动暨吕梁市首届乡村e站科技节在吕梁市文水县启动。作为重要环节之一,论坛会现场,来自果树、蔬菜、核桃等研讨范畴的农业专家悉数到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第五届山西科普惠农3.19行动暨吕梁市首届乡村e站科技节在吕梁市文水县启动。 范丽芳 摄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第五届山西科普惠农3.19举动暨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吕梁市首届乡村e站科技节在吕梁市文水县启动。 范丽芳 摄

  随着经济程度的进步,社会关注焦点从“吃不饱”转为“吃不好”。山西省新乡村开展研讨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秦俊以为,民众所看重的“质量”曾经从农产品自身拓展到水、土壤、肥料等产品原料的生长环境,以及前期加工顺序的平安,“农产品供应侧变革就是要让农民处置好每一个环节,消费出国际外市场都认可的产品。”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杂粮基地,拥有中国最大数量的杂粮种质资源样本。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山西省古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首席专家邢国明引见,山西应该应用“小杂粮王国”的优势开展功用农业,在质量平安的根底上强调特征。

  针对山西省小杂粮“优质产品供应缺乏、输入渠道不迟滞”等成绩,现场专家坦言,虽然小杂粮的养分价值被社会认可,但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因其做法冗杂、口感差,市场承受水平并不高。“这就需求停止深加工,将原料食品化、食品功用化。”邢国明建议。

  除了来自山西省农业厅、林业厅、农科院的30多位农业专家和医院安康专家现场展开适用技术征询、大型体检义诊,主办方还经过线上线下停止种植养殖信息发布、乡村适用技术培训、平价农资惠农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直供等。

  此次活动由山西省迷信技术协会、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资商会结合举行,从3月19日开端,历时一个月。时期,30多个农资厂家将让利1000多万元,经过该省900多个科普惠农效劳站和乡村e站供给平价农资5万多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