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玻璃设备业首只财富基金终止 公司+PE形式外热内

作者:李熙明 2018年03月20日 国内新闻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经过近几年的疾速开展,上市公司+PE协作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形式似乎已成为“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出去。

  玻璃设备业

  首只产业基金终止

  没有本质性投资项目,各方亦没有资金收入,北玻股份海通证券旗下海通吉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无限公司(下称“海通吉禾”)协作设立的国际首只玻璃设备行业产业基金,就这样草草终止了。

  2月27日,北玻股份发布终止设立产业基金并登记海通北玻(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无限合伙)(下称“海通北波”)的公告称,2014年9月,公司董事会审议经过了关于设立产业基金的议案,海通北玻于2015年1月完成工商注册注销。该产业基金以合伙企业方式组建,基金目的规模5亿元,公司作为产业基金的无限合伙人拟出资4000万元,海通吉禾作为产业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拟出资1000万元。

  海通北玻自成立以来,项目投资无本质停顿,协作各方面也没有实践资金投入,各方协商分歧赞同拟终止该产业基金,并登记海通北玻。由于截至公告日,公司与海通吉禾均没有相应的资金收入,因而终止该产业基金并不会对公司的消费运营活动发生本质性影响。

  2014年该产业基金设立之初,各方均对其寄予厚望。依据此前公告,北玻股份与海通吉禾设立的产业基金,是玻璃设备行业成立的首支产业基金。目的是经过强强结合,吸引社会金融资本进入玻璃配备行业,为推进玻璃配备行业的进一步开展,开辟新的金融工具和资金渠道。减速改动行业小、散、乱的现状,经过市场化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玻璃配备行业的技术程度和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该产业基金以高新玻璃技术配备和资料及相关范畴企业项目为次要投资方向,以获得标的公司实践控制权为次要目的。

  彼时北玻股份以为,经过公司外行业、市场和技术方面的产业优势与海通吉禾在基金管理才能和市场化融资等方面的金融优势相结合,运用专业金融工具缩小公司的投资才能,将推进该产业基金去收买或参股契合公司开展战略需求的玻璃技术产业或相关标的企业,以产业整合与并购重组等方式,稳固和进步公司外行业内的龙头位置。

  在上市公司+PE形式备受市场追捧的2014年,北玻股份的首只产业基金也播种二级市场的分歧看好。在发布设立基金公告后,该公司股价一路走高,两个月内下跌超越40%。

  上市公司+PE形式

  现“外热内寒”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仅2018年2月至今,就有包括龙蟒佰利美凯龙莱美药业上海建工在内的约2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将发起或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另据媒体统计,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这两年间,A股共有410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了473只“上市公司+PE”产业并购基金,触及方案筹资金额超7000亿元。

  上市公司+PE形式“外热”的同时,也正遭遇“内寒”,北玻股份产业基金的无疾而终并不是个例。

  2018年1月27日,蓝盾股份公告称,2017年1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蓝盾投资管理无限公司拟与广州市新兴产业开展基金管理无限公司、广东蓝盾赢融资产管理无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广州蓝盾睿科信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无限合伙)(下称“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总出资额为2亿元,并于当年12月完成工商注册注销手续。

  公司原拟经过产业基金放慢推进公司在新兴技术范畴的投资规划,但在后续准备进程中,私募基金监管环境发作变化,公司的投资战略也有所调整,同时公司本身货币资金也较为紧张,因而决议终止本次产业基金投资事宜。

  在此前,2018年1月6日,北纬科技也公告称,2016年4月公司拟投资1.5亿元与安全财智投资管理无限公司、北京精彩天地投资参谋无限公司、北京安全智慧投资管理无限公司(下称“安全智慧”)共同投资设立挪动互联网产业并购投资基金。由于中国证监会对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停止整改标准等缘由,原定基金管理机构之一的安全智慧无法持续基金设立任务,因而终止投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

  再往前追溯,2017年12月19日,司尔特也公告称,由于自成立以来项目投资无本质停顿,为了进步资金运用效率,结合公司的实践开展状况,公司拟终止于2016年5月设立的安康医疗产业基金芜湖京宁投资中心(无限合伙)。

#p#分页标题#e#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24家公告终止设立产业基金。终止缘由包括募资缺乏、私募股权基金相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客观状况发作严重变化等。

  产业基金掀起终止潮的同时,不少基金由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于公告宣布成立等候注销备案或是完成注销备案后未有新停顿,也沦为了“僵尸基金”。

  强监管下

  “套利形式”求变

  “上市公司+PE”形式呈现之初,是希冀以并购基金为纽带,让上市公司与资金方链接在一同,一方面进步上市公司并购效率,另一方面PE方也可借助并购锁定加入通道。不过,近年来随着产业基金一窝蜂式的开展,市场上关于僵尸基金、内情买卖、题材炒作景象的负面声响不绝于耳,“上市公司+PE”形式也因而饱受质疑。

  “近两年搞产业并购基金的公司中,不乏存在一些单纯以追逐热点、安慰股价为目的而停止炒作的景象。反正上市公司+PE形式都是以小资金撬动大杠杆,公司出资规模本钱往往比拟低,最终有项目可投的也不在少数。”一位不愿具名券商剖析人士与记者交流时谈及,上市公司+PE作为一种创新形式,目前还存在不少瑕疵。

  例如,作为基金协作方的PE机构在接触项目进程中,难免掌握到上市公司的内情信息,甚至会理解到公司将来的并购标的和方向,这就很难躲避其中呈现的内情买卖、利益保送等成绩,为监管提供了难度。

  在近年来产业基金开展规模不时扩展的同时,监管层关于这种新兴形式的问询力度也进一步增强。证监会旧事发言人此前曾在地下渠道明白指出,关于“上市公司+PE”的投资形式,应进一步增强政策引导,鼓舞其在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和晋级中发扬正面作用。同时,为防备该投资形式能够呈现的市场操纵、内情买卖、利益保送等景象,将增强监管力度,严峻打击市场操纵、内情买卖等守法违规行为。

  除了逐渐增强的监管外,上市公司+PE形式还面临找项目难、加入也难的困境。

  上述剖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PE形式,要满足上市公司、PE机构与标的方之间的利益多方共赢。以后社会上各类投资基金众多,热点行业的优质项目往往都是卖方市场,产业并购基金想要以低本钱成功猎获优质资源的难度加大,这也是形成很多僵尸基金成立多年来毫无举措的缘由。

  此外,产业并购基金罕见的加入渠道无外乎标的企业IPO、向第三方停止转让、上市公司收买等形式。随着并购监管趋严以及减持新规出台,经过IPO加入的工夫本钱曾经添加,上市公司也少数不愿投入更多本钱对标的资产停止收买,以完成并购基金的加入。因而产业并购基金的加入也是业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