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他乘上了东行的绿皮火车,在外打拼近10年……历经了风风雨雨;
26岁,他返乡创业,诚信立身,带头成立了农民专业协作社,带动同乡们开展蔬菜种植;
他,就是清镇市暗流镇暗流河村村民刘云。2009年以来,他先后取得“贵州省乡土人才”、“第二届贵阳市品德模范”、“诚信创业之星”等荣誉。2012年,在“我引荐我评议身边坏人”活动中,当选中国“坏人榜”。
刘云的诚信致富之路,始于2008年。
当年,在外打10年,有了一些积存的刘云,在得知家乡变化大、扶持政策好后,决然决议辞职返乡创业,开端本人的“蔬菜之路”。
和一切创业者面临的成绩一样,资金是当年最让刘云头疼的成绩。“幸亏事先评上了五星级‘诚信农户’,贷到了信誉社5万元的创业资金。要不,像我这种既无担保又没有抵押的人,存款真的太困难了!”刘云说。
贷到创业资金后,刘云又拿出了打工的积存,与村里诚信口碑较好的蔬菜种植户一同,筹资成立了“清镇市富云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协作社”,采取统种统销统购的形式,开展辣椒、莲花白、花菜、莴笋、茄子、芹菜等蔬菜种植。
在开展后期,由于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他的蔬菜基地也几经曲折,但不变的信心支撑着他,那就是老实守信。事先,刘云背负着债权,却从不拖欠工人一分钱的工资;宁愿回绝出低价收买蔬菜的商家,也从不违犯与协议商家的信约。10年来,不卖烂菜,不乱跌价,不短斤少两的刘云靠着这份“诚信”,树立起了本人的销售网,协作社产出的蔬菜不断不愁销路。
如今,刘云的协作社拥有会员115人,蔬菜种植基空中积达310亩,有固定管理人员有25人,时节性工人85人,年均销售支出达200多万元;带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动和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辐射农户450户,其中低支出户4户,开展蔬菜种植1500余亩。
同时,协作社(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度级第七批农业规范化示范区、省级农民专业协作社示范社、贵阳市农业产业化运营重点龙头企业,并取得了省农委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本报通讯员 胡俯茂 王立
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