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潍柴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主办,中汽协会车用发起机分会、中国际燃机工业协会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分会、内燃机牢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等单位协办的第六届内燃机牢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次盛会会聚了众多来自国际外知名研发机构、高校、汽车与内燃机及零部件企业的专家学者,会上剧烈的观念交锋不时碰撞出关于进步内燃机牢靠性的新思绪。
牢靠性技术难度在于其复杂性
“作为权衡内燃机质量的一个重要目标,牢靠性不只是我国际燃机与世界先进程度最大的差距所在,也是我国际燃机产品从中低端迈向高端的关键所在。”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主任、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在第六届内燃机牢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上道出了牢靠性对我国际燃机产业开展的重要性。
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主任、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
内燃机作为整车最中心的零部件,其技术程度、质量和牢靠性对整车技术及功能至关重要,因而提升发起机及整车的牢靠性已成为行业开展的共识。而想要提升内燃机的牢靠性,技术难点在哪里?
“内燃机牢靠性比其他机械安装更复杂,其他安装的运作根本是物理进程,而内燃机却是一个似乎有生命的机器。”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以为,内燃机不只有一套十分复杂的空气零碎以及一个燃料能量释放吸收的熄灭进程,而且内燃机的设计制造及维修保养等诸多要素,都招致其牢靠性提升是一项更具复杂性的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崔毅也指出,内燃机牢靠性的技术难点还在于包括资料、零部件疲劳、运用进程中的损坏状况等大数据的积聚,这需求投入少量的工夫和实验;“牢靠性触及资料、工艺、设计、光滑等方方面面,多学科协同研讨也是难点之一。”此外,崔毅以为质量管理也是关乎牢靠性的重要要素,即便实际、设计、消费线和硬件设备都很先进,但假如消费制造进程中的质量管控不到位,牢靠性异样难以进步。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崔毅
效果虽明显 但差距仍存
“如今,不管是内燃机技术道路、平安功能提升还是行业下一步的战略规划,都加上了‘牢靠性’这个要素。”中国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表示,潍柴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标明了国度对内燃机牢靠性的注重;而内燃机牢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则标志着内燃机行业把牢靠性作为重点要素放在内燃机的设计消费中积极推进。
中国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
中国际燃机企业在牢靠性技术使用范畴停止了多年探究,取得了珍贵的理论经历;国际外各科研机构及高校,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对内燃机牢靠性的根底性研讨日益深化,并获得了重要效果;内燃机牢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六届等诸多努力,都对内燃机行业牢靠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际燃机的牢靠性失掉明显提升。佟德辉引见,内燃机牢靠性通用的权衡目标是B10寿命,10年前我国这一目标在50万公里左右,目前根本可以到达100万公里,不到十年工夫牢靠性寿命翻了一番,而国际最好的产品B10寿命甚至可以到达 180万公里的国际先进程度。
#p#分页标题#e#成果固然可喜,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绍明也指出,我国如今是汽车大国,却不是汽车强国,我们与国外汽车巨头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其中就包括内燃机牢靠性技术的研讨与使用。
潍柴引领牢靠性再创新高
近年来,潍柴在内燃机牢靠性技术研讨与使用上,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奉献,并将“牢靠、耐用”作为其产品的中心竞争力。2009年成立山东省首批立项建立的内燃机牢靠性重点实验室以来,潍柴陆续展开了少量研讨,并牵头成立了内燃机牢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全国际燃机规范化委员会牢靠性任务组等,搭建了内燃机牢靠性规范体系框架。
2015年9月,科技部正式同意潍柴建立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依托行业独一的内燃机牢靠性国度重点实验室,潍柴围绕内燃机零件牢靠性、关键零部件牢靠性、内燃机牢靠性预测与评价技术三个研讨方向,不时提升潍柴内燃机的牢靠性。
经过对内燃机牢靠性关键技术的临时耕耘,潍柴发起机的B10寿命走在了行业前列,车用重型柴油机到达欧美程度。2015年上市的WP13发起机均匀毛病距离大于25万公里,2016年上市的首款H平台新产品WP9H/WP10H发起机B10寿命长达180万公里/3万小时,树立起高速重型发起机寿命的最高规范。
除了努力于本身开展,潍柴还秉承行业老兵的责任感,积极推进我国际燃机牢靠性技术的提高,先后与国际外研讨机构及企业协作展开内燃机关键技术项目40多项,将研讨效果对行业内开放共享。潍柴经过产学研政用零碎协作、研发共同体及使用共同体协同攻关等方式,引领了我国际燃机牢靠性技术向国际先进程度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