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无人机邮递员现身山区 山村自备电池为无人机接力

作者:高悦林 2018年03月16日 热点话题

  踏春别乱采乱吃这种野薯毒性极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吕星)春暖花开之际,很多市民会掌握短短几周花季上山“走春”“行春”“踏春”。疾控专家特别提示,“行春”之时,不要乱挖乱采野生植物带回家烹煮,容易招致食物中毒。尤其是一种与往常可食用薯类长得很像却具强毒性的野薯——白薯莨。

  “人们真的十分容易误将山中有毒白薯莨(大苦薯)当做素日食用的山药或芋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养分与食品平安所专家周彦说,白薯莨与普通可食用植物如大薯的外观类似,即便专家也难以区别,请市民切勿自行采集食用,防止危害身体安康。

  白薯莨,又称野葛薯、鼎力王、山仆薯和板薯,多年生有刺藤本,长达30米。块茎大小不一,卵形或长卵形,表面褐色,散生须根,断面新颖时呈白色。掌状复叶,有长叶柄,3小叶,两头叶片较大,两侧叶片较小,偏斜。次要散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寒带其他地域也有。

  白薯莨根茎含有毒成分薯蓣碱和薯蓣次碱,属于含内酯环的托品类生物碱,服用中毒后呈现口舌、喉咙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呈现呼吸困难和心脏停搏,苏醒甚至死亡。

  万一误服并呈现中毒症状,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停止催吐、洗胃、导泻、输液,内服如蛋清、乳汁、活性炭或通用解毒剂,并对症医治。

  鉴于普通市民难以区分白薯莨与可食用薯芋类植物,而白薯莨块茎有强毒性,经过专业加工后才可入药,并应在西医师指点下服用,疾控专家建议市民,请勿采摘、加工和食用白薯莨,进步防备认识和自我维护才能,预防白薯莨中毒事情发作。

  无人机邮递员现身贵阳山区

  5个山村自备电池为无人机接力 以前邮递员骑摩托车要跑一整天 如今无人机只需1小时

  从往年1月初开端,位于贵州山区的贵阳市卫城镇居民便常常看见一架无人机在镇里穿越。机腹上面,带着一个写着“中国邮政”的盒子,外地老百姓后来得知,这架无人机是镇里的邮政局用来给周边山区村子运送邮件的。北京青年报记者15日从外地邮政局理解到,这架无人机如今每周飞行2次,将来假AI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发挥作用。如运用效果好将会推行。

  邮递员兼职无人机操作员

  15日一早,贵阳市卫城镇邮政支局的任务人员王华就带上了他的无人机离开了镇子左近的一块空地,预备给镇子周边的5个村子运送报纸和一些邮件。

  王华是一名邮递员,以前每周都要骑着摩托车给四周的几个村子运送三次邮件,由于山路坎坷,虽然间隔并不算远,但是每次送完都要破费一整天的工夫。而从往年1月初开端,王华又多了一项新义务,就是操作无人机运送邮件。

  “我们这边儿经济不算兴旺,很多人都没见过无人机,所以刚开端飞的时分好多人都围过去看,有的老人问过我们放飞无人机的工夫表后,连着过去看了好几次。”王华说。

  王华引见,说是驾驶无人机,但实践上次要的操作并不是由他来完成,他次要担任将邮件装在无人机上,然后反省电池,而飞行道路早就由研制无人机的公司设定好了,他只需用手机扫一下飞机上的二维码,然后在手机上点一下启动键,飞机就可以本人依照事前设计好的道路飞行。

  “以前骑着摩托车送完这几个村子的邮件需求一整天的工夫,如今整个道路由无人机飞上去,也就一个多小时。”王华说。

  飞到每个村子都需求换电池

  卫城镇邮政支局陈忠祥局长通知北青报记者,目前,镇邮局只要这一架无人机,他们选取了迎燕、银桥、麦巷、星光、莲花寺5个村子作为投递试点,陈忠祥说,之所以选择这几个村子,是由于这几个村子都比拟偏僻,假如靠人力进村送邮件,破费工夫太长,而且路途风险。

  陈忠祥说,他们如今运用的无人机直径1米多,有6个螺旋桨,实际上能运载7公斤左右的货物,但是为了平安起见,规则的运送分量是不超越5公斤,每个村子之间的飞行间隔在10分钟左右,每飞到一个村子,都需求村子里的人帮助改换新电池,然后再飞往下一个村子,整个行程上去,就是一个“接力”的进程。

  “飞机必需要在满电的状况下才干够降落,我们上次看飞机的电量是82%,觉得能完成一次飞行,但是点了启动当前,飞机还是无法降落,这能够是飞机研发企业为了飞机的相对平安而做的设计。”陈忠祥说。

  暂时无法取代人工投递

  据无人机研发公司的任务人员引见,飞机下降的时分需求在下降地点铺设一块红蓝相间的定位毯,无人机装置了垂直方向的传感器,当它搜索到定位毯之后,就会精确下降到定位地点。

  陈忠祥通知北青报记者,给镇里邮政局装备无人机并不是镇邮政局的决议,而是下级部门选择了卫城镇邮政局作为试点,将来假如运用效果好,还会持续推行。

  “村里的很多老百姓刚开端的时分看到飞机都觉得特别新颖,而我们每个村担任管理飞机的人还有一个微信群,飞机什么时分降落,什么时分下降大家都会互相告诉。”

  星光村村委会的赵泉是这架无人机的管理者之一,每次收齐本村的邮件,他还需求给飞机换好新的电池,“假如电池充不满,飞机就不能飞,但是一定不会呈现遗忘给电池充电的状况,大家有微信群都会互相提示。”

  陈忠祥说,以前邮政局的邮递员每周要进山3次,如今增加到每周2次,而无人机如今每周飞行2次,当前假如效果好,还会进步飞行频率,“但是遭到载重的限制,无人机如今还不能完全替代邮递员,而且每到一处,都需求人员去取快递换电池,还是有一些费事,假如当前这些任务都可以用机器替代就好了。”

  文/本报记者 付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