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店“一等奖”圈套坑顾客
销售人员称“在这些被骗顾客的身上一天就能挣3万元”
本报讯(记者 王薇)买珠宝,还能抽奖取得上千元的礼品?在各地的商业步行街、旅游景点,乃至商场超市,这一幕频频演出。但是消费者却不知,面前隐藏了一个个抽奖骗局!
在成都市春熙路的一家珠宝工艺礼品店,央视记者选购了一件留念品,并获赠4张奖券。没想到竟刮出一等奖,销售人员说,可以收费拿走一到三件珠宝。但当央视记者挑选了一件标价5830元的金和田玉挂件后,销售人员却要记者承当18%的鉴定费。在交纳1049元后,销售人员又热情地让央视记者戴上意味好运的红绳。真的这么侥幸吗?
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其实,店里每天都会“布置”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为骗取顾客的信任,销售人员的临场扮演非常到位。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抽奖柜台标价几千到上万元的玉石饰品,在珠宝城的零售价竟只要几十元到一百多元。而那根意味好运的红绳,是销售人员用来标志被骗顾客的暗号,通知同行别再下手。销售人员说:“在这些被骗顾客的身上,一天就能挣3万元。”
央视记者又离开桂林市中山南路某工艺礼品店,记者又一次取得了抽奖时机,一张奖券竟然就刮出了一等奖。销售人员异样表示出了诧异:“一等奖,不能够吧,中奖率是1000个中只要3个。但是需求承当它的手工费,就是依照珠宝原价承当8%的手工费。”央视记者发现,这些抽奖活动虽然地域不同,但抽奖方式、销售人员的说辞以及中奖的奖品简直都是一样的。
那珠宝柜台究竟有什么套路呢?央视记者发现,销售人员每天早上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柜台上填写一些销售票据,这是十分重要的道具。当有顾客抽到一等奖在挑选珠宝时表现得优柔寡断的时分,假票据派上了用场。销售人员会说:“人家是6.8折买的,花了3000多元钱选的,你有这张票(一等奖奖券),这些都给你免了,你只承当这个工费。”在宏大的价钱差距面前,很多人都会毫不犹疑地付出加工费,拿走以为捡了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回到当下汹涌澎湃的AI浪潮,正如所有的企业都被互联网化一样,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将 AI 化。而这些互联网企业中,也包含CSDN。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还有一个历史使命——为广大的互联网公司进行AI赋能。廉价的商品。
关于店里每天都有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销售人员也道出了原委,一等奖有的是,想让你抽到你就能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