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抓住低油价时机减速中国石油计策储蓄

作者:张俊远 2018年03月14日 国内新闻

2009中国动力开展报告 分报告二

抓住低油价机遇放慢中国石油战略储藏

陈义和霍小龙王敬敬

陈义和,研讨员,中油新兴动力产业集团董事长,次要研讨新动力开发、应用,循环动力产业与经济构造,并对其有深化研讨,在新动力开展战略规划方面有发明性奉献;

霍小龙,中咨公司研讨员,中国社会迷信院研讨生院硕士,次要研讨方向为制度经济学、动力经济学;

王敬敬,中国社会迷信院研讨生院硕士,次要研讨方向为制度经济学、动力经济学。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世界经济增速分明放缓,我国石油自然气行业的运转环境发作了宏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油气行业运转态势有了新的变化,供给稳步增长,需求放缓但临时仍然看涨。与此同时,暴跌的世界油价给我国放慢石油战略储藏、推进燃油税变革提供了良好契机。为促进我国油气行业的继续疾速开展,必需完善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体制,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参与运营,同时放慢油气企业海内投资的步伐。

【关键词:油气行业 运转态势 石油战略 储藏 投资】

一 油气行业经济环境渐变

(一)世界经济增速分明放缓

从2007年10月开端加剧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至今已演化成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0月8日宣布的《世界经济瞻望》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一些兴旺经济体“曾经或接近于”衰退,金融危机也使新兴和开展中的经济体深受影响,这些国度的经济增速也开端分明放缓。

(二)我国经济增速趋缓

我国经济早已融入全球一体化格式,因而在世界经济加速的风险下,我国不能够独善其身。近两年,得益于微观经济的疾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继续旺盛,除国际炼油业由于国际外油价倒挂而处于盈余形态外,石油和自然气开采业不断处于高景气区间,而2008年第三季度国际外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需求削弱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负面影响曾经显现。我国石油自然气行业面临着国外需求的削弱以及国际出口调控政策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增长分明放缓,而我国经济增速趋缓,经济下滑风险已初现,国际外多变的复杂环境必定给我国油气行业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三)产业政策点评

目前我国石油自然气行业子行业属于鼓舞类的包括:(1)石油、自然气勘探及开采;(2)自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3)原油、自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保送设备及网络建立;(4)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应用;(5)进步油气田采收率、消费平安保证技术和设备、生态环境恢复与净化防治工程技术开发和使用;(6)放空自然气回收应用。油气行业子行业属于淘汰类的包括:(1)没有获得采矿答应证的油气田,不契合国度油气资源全体开发规划的油气田;(2)平安环保达不到国度规范的成品油消费安装;(3)100万吨/年及以下消费汽煤柴油的小炼油消费安装。随同着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片面启动,油气行业的产业政策必将有所表现。由于环保对清洁动力需求的加大,加之受高油价的影响,自然气产业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自然气作为清洁动力,相关优惠的产业政策无望近期出台。

1.燃油税变革

2008年12月,燃油税变革方案出台。方案旨在标准政府免费行为,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免费;在不进步现行成品油价钱的前提下,进步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依法筹集交通根底设备养护、建立资金;完善成品油价钱构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钱。从详细措施来看,包括:(1)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免费。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旱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免费。逐渐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免费。(2)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布置。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进步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进步到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进步。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价内征收,单位税额进步后,现行汽、柴油价钱程度不进步。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临时来看,石油石化行业无望在税费变革中临时取得波动收益。方案提到,要完善成品油价钱构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钱。国际汽、柴油出厂价钱以国际市场原油价钱为根底,加国际均匀加工本钱、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也就是说,在未来制定油价时要思索炼油企业的利益,像原来那样呈现人为的政策性盈余,然后给予政策性补贴的行政做法将大为改动。另外,燃油税变革还可以促使汽车消费构造的优化调整。

#p#分页标题#e#

成品油价税费变革试图经过税收手腕促进构建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敌对型社会,对缓解石油紧缺压力、为我国中临时可继续开展战略提供了制度性支持。方案可以经过价钱的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这次成品油价税费变革把定额的养路费以消费税的方式加到了成品油价钱中,完成了“谁多开车多加油谁就多负税(费)”,这使得养路费在机动车车主之间的分配愈加公道,平常开车少的车主并不会由于这次变革而添加税费担负。从方案的内容看,燃油税不是复杂的费改税,次要目的是要树立一个迷信开展的机制,推进节能减排。燃油税实行从量征收,意味着消费者多用油多交税、少用油少交税,与一致定额交纳养路费相比,燃油税方案显然愈加公道合理,有利于鼓舞社会浪费动力、增加净化。

2.石化产业复兴大纲

(石化产业复兴规划)总体大纲最先出台,细化措施随后。总体大纲的重点是鼓舞技术提高与产品晋级、促进产业构造调整与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重组与进步产业集中度,同时确定相关的信贷、财税支持政策;细化措施包括对炼油项目规模与规划的规划,对炼油技术提高与油品晋级的支持性措施,对炼油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机制,对下游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支持性政策,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持续支持政策等。

二 油气行业运转态势剖析

(一)油气储量稳步增长

1.石油储量

依据我国最近的油气资源评价,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6.7亿吨,其中东部480.7亿吨,中西部336.9亿吨,其他地域9.1亿吨;陆地石油资源246亿吨。剩余石油可采资源为127.54亿吨,而待探明石油储量为322.75亿吨,其中,东部122.13亿吨,西部95.33亿吨,中部18.9亿吨,陆地86.31亿吨(见表2-1)。2006年全国石油勘察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49亿吨,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1.95亿吨,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1.72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43亿吨。有六大盆地石油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大于1000万吨,辨别是渤海湾盆地(陆上)、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渤海湾盆地(海上)。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5026308.jpg" />

目前,中国石油的地质探明水平为22%,可采资源探明水平在43%左右。其中,东部地域勘探水平较高,资源探明水平为51.4%,渤海湾盆地为46.2%;西部地域勘探水平较低,准格尔盆地资源探明水平为19.7%,塔里木盆地为5.0%,鄂尔多斯盆地为21.4%;海域石油资源探明水平为7.3%。虽然随着石油地质实际的深化和勘探技术的进步,石油储量失掉稳步增长,但从储量增长的构成来看,大约65%的增量来自已开发油田,次要集中在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格尔、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石油开发情势的次要目标是储量替代率储量替代率是反映储量接替才能的目标。计算公式为新增探明储量与产量之比。

2006年我国石油储量替代率大于1,阐明我国新增的石油储量可以补偿储量的耗费;表现石油开发情势的另一个次要目标是储产比储量/产量(R/P)比率:假定未来的产量持续坚持在某年度的程度,那么,用该年年底的储量除以该年度的产量所得出的计算后果就是剩余储量的可开采年限。

从全国看,从1984年的19.5降到2004年的14.7,进一步下降至2006年的12.1。总体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需求增强勘察任务,进步资源保证水平。

从历史上看,我国石油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向。1949~1959年,探明储量呈低值增长阶段;1959~1988年,在1977年和1987年辨别呈现两个增长顶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探明低值储量坚持高基值波动增长,1985~2004年,均匀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7.67亿吨。重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向看,1991~1995年,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6年,年均新增1.86亿吨。另据《BP世界动力统计2007》,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在2001年到达顶峰当前,2002~2006年石油探明储量根本坚持波动,储量大体维持在21.92亿吨按1吨=7.33桶、1桶=0.137吨计算。

#p#分页标题#e#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7057500.jpg" />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7521028.jpg" />

从区域上看,中国石油储量散布不够平衡,临时以来构成了以东部地域为主的状况。东部地域

东部地域指西南(次要指松辽盆地)、华北(渤海湾盆地)和江淮(包括南襄、江汉和苏北三个小盆地)。

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消费供给基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3%,目前,东部地域大少数油田已进入开发的前期阶段,稳产难度很大。西部地域

包括中部、东南和青藏三大石油资源区。

目前尚有300亿吨以上的石油资源有待探明,资源探明水平低,总体上处在勘探初期,是中国石油工业增储的主战场和战略资源接替基地。中国远洋海域石油资源丰厚,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等11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1%。从全体上看,海域石油资源探明水平只要7%,储量替代率到达157%,特别是2007年南堡油田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使渤海海域展示出宽广的勘探开发前景,中国的海域将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接替区。

2.自然气

我国陆上自然气资源为37.37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5.04万亿立方米,中西部30.42万亿立方米,其他地域1.91万亿立方米;陆地8.2万亿立方米。自然气可采储量为17.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14.48万亿立方米,包括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柴达木等;陆地2.92万亿立方米,包括琼西北、莺歌海、东海等(如表2-2所示)。2006年自然气探明储量2.4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自然气探明总储量的1.3%。储产比41.8,低于世界63.3的均匀程度(见图2-2)。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7836400.jpg" />

2006年中国石油自然气可采储量为2.22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剩余自然气可采储量的71.8%;中国石化0.61万亿立方米,占19.7%;中国海油0.26万亿立方米,占8.4%。

资源品级穿插,勘探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气资源开发难度大次要表如今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气资源中伴生气储量占总储量的比重为20.1%,应用率低。二是规模偏小,我国大气田上限地质储量为3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180亿立方米,而国外大气田的可采储量规范是1000亿立方米,我国可采储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气田仅有6个。三是丰度偏小,储量丰度低和特别的气田占全部气田的50%;低渗储层(高压、低产)所占比例高;埋深大,远离东部经济中心。

将来我国的自然气供给将出现四种格式:一是西气东输,西部优质自然气保送到东部沿海;二是北气南下,来自我国北部(包括从俄罗斯引进的)自然气,供给南部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三是海气登陆,一方面是我国远洋地域本人消费的自然气保送到沿海地域,另一方面是出口液化自然气优先供给沿海地域;四是就近供给,即各资源地周边地域就近应用自然气。

虽然如今新动力初具产业规模,但大规模的商业化运转依然困难。据美国动力信息署的预测,2030年以前煤炭、石油、自然气依然占世界动力消费市场3/4强的份额。而煤炭因其运输方便、环境净化大等优势在环境成绩严重的当今世界不能够重新成为主导,因而我们估计将来几十年内,石油、自然气依然会是世界动力市场的主导。

3.煤层气

(1)煤层气资源丰厚,开采条件日益成熟

据国度的煤层气资源评价,我国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立方米,次要散布在华北和东南地域。其中,华北地域、东南地域、北方地域和西南地域贮存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辨别占全国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的56.3%、28.1%、14.3%、1.3%。1000米以浅、1000~1500米和1500~2000米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辨别占全国煤层气资源地质总量的38.8%、28.8%和32.4%。全国大于5000亿立方米的含煤层气盆地(群)共有14个,其中含气量在5000亿~10000亿立方米之间的有川南黔北、豫西、川渝、三塘湖、徐淮等盆地,含气量大于10000亿立方米的有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准格尔盆地、滇东黔西盆地群、二连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盆地群、海拉尔盆地。

#p#分页标题#e#

我国煤层气可采资源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其中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群)有15个:二连、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滇东黔西、沁水、准格尔、塔里木、天山、海拉尔、吐哈、川南黔北、四川、三塘湖、豫西、宁武等。二连盆地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最多,约2万亿立方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准格尔盆地可采资源量约为8000亿立方米。

但我国煤层气的埋藏贮存条件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不同,煤层气透气性不好。解析瓦斯在实际上的最好方法是在采煤层下面打一个巷道,但打这个巷道费用太高,经济性太差,就只能用钻孔替代这个巷道,而此类钻机过来不断由美国和澳大利亚所垄断,价钱高且不适用,打几百米就进不去了,并不合适中国的煤层条件,制约了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应用。

目前状况大有改观。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制约煤矿瓦斯抽采应用的技术妨碍获得很大打破。列入“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抽放长钻孔钻机”、“突出坚实煤层抽放钻机”、“煤矿瓦斯根底条件测定准确性”等方面获得重要停顿。在消费实验中,钻机主孔最大钻孔深度到达了1046米,发明了国际外井下钻机施行钻进的最高纪录。上述严重技术攻关项目的打破完善了适用于坚实突出煤层的螺旋钻进的顺煤层钻进成套配备与技术,提升了瓦斯抽放和防突配备才能,使瓦斯解析仪等次要参数测定的精确性与准确性失掉提升,为煤层气开发应用提供了更广的技术平台。

(2)市场空间渐明,产业缺口待补

目前我国煤层气应用仍处于区域联系和低层次开发的形态,影响了煤层气开发应用产业化的进程。煤层气不只是优质清洁的燃料,而且含有丰厚的无机化工成分,2007年,全国煤矿瓦斯应用14.5亿立方米,次要用于就地处理城市居民生活燃料供给。直接进入产业化的突出代表为煤层气直接发电装机容量71万千瓦,晋城市、阜新市两城市以煤层气为燃料的2000辆和1000辆公共交通汽车等。

煤层气可以与自然气同输同用,这为煤层气产业开展提供了宏大空间。依据我们的预测,2010年我国自然气需求量将超越1000亿立方米,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环渤海地域、西北沿海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域、中部地域及西南地域的自然气市场需求均超越120亿立方米/年,是我国自然气消费的重点地域。中部地域及长江三角洲地域,是将来煤层气的次要消费市场。

与市场需求绝对应,我国煤层气的资源和管网条件也有利于大规模开发。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厚,特别是华北富煤区煤层气地质结构复杂、含气量高、含气质量好、含气饱和度高、资源丰度大,且毗连东部经济兴旺地域,开发潜力大。西气东输管线经过新疆塔北煤田、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豫西煤田和两淮矿区等6个次要煤层气富集区,在山西八角、河南郑州、安徽两淮留有分输口。陕京管线则从北部经过了山西河东煤田、沁水盆地北侧,在柳林留有分输口。西气东输管线和陕京管线为开发应用煤层气富集区资源提供了良好的保送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煤层气(俗称瓦斯)的抽采应用速度有所放慢,2007年,全国煤矿井下抽采瓦斯44亿立方米,比2004年添加26亿立方米,增幅140%。空中煤层气产能添加也较快。2005~2007年共钻探各类煤层气井约2060口,是2005年以前历史累计钻井总数的7倍,构成空中煤层气产能10亿立方米。2007年全国煤层气抽采总量为47亿立方米,但瓦斯应用量为14.5亿立方米,应用率还不及30%,亟待体制创新和产业深度加工“双配套”催生。

(二)2008年油气供给稳步提升

2008年12月18日,纽约商品买卖所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钱下跌至36美元/桶。半年工夫国际油价从147美元/桶暴跌至36美元/桶,跌幅高达75%,简直让一切的石油剖析师大跌眼镜。中国战略石油储藏的工夫窗口悄然翻开,10月中国石油出口量猛增28%,为历史第三高点。

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石油产量已延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五,中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比例为4.7%。近10年来中国石油产量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匀增幅2.57%。2007年原油产量到达1.867亿吨,同比下跌1.62%,与2006年根本持平(见图2-3)。

#p#分页标题#e#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8464867.jpg" />

总的来说,2008年中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增速稍微减缓;自然气消费持续增长,增速有所下降。2008年1~10月,全国原油累计产量为15824.7万吨,同比增长2.0%,增速比1~9月减缓0.1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放慢0.6个百分点。自然气产量累计为56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0%,增速比1~9月减缓0.9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当月,全国原油产量为1635万吨,同比增长3.9%,增速比9月放慢1.4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放慢0.7个百分点;自然气产量为6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增速比9月减缓2.4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大幅下降(见图2-4、图2-5)。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9086799.jpg" />

2008年1~10月,中国共加工原油28774.6万吨,同比增长6.6%,增速比1~9月放慢1.1个百分点,上升到2007年同期程度。其中,汽油、煤油、柴油的累计加工量辨别为5201.5万吨、977.6万吨、11217.7万吨,同比增长速度辨别为柴油加工量增长10.8%、汽油加工量增长4.3%、煤油加工量增长0.2%。

从石油的消费来看,目前中国东部油田在增产,西部开展比预期慢,陆地油田产量仍较低,因而中国石油产量不能够大幅增长,估计2010年和2015年中国原油产量将辨别到达1.77亿~1.98亿吨和1.82亿~2.00亿吨,呈迟缓上升趋向。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估计为1.81亿~2.01亿吨,然后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向。在不同的炼厂开工率和不同油品收率的前提下,估计中国石油加工才能、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如表2-3所示。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9397898.jpg" />

笔者估计中国将来两年内石油供给将坚持波动近而趋缓的态势,2009年产能到达48万吨/日。中临时来看,慎重的观念以为2020年中国国际原油产量约在1.9亿~2亿吨之间,悲观的观念以为2020年国际原油产量有能够到达2.2亿~2.4亿吨。

(三)2008年需求下降,临时仍然看涨

1.石油消费增速回落

GDP石油消费关联度较高,石油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开展亲密相关。2008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呈现1983年以来的初次下降。2001年开端,中国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临时,GDP从2001年的97315亿元,添加至2006年的209407亿元。2006年的GDP增速到达14.7%,按可比价钱也下跌了10.7%。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1%,估计2009年将继续疲软。GDP步入下行周期关于石油消费增速拉低效应分明。1998~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及增速见图2-6。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39860528.jpg" />

2008年第二季度,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9068.4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4.3个百分点。2008年1~6月,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18248.6万吨,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07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更是回落了2.2个百分点。

2008年上半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虽然同比增长7.1%,仍高于2007年增速,但比第一季度增幅曾经下降2个百分点。而逐季来看,第二季度国际石油表观消费量增速更是比第一季度下降了3.9个百分点,标明当高油价时,我国石油实践消费增速出现逐步回落的态势。2008年下半年,在促升和促降要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石油实践消费增速可望在2007年略降的根底上,大幅下降1.5个百分点,估计同比增幅在5%左右。

2.原油加工量增速加速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到达34144万吨,同比增长4.29%(见图2-7),低于2007年的7.85%,凸显出油价动摇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汽油、柴油表观消费量辨别为6341万吨、13882万吨,同比增幅辨别为13.45%、11.18%%,增速均高于2007年,阐明我国汽油和柴油的需求旺盛。

#p#分页标题#e#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0186039.jpg" />

2008年,我国新扩建投产的炼油项目有中国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青岛1000万吨/年、广西钦州1000万吨/年(常减压)、福建炼化800万吨/年、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年等工程。基于对我国经济开展前景看好以及动力产品的宏大消费市场,估计2009~2010年,我国还将会有一批炼油项目建成投产或启动建立,这些建立项目大多是炼化一体化安装,下游均配套建立大型乙烯安装。

3.石油消费临时将迟缓增长

估计中国石油消费短期将坚持稳中略降,临时来看总量将迟缓增长。估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3.8亿吨和4.63亿吨,辨别比2007年进步9%和30%多;2009~201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3.5%,2010~202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5%。

2009年全国成品油需求约为2.2亿吨左右,比2008年同期增长4.5%左右,分明低于2008年全年的增长程度。特别是2009年第一季度,成品油需求增长将大幅下滑,下半年无望逐渐上升。与此同时,随着2008年底新增炼油才能的逐渐释放以及2009年新增炼油才能的集中建成投产,国际成品油市场的供给才能将大幅进步。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新增原油加工才能将超越5400万吨左右,受制于疲弱的需求,届时国际炼油企业的均匀开工率能够会在一定水平上自愿降低。2009年国际成品油市场将出现资源富余甚至供大于求、价钱低位彷徨的场面。即便依照70%的均匀开工率计算,新增原油加工才能完全投产后,实践加工才能的增长也将大大超越10%。因而,国际成品油市场将呈现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景象。为坚持国际成品油市场的供求平衡,政府需求运用出口政策来调理国际市场。

2008~201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3%,2010~202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2.1%,均高于同期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成品油需求占石油需求比重进一步进步,从2007年的47.1%进步到2010年的54.1%,2020年的59.5%,总体进步12个百分点(见表2-4)。就分种类而言,汽油需求量的估计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3.7%,煤油年均添加2.0%,柴油年均增长2.2%。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0641683.jpg" />

2010~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将在控制下增长,年均增长量约为1000万~1500万吨。其中柴油比重将持续进步,由2010年的35%进步到2015年的36%;汽油所占比重将增加;煤油比重坚持在3%~4%之间;燃料油作为被替代的对象,消费量根本坚持波动(见表2-5)。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0968391.jpg" />

(四)自然气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目前,中国自然气供需根本均衡。但随着我国自然气消费的增长,供需差距将逐步显现。估计2008年中国自然气产量为800亿立方米,而需求增至9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100亿立方米。2010年自然气供需缺口200亿~300亿立方米,2020年更是扩展到700亿~1100亿立方米(见表2-6)。中国2010年当前的自然气消费市场将集中在西北沿海、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域(见表2-7)。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1437301.jpg" />

自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度动力平安的重要组成局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度的经济平安。自然气在城市燃料、工业燃料、发电燃料和化工方面都与成品油(包括燃料油)存在着互相替代的关系。一方面,自然气对成品油的替代次要是家庭生活用燃料、宾馆饭店用燃料和城市公交及出租车用燃料等方面。各中央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自然气对成品油的替代且局部地域停顿顺利,如南京、武汉等城市相继制定了外地的加气站开展规划,放慢加气站的建立;另一方面,成品油(包括燃料油)普遍使用于运输、电力、化工、建材等范畴,以熄灭加热为主。随着环保要求趋苛和自然气的价钱优势,自然气正在这些范畴加紧对成品油的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在一些范畴,尤其是作为动力燃料,自然气还难以大范围地替代成品油),以缓解成品油供给继续紧张的压力,保证油品的颠簸供给。

#p#分页标题#e#

“十一五”规划中明白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次要净化物排放降低10%的目的,要求相应减排二氧化硫840万吨、二氧化碳3.6亿吨。依据有关材料,民用自然气炉灶的热效率比燃煤炉灶高2倍以上;燃气工业锅炉的效率比燃煤工业锅炉的效率高30%~40%;煤炭熄灭排放的净化物次要是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自然气熄灭则简直不排放这两种物质;自然气熄灭进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煤炭少得多。据预算,假定我国2010年民用生活煤炭需求量为1.26亿吨,若全部用自然气替代,可减排二氧化硫224万吨、烟尘178万吨、二氧化碳6000万吨。可见,自然气对高效平安应用动力,促进节能减排,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战略义务具有严重的意义。

三 中国应抓住低油价机遇放慢石油战略储藏

(一)原油价钱继续暴跌,前景堪忧

2008年10月,涉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惹起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并持续蔓延跌落态势。截至2008年10月27日,英国布伦特原油12月合约跌破每桶60美元,而纽约商品买卖所12月原油期货的价钱创下17个月以来的新低。

从2008年10月全月看,美国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英国布伦特原油和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钱,均匀辨别为87.93、82.62和77.99美元/桶,较9月回落18.68、18.89和22.28美元/桶。另外,中国大庆原油均匀价钱为79.7美元/桶,比9月下跌21.66美元/桶,环比跌幅21.37%,同比下跌1.46%(见图2-8)。中国成功原油均匀价钱为69.36美元/桶,比9月下跌23.53美元/桶,环比跌幅25.33%,同比下跌10.24%。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2216329.jpg" />

短期来看,由于后期油价曾经跌至国际原油消费均匀本钱左近,加上受地缘政治要素安慰,反弹并不出乎我们的预料;但临时来看,受全球经济危机招致的需求疲软,以及OPEC等产油国增产措施等要素影响,供需博弈决议将来油价。我们预测国际油价2009年很有能够在55美元/桶左右彷徨。理由如下:

IMF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2.2%下调至0.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程度。而美国财政安慰政策的及时性和力度均低于预期,这将招致美国经济恢复时点能够要从2009年下半年推延到2010年。我们估计2009年下半年美国经济不会呈现正增长。

美元与油价的相关性开端削弱。虽然美元与油价的反向关系依然存在,但是美元升值对油价的推进力气在减弱。目前看来,即便美元开端升值或许呈现升值预期,油价也能够不会迅速大幅反弹。形成美元与油价脱钩的直接缘由在于原油期货避险功用的削弱。

原油市场的库存高于预期。截至2009年1月23日,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到达3.39亿桶,比2007年同期增长16%,在短短4周里曾经增长2000万桶。原油市场的高库存意味着石油远期期货无风险套利空间在逐步减少,当将来需求回暖时,油价回调的幅度和速度将会被遏制。

(二)对外依存度将维持高位

总体来看,在石油消费需求疾速添加和国际资源存在限制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原油贸易开展趋向次要表现为对出口原油的依赖水平不时进步,202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4.5%(见表2-8)。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2686693.jpg" />

(三)中国抓住低油价机遇放慢石油战略储藏

2008年国际油价暴跌,我国抓住机遇放慢石油战略储藏,出口量有所添加。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累计出口石油(含燃料油)21853万吨,比2007年添加2156万吨,增长10.9%。其中,全年累计出口原油17888万吨,同比增长1571万吨,增长9.6%。同期,累计出口石油1868万吨。进出口相抵,2008年全年石油净出口19985万吨,同比添加2228万吨,增长12.55%。

#p#分页标题#e#

2008年,我国全年原油出口均匀价为每吨723.03美元,比2007年的488.9美元下跌234.1美元,涨幅为47.9%。原油出口均匀价钱每吨716美元,比2007年下跌282.3美元,涨幅65.1%。成品油出口均匀价钱为每吨358.98美元,比2007年的486.3美元增加127.3美元,降幅为26.2%。成品油出口均匀价钱每吨802美元,比2007年的589.9美元下跌212.1美元,涨幅36%。

2008年,我国出口原油的50%来自中东地域,出口量8970万吨,同比添加1696万吨,增长23.3%;其次为非洲地域,出口量5395万吨(占30%),添加90万吨,增长1.7%;欧洲和西半球出口量3025万吨(占16.9%),增加138万吨,下降4.4%;亚太地域出口量498万吨(占2.8%),增加76万吨,下降13%。出口国度中,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辨别为沙特(3637万吨)、安哥拉(2989万吨)、伊朗(2132万吨)、阿曼(1458万吨)、俄罗斯(1164万吨)。

2008年1~9月中国共出口成品油3127万吨,较2007年同期添加14.8%;出口金额达278.580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1%。2008年1~10月中国共出口成品油1376万吨,较2007年同期添加6%;出口金额达114.86723亿美元,同比增长54.2%。随着将来两年新减产能的投产,供大于求的场面将越来越凸显,出口也将越来越大(见图2-9)。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2997789.jpg" />

以后国际油价的深度下跌并不一定代表全球石油供需紧张趋向发作基本性转变,将来油价下跌仍存在空间。近几年来,我国原油产量增长继续低于消费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扩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因而,必需放慢树立古代石油储藏制度,加大中国石油储藏的速度和力度。从2003年开端我国正式启动了国度战略石油储藏基地的建立任务,事先选定的第一批储藏基地包括镇海、舟山、大连和黄岛。依照事先的规划,到2008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用。随着国度石油储藏基地一期已根本建成,将开端积极推进石油储藏二期基地建立,库容将到达2680万立方米,合1.7亿桶。无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藏可用天数为21天,在二期建立完成后可添加为30天左右,日、德、法的石油储藏量辨别可用169天、117天和96天。可见,中国石油储藏依然难以保证中国石油平安及对石油的需求,必需加大中国石油储藏的速度和力度。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成品油供需情势发作了剧变,国际各炼油厂的库存都维持在高位,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油价的暴跌使得国际消费者的涨价预期加强,从而增加了消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际新减产能将在短期内集中释放引发投机者的兜售招致的。中国海油在广东惠州的炼油项目将在2009年底完工投产,该项目设计产能1200万吨;中石油在广西钦州的千万吨炼油项目也将在2009年完工;而中石化旗下天津石化和镇海炼化等扩建项目也将在2009~2010年间完工。相关材料显示,仅“十一五”时期我国新增炼油产能即接近亿吨,这远远超越了国际成品油需求增速,因而将来几年成品油出口减速已成为必定。

虽然国际成品油呈现供过于求迹象,但是目前国际成品油价钱曾经远远高于国际价钱。2008年11月6日,上海石化90号汽油价钱为6480元/吨,新加坡92号无铅汽油换算成人民币的价钱为4195.53元/吨,国际外差价到达2284.47元/吨;上海石化0号柴油价钱为6070元/吨,新加坡同类柴油价钱为4989.31元/吨,国际外差价到达1080.69元/吨。2008年1~10月我国原油、成品油累计进出口数量战争均单价见表2-10,表2-11。

国际燃油税变革从2009年1月1日施行,1998年以来“择机开征”的燃油税变革终于成型。此次变革不独自设立燃油税,而是采取进步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方式替代征收养路费等交通免费。加之以后国际原油价钱继续下跌,与其直接接轨的国际原油价位偏低,变革不会影响成品油价钱。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 oldsrc="http://www.in-en.com/skin/inencom/image/lazy.gif" original="W020100222374243141905.jpg" />

四 油气行业投资概略

(一)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p#分页标题#e#

从资金来源来看,同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石油自然气行业企业应该选择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以躲避风险,由于单一的融资来源和渠道能够给企业带来资金链紧张甚至是断裂的风险,这同时也关系着我国动力平安战略的片面完成。外部资金是当然的首选,而经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获取社会大众资金则关系企业的久远开展,这种传统的融资方式,也是以后企业最次要的融资渠道。应用社会大众资金的局限性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还远未完善,融资额度无限。国际三大石油公司均已完成海内上市,可经过应用国外资本市场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目前的状况下,我国石油和自然气企业应该更多天时用风险资金,特别是海内风险资金,在开展自我的同时躲避风险。石油行业开展对迷信技术提高的依赖水平很高,特别是在下游范畴,要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找到优质的、开发本钱较低的油气资源,添加油气可采储量,必需研讨并借助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加工范畴,为了应对世界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取得竞争优势,也必需不时停止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的石油及化工产品。这些围绕油气勘探、开发、加工主业的技术效劳项目,完全可以经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获取资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另一个具有宽广前景的资金来源。所谓产业投资基金是指有专门的运营机构将投资范围限定在某些行业或将产业内的资金聚集起来停止投资管理,投资者按出资比例享用投资收益的一种金融工具。目前,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还处于探究阶段,但在国外曾经十分成熟,并且在企业的资金渠道上发扬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必需给予产业投资基金足够的注重,使其更快地开展。

从投资主体来看,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决议了国有资本必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范畴占据支配位置,而石油是世所公认的一种战略物资,它不只关系我国的经济平安,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的军事平安。因而,政府必需坚持在这一范畴的相对控制权。这也决议了在我国石油行业的开展中,国度意志不可或缺,特别是在石油和自然气开采范畴,必需坚持国度投资为主,在以后也就是保证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海油对原油勘探和开采的控制权。

随同着2004年底我国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对外放开,国际石油巨头纷繁挟品牌和技术优势侵入中国市场,经过与国际石油企业合资或独资的方式翻开中国市场。采取合资的方式关于跨国石油企业来说只是权宜之计,由于合资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获取政策优势从而尽快地站稳脚跟。但是在熟习了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之后,跨国公司肯定要采取独资和外乡化的竞争战略抢占国际市场。另外,随同政府在石油自然气行业对民营企业的逐渐放开,我国油气行业的开展可以更多地依托公家资金,这不只可以处理资金充足的成绩,还可以应用民营企业灵敏的运营机制来填补国有大石油企业在市场上的空缺。

(二)2008年投资掀起低潮

由于近年来整个化工行业效益提升,全行业掀起一股投资扩建的低潮,特别是中、西部局部有丰厚动力和资源的地域新上项目较多,一些地域纷繁应用外地煤炭、矿产等资源规划建立大型化工基地,这些项目曾经或行将陆续投产,使得不少石油和化工产品呈现产能过剩或行将面临过剩,如两碱、电石、农药、尿素、涂料、染料等。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增长仍然较快。统计显示,2008年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396.87亿元,同比增长42.4%,增速比2007年同期放慢13.4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了14.8个百分点,增速是近三年来的最高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形成局部子行业产能过剩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度下行的一个重要要素。2008年9月当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实践投资884.3亿元,同比增长35.3%。

从投资构造来看,三大子行业投资增速均呈现不同水平的增长。2008年1~9月,石油和自然气开采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这三个子行业的投资额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辨别为1.7%、1.4%和3.3%,辨别比2007年同期添加0.1、0.2和0.3个百分点。详细来看:2008年1~9月,石油和自然气开采业投资占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6.8%,比第二季度增长0.69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全行业投资的21.4%;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投资额占全行业投资的51.8%。

#p#分页标题#e#

从投资金额来看,2008年1~9月,石油和自然气开采业实践完成投资1716.8亿元,同比增长39.4%,增幅较2007年同期放慢25.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完成1369.59亿元,同比增长50.5%,增幅较2007年同期放慢9.8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完成3310.48亿元,同比增长40.87%,增幅较2007年同期放慢6.6个百分点。

(三)我国石油企业海内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6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已在全球30多个国度运营着7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每年取得的原油权益产量近2500万吨,自然气权益产量近40亿立方米,海内油气消费初具规模。在业务范畴上,也曾经构成了从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到石油工程技术效劳、国际油气贸易和配备出口等多元化运营的格式。目前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已掩盖20多个国度和地域,经过运用临时供给合同、现货贸易、准现货贸易和期货贸易等多种贸易手腕,最大限制地保证了国际的需求。

1.我国石油企业海内投资的成绩

经过10多年的海内石油投资活动,我国的石油企业积聚了一定的经历,获得了不少的成果。在海内投资蓬勃开展的同时,我国对石油企业缺乏无力的资金支持,在审批顺序、外汇外资管理制度和海内投资保险方面也限制了海内投资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受我国石油公司资本实力、技术力气和跨国运营管理经历等要素的制约,及跨国运营管理体制上的妨碍,我国的海内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成绩。

(1)海内投资缺乏全体、久远的战略,国际化运营认识不强

目前这些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化运营方面,缺乏关于“往哪里走”、“怎样走”等成绩的久远战略规划。在石油企业停止海内投资时,没有久远的战略和与本身实力相婚配的市场定位。目前中国石油企业要么没有国际化运营理念,要么对海内运营投资、扩张顾忌太多,国际化运营效果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内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这种场面的构成除石油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历外,与“走出去”缺乏明晰的战略思绪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2)投资本钱过高,存在内讧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内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低,甚至以低于本钱的价钱招标,但当它们实行完若干合同后,才发现经过剧烈价钱竞争到手的项目利润真实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集团收买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

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置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局部原油储量,并方案建立一条长3000公里的输油管线。中标当前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而依托开采外地原油的支出,基本无法补偿巨额的收入,最终因本钱过高而自愿搁浅,使企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没有一致的机构协调,往往竞争同一个项目,并且为了拿到项目互相压低价钱,形成内讧,降低了利润空间。

(3)可行性评价过于集约

海内投资自始至终都随同着各种风险,如油价动摇、汇率动摇和协作方政局的波动性等。不成功的国际协作项目,尤其是在国外执行的协作项目会形成远比国际项目大得多的经济损失。由于走出国门的迫切需求,在停止可行性评价的进程中企业会有意有意地对经济、技术等方面停止悲观的评价。另外,由于企业对海内投资地域不理解,在停止评价进程中往往会呈现误差,招致项目决策性的失误。新星物探在伊朗停止项目评价时就由于不理解外地山路较多的地貌呈现失误,形成运送设备上山的本钱就高于合同的预算金额,损失沉重。

(4)缺乏国际化运营的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石油行业人才队伍全体素质较低,大少数人知识面绝对狭小,技艺比拟单一,懂技术的不懂英语,会英语的又不懂技术,而石油企业海内运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有可以懂相关的国际法规,熟习和理解外地的法律环境的人才。目前我国企业停止国际化运营,急需少量国际性运营人才,但企业对人才投资力度不够,而且也没有树立起相应的培训机制。

(5)投资构造与方式不太合理

中石油在海内投资时次要业务集中在下游,下游投资比拟少;而中石化的优势在下游的炼油加工,在国外市场的选择方面下游资源比重分明缺乏。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方面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拟,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创造显缺乏。这种投资构造不利于亲密联络上下游的业务,从而降低本钱、抵挡风险。

(6)信息化建立缺乏

#p#分页标题#e#

信息作为一种有形资产其投资报答率是难以计算的,它在进步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具有倍增的作用,尤其关于石油企业的跨国运营来说,它更是一种稀缺资源。谁可以在充溢竞争的环境中占领信息渠道的制高点,谁就有能够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位置。企业外部信息化缺乏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内部信息缺乏不只不利于企业取得海内投资的信息,也会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疾速反响的才能。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信息化建立都存在分明缺乏。

2.我国石油企业海内投资的对策

为理解决海内投资存在的成绩,石油企业要修炼内功,进步海内投资的决策、管理程度,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制定久远的战略规划,坚持战略先行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各有其业务上的优势,世界几大产油区的投资环境也各有不同,石油企业应该依据本身的优势,剖析各个地域的优势、优势、时机、要挟(即SWOT剖析),确定在海内投资的战略,确定本人的市场定位及投资重点。同时,企业应向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学习,盲目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来确定企业的开展战略,不只要有5年方案,还要有10年的久远战略规划,从而使企业的海内投资有较好的前瞻性,确保企业临时波动地开辟海内市场。

(2)转变观念,以质取胜;政府介入,增加内讧

以报价低取胜、明知赔本也要拿下项目,是企业在海内投资的初期为了“走出去”开辟市场的权宜之计。在经过10多年的探索之后,在有了海内投资的经历、成功的模板时,就要把重点从以报价取胜转移到以质量取胜了,树立品牌,不时地开辟市场。另外,由于我国三大石油公司是分散决策的,没无形成分歧对外的全体举动,政府应该出面介入,增加内讧状况的发作,促进企业在海内投资上的互相协作和扶持,进步全体的竞争力。

(3)严谨地停止项目可行性评价

海内投资比国际投资复杂得多,风险也大得多,因而海内投资的评价部门要由一支高程度的、通晓项目评价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和外经外贸专家队伍组成。项目评价必需真正从项目的原始数据、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动身,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供决策者参考,该当摒弃项目评价是为指导的项目立项决策找论据、做文章的做法。决策者必需充沛尊重项目评价部门的评价结论,实在以该结论作为决策的根据。精确的评价可以降低和躲避不应有的风险,决不能由于急于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或为了承揽某个项目而降低评价规范。

(4)施行人才战略,培育、储藏跨国运营人才

不时进步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程度,人才是关键。石油企业必需依照国际规范培育复合型的跨国运营人才,迅速改动目前我国石油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人才充足的成绩。培育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习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根底的人到高校承受零碎的培训外,更要注重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锤炼,参与跨国运营的详细业务,从理论中培育才干,积聚经历。

(5)优化投资构造,分散运营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内投资时要构成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一体化可以严密上中下游业务的联络,保证原资料供应、延长供给链、降低本钱、增加税负等。

另外,一体化石油公司还可以加强企业的抗风险才能,均衡经济周期对企业运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油价走低、油田盈余时,但炼油、化工及销售盈余;当油价高、炼油亏时,但油田和销售盈余。依据埃克森美孚2003年的年报,其下游、中游及下游业务的固定资产比例为6∶3∶1。下游的开采业务为炼油业务和化工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一方面浪费了推销本钱;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资源平安和增加了石油价钱动摇的风险。埃克森美孚80%以上的炼油厂与化工产品和光滑油消费部门建在一同,炼油厂消费的产品直接供应下游的化工消费部门和光滑油消费部门,进步了消费效率。我国石油企业还可以自创跨国石油公司的经历,在把资金集中在比拟熟习的几个投资范畴的同时,坚持下游勘探开发和下游的炼油、销售一体化运营,分散风险,取得较高的收益。

(6)增强信息化,进步国际竞争力

信息化对石油企业提升运营管理程度,增加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完成集约化资源管理和全球化消费运营,提升国际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p#分页标题#e#

目前少数石油企业获取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大都是直接信息,而非直接信息,信息渠道不疏通,不具有快捷、高效的信息零碎。对此要经过各种时机充沛应用国际信息网络,开展与各石油国商务处、石油公司以及国际性的协会组织的联络,发明条件,应用国际大型征询公司的信息,放慢树立本人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以便及时取得精确牢靠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并依照信息渠道快捷化、信息处置高效化、信息来源精确化的要求,确定有关部门专职担任。目前我国三大石油企业都认识到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必需紧跟信息技术的开展步伐,构筑起强无力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

(四)民营资本投资状况及特点

1.引入民营资本对石油行业开展的作用

变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许多行业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宏大奉献。但依照国度法律和政策,2006年以前,除了中石油等几家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外,目行进入石油勘探开采的资本全体上都是“合法”的。在石油行业,尤其是下游市场,引入民营企业对我国石油行业开展将发扬很大的促进作用,次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引入官方资本有利于添加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有利于“低档次”油气资源的充沛应用,缓解中国石油紧缺的场面。出于本钱思索,我国大石油公司普通不会自行开发“低档次”石油资源。民营企业具有本钱小、灵敏共同的优势,对开发“低档次”油田有十分大的积极性,这是国际外大石油公司无法比较的。因而,民营公司可以成为大石油公司的好帮手,进步国度石油产量。

第二,下游勘探开发属于高风险、高报答行业,官方资本为求高报答勇于冒高风险。大石油公司由于有股东和财务目标等多方面的制约,接受风险的才能或志愿无限,因此用于勘探开发的资金也十分无限。民营石油企业参与下游开发可以为全国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引进一定的资金,目前,全国民营石油资本达1000亿元,假如下游市场放开,资金量必定还将大幅增长,可以成为大石油公司的无益补充。

第三,假如民营资本进入勘探范畴,在失业情势严峻的明天,可以很大水平地扩展失业。大石油公司由于本钱和效率成绩会构成少量的下岗人员,这些员工大多都具有很丰厚的石油行业从业经历,是民营石油企业最情愿吸收的群体。此外,民营资本石油资源进出口方面具有很大的荫蔽性,不易惹起心怀叵测的国际投机商的留意。

2.形式开放后能够带来的成绩及应对措施

业内许多人士以为,市场形式开放后,会引发平安、资源糜费、环境净化以及技术和设备成绩。历史证明,这些成绩在民营资本没有进入石油行业的时分就曾经有了,这些成绩的实质是体制和管理的成绩,完全可以经过行业体制变革设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树立严厉的监管法律框架,确定合理的监管措施、惩罚机制以及淘汰机制来处理。只需施行无效的管理和监视,本来就对政策敬畏有加的民营企业必定会珍惜其来之不易的开采答应权。因而,完全有理由判定,只要监管到位,下游勘探开发中能够隐含的平安成绩、资源糜费以及环境成绩一定会失掉遏制。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监管体系严厉到位,完成了合理开发。关于技术和设备成绩,民营企业可以在国际外技术市场和设备市场经过市场化手腕处理。

3.我国民营石油企业在下游市场的探究案例

民营石油企业参与的下游市场开发次要集中于油气勘探的“灰色地带”“低档次油田”区块,大约构成了三种形式:从中石油既有区块划片开发的“陕北形式”,与中石油协作开发的“吉林形式”以及开发中石油废弃油井的“新疆形式”。

(1)吉林形式

吉林油田与民营企业的合资协作方式次要是,单方就某“低档次”石油区块签署20~25年的合同,合同期内由民营企业担任开采,吉林油田合资协作处派专人停止布井和设计开发方案。单方依据区块的产量和质量单方按协商后的比例就支出停止分红。民企打出的原油必需一致销售给吉林油田,收买价钱和国际油价分歧,在以后的高油价时期,这种价钱十分有引诱力,由于中石油和旗下油田公司的原油结算价普通是18美元1桶或20美元1桶。民营企业要拿到这些合资协作区块,吉林油田和中央政府无权决议,而必需要经中石油股份公司总部的勘探与开发分公司的同意。单方的协作还比拟成功,目前,与中石油协作的公司的年产量曾经到达了560多万吨。

(2)陕北形式

#p#分页标题#e#

由于中石油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低档次”资源短少决心,油矿承接了这个区域的一局部石油勘探权,失掉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也有相关威望的文件作证。但是,1994年陕西省政府和中石油签署《陕北石油勘探开发区域界定文书》后,并没有征得国度资源管理部门的认可,许多区块没有操持探矿、采矿答应证。当年在陕北取得石油区块的县钻采公司,为理解决资金、技术缺乏的困难,开端自创一些地方石油企业结合打井、区块委托、油井承包的做法,采取招商引资、出让井位的方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开发石油。油井绝大局部都转让给了集体私营企业。但到2003年当前,由于种种缘由,这些民营企业的油井就被中央政府强迫有偿发出,归入各县的钻采公司,各县的钻采公司也在方式上归入延伸油矿。虽然最初是以民企加入而完毕,但在整个进程中,民营企业对陕北油田的奉献功不可没,油田在民营资本介入以前,最高产量是20多万吨,民营资本进入后到达700多万吨。

(3)新疆形式

由于新疆地质结构更为复杂,就目前的开采水准而言,一口油井在经过前后三次采油后普通只能采出全部储量的50%~60%,剩下的40%~50%的石油由于地质结构缘由是采不出来的,这种油井往往被视为是得到开采价值的。1998年,中石油撤出依奇克里克油矿,库车县政府请求并取得了对局部不断外溢原油的油井的“收油”权。2002年,金禾公司与政府签署了10年期限的合约,成为该矿的实践管理者。合约规则其采出油后按规则交售给租赁方,准绳上不允许倒卖。由于油层较浅,每口井的投资在100万元左右,金禾聚集了100多位公家小井主,在近300口废弃油井打井,目前共开采了近100口油井,每年出油4万吨左右。后来,中石油以为民企的作业范围超出了“收油”范围,尔后,围绕这一灰色地带的争端就不断没有停息。虽然如此,废弃的油井失掉了充沛应用是现实,我国的石油产量实真实在因而有所添加。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11期。

2.《BP世界动力统计2008》,BP公司,2008。

3.崔民选主编《中国动力开展报告2006》,社会迷信文献出版社,2006。

4.崔民选主编《中国动力开展报告2007》,社会迷信文献出版社,2007。

5.崔民选主编《中国动力开展报告2008》,社会迷信文献出版社,2008。

6.江泽民:《对中国动力成绩的考虑》,《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42卷第三期。

7.世界银行:《世界经济瞻望》,2008。

8.王启军、周玲:《石油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系列之3危机来袭双重应对》,《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第2期。

9.陈卫东:《树立石油工业中国形式》,《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第1期。

10.杨敏、胡雅琴:《浅析我国石油价钱走势》,《商场古代化》2009年第1期。

11.耿国彪:《新动力时代世界石油的衰与荣访国际动力署署长田中伸男》,《绿色中国》2009年第1期。

12.朱:《浅析石油与美元霸权关系》,《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3.刘宏杰:《中国动力消费对物价变化影响的经济计量剖析》,《价钱实际与理论》2008年第11期。

14.山益:《中国成品油市场月度剖析》,《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15.《IEA 2009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16.周向彤:《近期国际石油价钱回忆与预测》,《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17.梁海云、朱润民:《石油投资、经济增长与将来国际油价走势》,《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18.王立敏:《反思与革新:推进成油品市场变革合理时“2009年石油市场情势研讨会”综述之国际篇》,《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19.黄佳音:《危机与动乱:酝酿将来世界动力图景“2009年石油市场情势研讨会”综述之国际篇》,《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12期。

20.胡国松、冯雪梅:《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石油市场走势与我国对策》,《中外动力》2009年第1期。

Report Tw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Low Oil Prices and Accelerate the Step

of Strategic Oil Reserve

#p#分页标题#e#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tensifies, the worlds economic growth is slowing down, and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Chinas oil and gas industry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is context, the running posture of Chinas oil and gas industry got some new changes: the supply grew steadily, and the demand slowed down but would still bullish longterm. At the same time, the sharp fall in worlds oil prices provided a good opportunity to speed up the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in China and promoted the fuel tax reform. To promot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we must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tity with diversified sources of funding system, introduce private capital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operation, and encourage oil and gas companie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overseas investments.

Key Words: Oil and Gas Industry Running Posture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