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正在迈出&ldquo由大到强&rdquo的第一步。&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一经提出,便备受业界关注。家电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制造晋级之路上曾经抢先一步,开端积极部署&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战略项目。
在制造业转型关键时期,中国度电业该如何正确看法&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
进军&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根底有哪些?
中国度电业关于&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愿景有哪些?
针对这些成绩,本刊特邀中国度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诗道芬(上海)商务征询无限公司初级征询师Rene Galbavy、长虹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潘晓勇停止深化讨论。
1.&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vs.德国&ldquo工业4.0&rdquo
姜风:不能复杂地将&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同等于德国&ldquo工业4.0&rdquo。前者触及的内容比后者愈加丰厚。中国制造业与兴旺国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心技术、制造根底、品牌建立等范畴都需求提升。&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以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全体开展程度为根底,围绕中国国情所提出,从创新才能、提质增效、两化交融、绿色制造等各方面片面提升,旨在进步中国制造业全体程度,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晋级。
德国制造业则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配备范畴占据领头羊位置,拥有良好的制造根底。因而,德国&ldquo工业4.0&rdquo的目的很明白,就是进步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
Rene Galbavy:我以为,德国&ldquo工业4.0&rdquo最次要是为了完成工厂大规模的特性化定制,构成具有精益制造、高科技、模块化的智能工厂,并将本钱控制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进步质量程度。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相比而言,德国制造业的人工本钱更高,节省的人力本钱与自动化投入的本钱根本相当,并曾经具有较好的、一定的制造技术根底。
但是,&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提出,则是基于对中国制造业现状、市场需求多样化等方面的片面考量,目的是进步中国工业制造程度。德国&ldquo工业4.0&rdquo中提出的智能制造,只是&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中的一局部内容。
潘晓勇:&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不是德国工业4.0的翻版。二者之间既有相反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反点是&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和德国&ldquo工业4.0&rdquo都是在新一轮科技反动和产业革新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针对制造业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交融。
不同之处在于,提出战略时,德国与中国制造业根底不同。德国工业的设备和车间制造根底很好,信息技术范畴的才能程度很高,嵌入式零碎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有十分专业的技术。因而,德国&ldquo工业4.0&rdquo是针对新一轮科技反动和产业革新制定的措施,依托雄厚的技术根底,可以直接施行。
中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国产设备在质量、波动性、扩展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因而,&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不只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反动和产业革新制定的规划,还顾及到整个产业创新才能的提升。在&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ldquo1+X&rdquo规划体系中,提出了一项相似于德国&ldquo工业4.0&rdquo的规划&mdash&mdash两化融中国度电业向2025进军的根底如何?合以及智能制造。依据中国制造业现状,一方面要完成传统产业转型晋级,另一方面还要完成高端范畴跨越开展。
2.中国度电业向2025进军的根底如何?
姜风:我以为中国度电业的制造才能高于中国全体制造业的均匀程度,这源自家电企业对研发、创新、配备等各方面的投入。&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对创新才能提出了详细的考核目标。就这些目标来说,在&ldquo十二五&rdquo时期,家电业涌现出少量科技创新效果,科技效果含金量继续上升。其中,国际龙头企业成为技术提高的中坚力气。依据2011~2014年家电技术大会科技提高奖来看,在获奖企业中,国际中心企业共42项,占全部奖项的48.8%。截至2014年底,海尔、美的、格力请求或拥有的受权专利数量均超越1.3万项。
创新才能的提升依托的是常年继续投入的沉淀和积聚。&ldquo十二五&rdquo时期,中国度电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到达史无前例的程度。依据局部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来看,海尔、美的、格力3家中心企业的算计研发投入2012年超越60亿元,2013年超越80亿元,2014年超越100亿元。
#p#分页标题#e#另外,目前中国度电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在整个制造业来看也处于较高程度。但需求指出的是,虽然已有局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工程以及标杆性的海尔互联网工厂崭露头角,但在一些小企业仍可看到一些手任务坊,更多的家电企业正在阅历由&ldquo工业2.0&rdquo向&ldquo工业3.0&rdquo的过渡。
Rene Galbavy:纵观全球家电业,中国的家电业的制造程度并不落后。中国度电制造业目前出现&ldquo工业2.0&rdquo、&ldquo工业3.0&rdquo、&ldquo工业4.0&rdquo共存的现状。这次要是由于中国度电市场存在高中低端不同的需求,既有面向高端产品或许对特性定制产品的市场需求,还存在对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家电行业在智能制造范畴的起步较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范畴要晚一些。
如今,中国已有知名大型白电制造企业做出了在全球家电范畴都可谓&ldquo稀有&rdquo的智能工厂,对中国度电业完成&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目的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诗道芬进入中国10年以来,协助过一些中国企业停止工厂规划,其中也包括智能制造方面的规划。最近一段工夫,我在中国的行程变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得格外紧凑,这次要是由于中国企业对制造晋级的需求正在上升,其中不乏家电企业。
潘晓勇:目前,中国度电制造业制造程度构造复杂。一些企业尚处在&ldquo工业2.0&rdquo阶段,局部企业到达&ldquo工业3.0&rdquo程度,也有企业正在谋划&ldquo工业4.0&rdquo。德国目前正在&ldquo工业3.0&rdquo的根底上向&ldquo工业4.0&rdquo探究,而中国企业则是&ldquo工业2.0&rdquo、&ldquo工业3.0&rdquo、&ldquo工业4.0&rdquo同步并行展开。
就全体而言,中国度电业的智能制造与先进国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才能弱,关键中心技术与高端配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层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动力应用效率低,环境净化成绩较为突出产业构造不合理,高端配备制造业和消费性效劳业开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工业化交融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水平不高,企业全球化运营才能缺乏。因而,家电制造业若想完成&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不只需求提升智能制造程度,还要补偿根底缺乏,尽快淘汰落后、过剩的产能,完成跨越式开展。
3.中国度电业关于&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愿景。
姜风:&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战略目的为,力争用10年工夫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对制造程度分明高于中国全体制造业程度的家电业来说,完成战略目的并不是很难。就家电业而言,依据十二五家电产业开展规划建议中制定的目的,到&ldquo十三五&rdquo末,中国度电业要进入国际强国的行列。依据目前中国度电业的开展状况来看,到2025年,中国度电业将引领国际家电产业的开展。
目前,中国度电业曾经为中国制造业做出了表率,例如智能互联网工厂,曾经有企业到达较高程度。中国度用电器协会将经过制定规划、技术道路图、交流、培训等方式,推进家电业施行&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战略。我置信,将来,中国度电业会率先完成&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的战略目的,为其他制造业做出表率。
Rene Galbavy:中国度电企业若能不时推进制造晋级转型,而不是自觉地扩大消费,我置信,整个行业到2025年将出现继续向好的开展态势。
可预见的是,到2025年,中国度电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将大幅进步,但手工制造不会完全加入历史舞台。在一些制造环节中,无论思索技术要求,还是本钱报答或许其他缘由,并非必需停止自动化晋级。
之所以出现如此场面,可以参考宝马公司的做法。在宝马汽车的消费进程中,规范化水平较高的下游工序,自动化水平可以高达95%,但是在下游的总装阶段,自动化程度并没有下游消费阶段那么高,这是由下游消费阶段的产品组装要求决议的。
潘晓勇:&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是中国制造强国&ldquo三步走&rdquo战略的第一步,也是第一个10年的举动纲领。目前,家电业和中国其他制造业开展情况相似,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过&ldquo中国制造2025&rdquo推进家电行业的开展,可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发明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义务。
例如,长虹将来方案经过智能制造、智能买卖、智能研发构建三位一体的智能平台,完成产品的特性化定制,同时推进产品制造技术晋级。其中心是打破工厂和消费者之间的围墙,开展一套可以支持大规模特性化定制的智能制造零碎,满足消费者的特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