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气液别离技术设备开展

作者:何同远 2018年03月13日 国内新闻

  【摘要】 次要引见了气液别离技术及设备的停顿及其使用状况,次要包括气液的重力沉降别离、惯性别离、过滤别离和离心别离的别离原理及优缺陷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气液别离器别离技术别离设备
  
  气液别离技术是从气流中别离出雾滴或液滴的技术,该技术普遍的使用于各个工程等工艺进程,用于别离肃清无害物质或高效回收有用物质。气液别离技术的机理有重力沉降、惯性碰撞、离心别离、静电吸引、分散等,根据这些机理曾经研制出许多适用的气液别离器。
   一、重力沉降别离
   气液重力沉降别离是应用气液两相的密度差完成两相的重力别离,即液滴所受重力大于其气体的浮力时,液滴将从气相中沉降出来,被别离。它构造复杂、制造方便、操作弹性大,需求较长的停留工夫,别离器体积大蓬勃发展的行业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轻巧,投资高,别离效果差,只能别离较大液滴,其别离液滴的极限值通常为100μm,次要用于空中自然气开采集输。经过几十年的开展,该项技术已根本成熟。以后研讨的重点是研制高效的外部填料以进步其别离效率。此类别离器的设计关键在于确定液滴的沉降速度,然后确定别离器的直径。
  二、过滤别离
  经过过滤介质将气体中的液滴别离出来的别离办法即为过滤别离。其中心部件是滤芯,以金属丝网和玻璃纤维较佳。气体流过丝网构造时,大于丝网孔径的液滴将被阻拦而别离出来。若液滴直接撞击丝网,它们也将被阻拦。直接阻拦可以搜集一定数量比其孔径小的颗粒,除液滴直接撞击丝网外。过滤型气液别离用具有高效、可无效别离0.1~10μm范围小粒子等优点,当气速增大时,气体中液滴夹带量添加甚至,使填料起不到别离作用,无法停止正常消费另外,金属丝网存在清洗困难的成绩。故其运转本钱较高,现次要用于分解氨原料气污染除油、自然气污染及回收凝析油以及柴油加氢尾处置等场所。
  三、惯性别离
  气液惯性别离是运用气流急速转向或冲向档板后再急速转向,使液滴运动轨迹与气流不同而到达别离。此类别离器次要指波纹(折)板式除雾(沫)器,它构造复杂、处置量大,气速度普通在15~25 m/s,但阻力偏大,且在气体出口处有较大吸力形成二次夹带,关于粒径小于25μm的液滴别离效果较差,不适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场所。其除液元件是一组金属波纹板,其功能目标次要有:液滴去除率、压降和最大允许气流量(不发作再夹带时),还要思索能否易发作污垢梗塞。液滴去除的物理机理是惯性碰撞,液滴去除率次要受液滴本身惯性的影响。通常用于:(1)湿法烟气脱硫零碎,设在烟气出口处,保证脱硫塔出口处的气流不夹带液滴(2)塔设备中,去除分开精馏、吸收、解吸等塔设备的气相中的液滴,保证控制排放、溶剂回收、精制产品和维护设备。如今波纹板除雾器的别离实际和数学模型曾经根本成熟,对其研讨集中在构造优化及操作参数方面来进步脱液效率。国际有学者对除雾器叶片方式作了比拟,发现弧形叶片与折板形叶片的除雾效率相近,弧形除雾器的压降分明小于折板形,故弧形叶片除雾器的综合功能比折板式除雾器要好。
  四、离心别离
  气液离心别离次要指是气液旋流别离,是应用向心力来别离气流中的液滴,因向心力能到达重力数十倍甚至更多,故它比重力别离具有更高的效率。其次要构造类型有:(1)管柱式旋流气液别离器(GLCC)。GLCC在1995年初次用于多相流量计环,经过GLCC别离后的气液两相辨别用单相流量计计量,然后再兼并,防止了多相流测量中的成绩GLCC在空中和海上油气别离、井下别离、便携式试井设备、油气泵、多相流量计、自然气保送以及火炬气洗濯等具有宏大的潜在使用。(2)螺旋片导流式气液别离器(CS)。1996年国外专家成功研制了螺旋片导流式气液旋流别离器,直接在井口将气液停止别离,添加了采油回收率,别离后的气体和液体用不同的管道保送各相,降低了多相流保送时易呈现的断续流、梗塞和堆积等典型成绩。(3)轴流式气液旋流别离器。轴流式气液旋流别离器与切向入口式旋流器的相比其向心力是靠导向叶片发生的,使旋转流坚持波动,并有助于维持层流特性,且阻力损失较小。此别离器构造复杂、过流面积大,两头流道的衔接和管柱全体构造方式复杂,可以与惯例坐封工艺和起下作业工艺吻合,明显降低了加工制造难度和加工本钱及现场操作技术难度,适合于井下狭长空间环境的装置操作,是用于井下气液别离的理想别离设备。
  我国各个行业需求停止气液别离的场所众多,气液别离的办法设备也相当多,不同的办法设备具有不同的优缺陷,但各种办法都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使用范围比拟狭隘,不具有通用性,并且大少数别离设备的别离机理并不非常清楚。开发高效低阻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气液别离技术,和多种别离技术的组合使用,以及研讨别离机理将是今后气液别离技术的研讨重点。
  参考文献
  [1]邓卫平,吴德飞.加氢安装气液别离器的研制[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5,26(3):6~11
  [2]王绍周.气液别离及高效别离器的使用探究[J].小氮肥.2007,3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