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发改委约谈本国豪车制造商 或涉汽车零配件反把持观测

作者:李熙 2018年03月12日 国内新闻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2日报道称,中国担任监视价钱成绩的官员日前对国外奢华车制造商在这个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业务展开了约谈调查。

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效劳无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Nicholas Speeks)22日说,中国国度发改委曾经与该公司停止了说话。

倪恺说:&ldquo我没无意识到我们在承受调查。但他们确实向我们表达了某种关切。我以为他们的关切是仔细的。我们希望对此持保存意见,但说话仍在停止中。&rdquo倪恺并没有作进一步解释。

另外一家奢华车品牌的一名在华高管称,国度发改委约谈汽车制造商是为了处置消费者的赞扬。

报道称,这些关切终究指什么,此次问询属何种性质、何种层次都尚不清楚。国度发改委并未对此予以置评。

倪恺也表示,发改委并未对奔驰启动反垄断调查。倪恺称,公司目前把效劳免费和配件价钱下调了20%。

彭博社上周征引音讯人士报导称,发改委对戴姆勒的奔驰以及其他本国汽车商停止调查,看配件价钱能否被人为进步。

一名发改委初级官员2月曾表示,正在搜集中国汽车配件市场不合理竞争的证据。

发改委约谈外国豪车制造商 或涉汽车零配件反垄断调查

车展上的奔驰车

中国奢华车市场的另一大品牌&mdash&mdash宝马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宝马公司并没有因&ldquo违背中国反垄断法律&rdquo而承受调查。这名发言人还说:&ldquo我们不断亲密关注且严厉恪守中国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rdquo

中国最滞销奢华车品牌&mdash&mdash群众汽车公司旗下奥迪的一位发言人则回绝宣布评论。

戴姆勒公司22日称,为了追逐奥迪和宝马,奔驰公司在华投资了1900万美元,建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培训中心。倪恺称,奔驰公司往年将在中国增开100个经销店,使其在华经销店总数到达440个。

据报道,随着中国对高档车需求量的添加,中国官媒对汽车行业的批判性报道也越来越多。在过来的一年中,地方电视台就屡次鞭挞本国汽车制造商抬高汽车价钱,异样的车型在中国的售价是美国的两倍甚至三倍。新华社去年8月宣布评论文章称,本国车商在中国经过垄断市场、控制汽车零件销售等手腕牟取暴利。

对此,这些汽车厂商则表示它们严厉恪守了中国的法律。

报道称,虽然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并不一定代表最高指导层的态度,但这些报道通常反映出中国政府或中共党内某些官员的意见。

近年来,中国政府依据2008年公布的反垄断法律增强了价钱管理,将锋芒对准从制药商到婴儿配方奶粉企业的各类洋品牌,某些品牌还遭到了重罚。

发改委约谈外国豪车制造商 或涉汽车零配件反垄断调查

拆一辆奔驰卖零件,可换12辆奔驰

据《北方周末》4月18日报道,在中国,一辆奔驰W204汽车一切零部件的价钱,加起来可以依照厂家指点价钱买12辆同款新车。

这个惊人的数字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在2014年4月10日结合发布的。两家机构初次披露了18种罕见车型的&ldquo整车配件零整比&rdquo和&ldquo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rdquo两个系数。

零整比就是配件与整车销售价钱的比值,即市场上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钱之和与整车销售价钱的比值。在这次发布的整车配件零整比系数中,18个车型中系数最高的为1273%,最低的为272%。

零部件价钱高出整车价钱,是行业常规。由于零部件与整车组装不一样,组装线成批组装周期快,零部件要独自包装,存储周期比消费周期长很多。不过,国外汽车零整比通常在300%左右,而在两协会披露的18种车型中,2种纯出口车型的零整比不过400%,而5种中国外乡消费的合资品牌汽车超越了500%,更有奔驰这样高达1273%的极端例子。

中国的汽车零配件为何如此昂贵?其间隐藏着怎样的一条利益链?(北方周末 记者 黄金萍)

 

&ldquo糜费了一个好案子&rdquo

律师刘大华至今仍为三年前的一个案子而愤懑。那是中国第一同汽车消费范畴的反垄断民事案。

2010年10月,刘大华因汽车车门车锁损坏,离开4S店维修。4S店任务人员告知,需配件费307元、维修费300元。

刘提出购置配件自行维修但遭到回绝,依照该汽车厂商的经销商政策,一切该厂商指定4S店均不对内销售配件,除了4S店,市场上也买不到原厂配件。

无法,刘大华只好承受。其预先查明,原告提供的配件价钱远远高于市场同类型价钱3倍以上,而维修费竟远超市场价7倍以上。

#p#分页标题#e#

随后,刘大华状告该汽车厂商及经销商垄断运营汽配。刘大华以为该汽车厂商滥用市场支配位置,制定垄断运营政策,伙同其4S店共同排挤竞争者,榨取高额利润,严重进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恳求法院判令两原告中止垄断运营行为,以合理的价钱向其终端用户提供汽车配件销售效劳。但在一审、二审中均败诉。

刘大华向法院出具的证据很复杂,一纸汽车阐明书,明文规则车辆维修只能用原厂配件,严禁运用副厂配件;厂家和4S店的电话录音,供认原厂配件100%只要4S店可以买到。

2008年施行的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则:制止具有市场支配位置的运营者,没有合理理由,限定买卖绝对人只能与其停止买卖或许只能与其指定的运营者停止买卖。在刘大华眼里100%的垄断行为,法院却把市场边界拓宽为包括原厂件及市场上的可替代产品,刘大华提交的证据并未证明市场上可替代产品和可替代效劳的详细存在状况、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无法证明原告的市场支配位置。

时隔三年,提及此事,刘大华依然很愤慨,&ldquo我想骂人&rdquo。他通知北方周末记者,假如都依照法官的逻辑,任何一团体去打垄断官司不能够胜诉。由于没有哪个消费者会为了几百块钱的零部件,去调查这个份额,何况就算花几百万元都调查不出来。

尔后,刘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述,没有回音。

刘大华原以为此案可以影响中国反垄断法进程,由于政府部门停止反垄断调查,还需求经过行业协会,到企业搜集证据,而这个案子很清楚,其判决后果会影响到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维修效劳格式。可是,法官&ldquo糜费了一个好案子&rdquo。

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官网上,如今依然可以查到这起官司的信息,只不过变成了一则《喜讯》&mdash&mdash该案当选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维护10大创新性案件。

4S店的独家生意

中国汽车高零整比的缘由其实很复杂&mdash&mdash在汽车4S店之外买不到原厂配件,汽车厂商只对4S店地下汽车维修信息。

2013年年底,中国汽车技术研讨中心(以下简称&ldquo中汽研&rdquo)汽车产业政策研讨室推出&ldquo反垄断法及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施行方法修订&rdquo系列研讨报告,直指现行零配件流通体系存在的成绩:汽车供给商控制原厂配件流通渠道,4S店维修保养价钱昂贵;汽配城等渠道配件质量良莠不齐,带来严重平安隐患;独立维修商无法取得配件和维修保养技术信息,无法与受权维修商停止公道竞争。

在美国、欧盟,汽车厂商被明白要求对独立维修商地下维修技术信息。美国汽车业售后效劳不只和整车销售别离,也很少遭到制造商的限制,像玻璃、轮胎、光滑油、美容品、音响和空调的维修等均为专业化运营,树立少量的连锁店或分支机构,而不是大规模的维修厂和维修中心。欧盟2010年版《汽车业纵向协议个人豁免条例》就明白规则,配件制造商可以向独立售后市场销售配件;受权经销商和受权维修商向独立维修商销售配件;受权维修商可以从独立售后市场取得原厂配件或质量相当配件。

中汽研的这份研讨报告还指出,中国汽车流通范畴普遍实行的以4S店为主的品牌销售形式,4S经销形式是集整车销售(sale)、维修效劳(service)、配件(spare parts)供给、信息征询与反应(survey)为一体,由于缺乏对汽车供给商(包括制造商和总经销商)的限制性条款,处于绝对优势位置的汽车供给商对经销商施行纵向限制的景象比拟普遍。

中国自2005年4月开端施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方法》规则,汽车品牌经销商该当在汽车供给商受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效劳、配件供给等活动。汽车供给商是指为汽车品牌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的企业,包括汽车消费企业、汽车总经销商。

理想状况是,汽车供给商(包括汽车消费商和总经销商)严厉要求经销商不得从其它渠道推销零部件。有经销商为降低本钱从其它渠道推销了副厂件,不只被罚款,甚至差点被取消受权。

在中国,除多数主机厂配套零部件企业外,少数配件企业拿不到原厂技术材料,很难研制、设计高质量的配件,也无法进入正常的市场销售体系。以致于在汽车零配件市场上,专业厂件、副厂件、走私件、创新件鱼龙混杂。

#p#分页标题#e#

而在欧盟,零部件供给商有权在其消费的零部件上打上双重商标(包括本人品牌和可适用整车品牌),如&ldquo用于××的离合器&rdquo,并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目前,在中国只要如博世等一般实力雄厚的零部件厂商,才干展开本人的售后销售业务。

在前述发布会上,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中国品牌的零部件,竟由欧洲车企从美国推销、再卖到中国。加上中国总经销商、经销商加价出售,这其中的差价可想而知。

改不动的《方法》

2014年2月19日,发改委价钱监视反省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地下表示,正在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案做核心调查。

在欧盟和日本,针对汽车品牌的销售管理根据,其实是反垄断法的施行细则。但是在中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方法》由商务部牵头制定,自2005年4月开端施行。而反垄断法在三年后的2008年8月1日才正式施行。

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方法》的框架下,厂家拥有相对强势位置,强迫规则经销商运营形式,收取建店保证金,强行压库、搭售等矛盾越来越多。虽然反垄断法制止供给商与经销商达成协议,以固定产品的批发价钱或限定最低批发价钱,但零部件&ldquo不得以低于厂家指点价钱销售&rdquo却是汽车业&ldquo行业常规&rdquo。

&ldquo很多成绩都是与反垄断相关的,但是中国的反垄断法没有施行细则。&rdquo一位要求匿名的汽车政策研讨机构人士对北方周末记者表示。

在2007年、2008年全国&ldquo两会&rdquo上,全国工商联延续两次提交修订《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方法》的议案,要求改动汽车消费企业对经销商的垄断位置。数百家经销商还联名上书,但这个成绩一再被放置。2013年,商务部、发改委召集国际次要经销商集团担任人,商榷《方法》的修订方向,后来又没了音讯。

前述匿名人士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方法》是商务部牵头制定的,而反垄断法次要是发改委和工商总局牵头,触及不同部门,加上汽车厂商的强势,眼下看来前者的修订很难推进。

但在2014年4月,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和中国保险协会却揭开了汽车零部件销售和垄断成绩的冰山一角。

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事故汽车修缮任务委员会副主任冯君通知北方周末记者,关于保险行业的本钱核算、维修行业的维修本钱,两个协会在一同讨论多年,在2013年5月动议做研讨,当年6月底、7月初还特意前往欧盟反垄断竞争总司调查,一同前往的还有交通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等政府官员。

两协会于2013年10月成立项目组,先后展开了零整比剖析模型设计、罕见车型及易损配件选取、配件厂商指点价和整车销售价钱数据采编检校等任务。研讨范围涵盖整车销售价钱5万至50万以上、44个汽车品牌的上百个罕见车型,此次发布的只是其中18个罕见车型的零整比系数,触及的整车销售价钱,采用的是各车型厂商指点价,而触及的配件原厂称号、原厂编码、4S店原厂价钱等数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AI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发挥作用。。据,则由专业调研公司专项采集,采集工夫节点为2014年3月。

冯君向北方周末记者表示,推进零整比系数这一项目很不容易,工夫跨度长,要推进很多部门参与和专业支持,汽车厂零部件价钱不对外发布,掌握材料也是困难点,数据、研讨办法要严谨,计算出来的数字要经得住琢磨,由于不同利益者会从不同角度提出成绩。

&ldquo利益相关主体都是很有实力的单位。&rdquo冯君泄漏,他们还将在北京车展时期召开零整比阐明会,把零整比项目的详细做法跟相关单位、特别是汽车厂商做一个地下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