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承受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
专访刘永好视频精剪
67岁的刘永好第五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此前他还中选过一届人大代表。
作为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有着26年代表委员的阅历,他自称“对两会比拟熟习,也比拟有预备”,一共带来了6份提案,重点关注乡村复兴。在刘永美观来,乡村复兴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人。他表示,从2018年开端,方案用五年工夫义务培育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关于最近引发热议的企业家网络陈情景象,刘永好表示,目前政商关系变好很多,因反腐倡廉,企业省心省事很多,渡过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但在局部地域还存在机关门好进、脸美观,但事难办的景象。
谈重点提案
“将来五年义务培育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新京报:往年预备了哪些提案?
刘永好:预备了六个提案,重点关注乡村复兴。
国度提出乡村片面复兴、农业要转型等,这给我们的开展带来了极大机遇。作为一个在农业范畴耕耘36年的老农人,我对国度的这些开展目的十分兴奋。但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一方面停止外部的讨论,还找来专家交流,同时我走访了黑龙江、四川、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多个中央,普遍停止调研,在调研的根底上构成了这次两会的提案。
新京报:乡村复兴方面提案的内容是什么?
刘永好:建议国度在培育乡村技术人员、新乡村建立上给予注重和支持。乡村复兴、新乡村建立,靠什么?当然靠政策。第二,要有投资进入乡村,做古代农业必需要有企业投资。
但我以为,古代农业、乡村复兴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人。近年乡村人口空心化景象比拟严重。但完成乡村复兴,必需要有一批酷爱农业、情愿在乡村耕耘、年老有生机、懂迷信有技术的人。
我往年两会提案的重点是,建议国度研讨、制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舞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重返三农范畴,发明条件让正在承受培育的农业人才回归农业和据守农业;建议国度出台系列政策,制定顺应古代农业需求的新农民、农技员的培育方案;建议国度高度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将之定为百年大计,并发动、集合社会力气,尤其发起一批涉农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民、农技员的培育、培训。
我方案用五年的工夫义务培育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两万。对特别优秀的人员、对乡村复兴做出奉献的人员停止惩处,每年惩处2000人。
新京报:如何培育这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何时开端施行这一方案?
刘永好:从往年开端,目前我们的组织体系正在建立中,希望可以培育一批懂市场、懂运营、懂农业技术的人。
首先要培训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大农业必需依托科技,在注重效益的同时注重环保、食品平安等;第二个是农业基建方面的培训;第三个是电商方面的培训,把我们乡村的产品卖到全国、卖到全球;第四个是新技术的培训,在农业范畴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培育专门人员。
我们的培训不是大学式的培育体系,但比拟务虚、适用。受训人员的招募面向全国,既面向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也面向务工返乡的农民冤家、在农业范畴耕耘很多年的农场主、农业企业的员工等。
新京报:在乡村复兴和精准扶贫上,很多企业都在参与。但企业自身是追逐利润的,在盈利和乡村复兴、扶贫等投入上,两者如何均衡?
刘永好:企业一定要依照市场规则停止运营,但企业在做大之后要有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城市的中小企业参与到乡村的社会事业和扶贫事业中是坏事,假如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把火烧得越来越旺,古代农业开展就更有希望了。
第二,企业如何均衡盈利和扶贫等方面的投入?我们在四川凉山、南充、陕西等地经过科技养猪的方式精准扶贫。贫穷户可以拿到政府的扶贫无息存款,我们把这种存款作为贫穷户的入股金,同时村镇个人也适当加一点钱来入股。这样,贫穷户到养殖项目上任务,可以提升养殖技术才能,作为股东还可以分红。经过古代养猪业的开展,使得贫穷户有了一份可继续的支出,构成了依托产业继续脱贫、不再返贫的才能,企业也可以经过产业链,维系一种持久的扶贫机制。扶贫不能局限于输血,更重要的是要可继续,培育贫穷地域的自我造血才能。
谈女儿接班
“放手让年老人到第一线,允许试错”
#p#分页标题#e#新京报:新希望以农牧业起家,目前旗下既有实体的产业业务,还有银行、证券包括互联网金融,构成了多产业的规划等。往年是你女儿刘畅接手新希望六和的第五年,刘畅曾提到,你和新希望身上有各种标签:鹌鹑大王、饲料大王、农业一哥等。新希望开展的进程就是撕去标签的进程,对这个说法,你怎样看?
刘永好:新希望这几年提出“企业四化”,第一化就是干部管理层的年老化,这一标志是刘畅担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长。传统农业之所以传统,是由于我们的观念比创新型企业要守旧、落后,必需撕掉这种传统思想和想法,才干获得新开展。
这五年,刘畅的到来使得企业思想和革新上了一个大台阶。
以前我们的旧思想是投资、买地、建工厂招工人,这些办法在产品供应缺乏的状况下无效,但明天投资、土地、工厂、员工再多,产品卖不出去还是不行。如今国度倡导消费晋级,我们就要研讨消费业务,比方80后消费群体的趋向,80后喜欢什么我们就消费什么,为他们效劳。新的消费群体代表新的消费趋向,我们要顺应这个趋向。在这方面,刘畅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她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
新京报:在业务上,假如和刘畅意见不同,听谁的?
刘永好:刘畅次要担任信息化局部,我不过多干预。如今我除了参与重要活动,其他活动参与得越来越少,放手让这些年老人到第一线,允许他们去试错。即便他们错了也没关系,但如今来看,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对的。
谈政商关系
“反腐倡廉后,企业家省心省事很多”
新京报:最近,相继呈现企业赞扬外地政府或官员的个案,你如何对待企业家网络陈情的景象?
刘永好:十九大报告和地方25号文件都提到了“企业家肉体”。其中,25号文在提出企业家肉体的同时,还为新型政商关系指出了一个规范和方向。如今看,政商关系正在改善。
说假话,我们特别侥幸。以前到年末,不少企业都要思索能否要请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吃饭,是不是要送红包,终究送多少,用什么方式送。还比方,请吃饭的话,喝什么酒?白酒、红酒、啤酒?以前要花很多工夫和精神思索这些成绩。往年来看,由于反腐倡廉,这些成绩都处理了,干部也不出来吃饭了。企业家省心省事很多,渡过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
一方面,政商关系变“清”了,但另一方面,总书记也要求:政商关系要“亲”,指的是和企业家亲切、亲近,脸要美观,门要好进,事要好办。以我们四川为例,过来一年,我们川商总会没有请市政府吃过饭,反而市政府请我们去座谈,我们提出的要求、建议、诉求等,失掉了一定的处理。
此外,四川省省长接待了我们川商总会的同志们,将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任务日作为省长接待日。在往年正月初八,四川省长召集全省各个部门一把手和来自全球各地的川商代表交流、听取意见。这让我很感慨,经过交流沟通既协助了企业,又提升了信息,不少企业家都说如今的政商关系好了。
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新京报:还有要改良的中央吗?
刘永好:不同地域,政商关系能够有点不一样,特别是在一些绝对偏远的中央,的确有一些企业讲过,机关门好进、脸也美观,但事难办。希望我们的国度干部在这方面可以像总书记提出的“亲”和“清”那样,协助企业家处理一些实践困难,推进经济开展。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