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赫尔辛基2月19日电通讯:走上中国餐桌的芬兰猪肉
新华社记者李骥志 徐谦
“公司希望从中国取得临时波动订单,这关于芬兰食品加工企业和养殖户来说,都至关重要。”芬兰Atria公司总裁尤哈格罗恩对新华社记者说。
中国是世界次要的猪肉消费市场,关系着供货商和消费者的利益。Atria是芬兰最大的食品厂商之一,去年刚刚拿到对华出口猪肉的答应不久,就开端为中国春节预备“年货”了。
虽然业务刚刚起步,销量不大,但Atria公司做了精心预备。格罗恩说,针对中国客户的需求,Atria调整了猪肉切割、剔骨流程中的某些工序和参数。Atria公司改建了切割和剔骨车间,使工序调整、定制效劳的灵敏性更强。同时,还对消费线上的数百名员工停止培训。“任何关于中国饮食文明的东西,我们都要学习。”格罗恩说。
记者日前走访Atria在芬兰西部塞伊奈约基的工厂时看到,在开阔的切割和剔骨车间里,近百名员工在消费线上繁忙。一名中年工人带着手套,用小刀和打磨机将肉块外表多余脂肪和膜去掉。担任对华出口业务的初级副总裁马尔库希维耶尔维说,有中国客户要求添加这道工序,“很合适切片涮火锅”。
车间内最显眼的,是四台体型庞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有的担任初切,有的担任将不同部位的骨头取出,有的还可以将瘦肉、脂肪和皮完全分开。希维耶尔维对记者说,这可谓世界上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切肉车间。
过来8个月,Atria完成了对华出口生猪肉3000吨的目的,估计12个月将达5000吨。格罗恩说,中国是极具生机的大市场,“我们也有所奉献,我们的消费链条是完全通明的,产品是可追踪的,从养殖场不断追踪到向中国出口的最初一步”。
记者采访理解到,Atria与芬兰约300野生猪场有协作关系。养殖户担任育种育肥,Atria收买乳猪后集中屠宰,然后加工出售。Atria要为农户制定养殖规范,以保证收买来的乳猪是洁净和安康的。
记者走访位于塞伊奈约基的洪卡拉育肥养殖场看到,养殖场主彭蒂一团体管理着1500头肉猪,这个规模是芬兰养殖户的均匀程度。这些猪分在几个猪舍里,均匀每10头猪在一个围栏里。猪舍里有大型的通风管道,还有喂食管道和饮水管。
彭蒂每天定时喂食5次,饲料是他从本人农场消费的大麦和小麦与市场上买来的蛋白质依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在制造饲料的“厨房”里,记者看到几个10米多高的罐子,以及复杂的机械、管道和显示屏,饲料都曾经用电脑配比好装入罐子,封锁后完全闻不到滋味。
芬兰农林业主总会专家兰塔拉尤卡兰塔拉通知记者,芬兰关于猪饲料可运用哪些原资料有严厉规则,但在选择范围内可自行配比。由于谷物和蛋白质都是在芬兰消费,且有严厉质量监视,因而可确保饲料平安。芬兰法律对圈养猪的生活面积和饮食饮水条件等,也都做了严厉限制,有些要高于欧盟规范。
兰塔拉说,Atria去年获准向中国出口生猪肉,芬兰另一家大型食品企业HK也于往年取得答应,这对芬兰养殖户来说都是大好的音讯,由于他们的产品有了新销售渠道,而且是一个潜力宏大的新兴市场。
彭蒂的协作同伴奥利通知记者,由于2014年俄欧互相制裁,招致芬兰对俄出口中缀,整猪收买价下降了20%,他延续3年简直一分钱也没赚到。从2017年开端,状况有所恶化,很重要的一个缘由是芬兰获准向中国出口猪肉。“中国市场对我们的协助很大。”奥利说。
格罗恩还泄漏,目前猪肉出口以冰鲜海运为主,将来不扫除搭乘中欧班列来延长交货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