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送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墨菲
2016年,互联网金融至关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行业冰火两重天,生死两部曲。
一边是,网贷行业面临监管收紧,大浪淘沙;一边是,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供给链金融等新金融崛起,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开端渐渐落地。
一本财经将对互金行业的各个细分范畴,停止全年清点剖析形式,解析现状,寻觅包围,预测风口。
以下是第五篇,2016年,区块链的急躁与自醒。
时下最火的FinTech(金融科技),非区块链莫属。
这个从比特币中涅而生的创新技术,被以为可以重塑金融和生活架构。
而2016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由于这一年,区块链技术的真正价值,开端被关注和发掘。
2016年,资本热捧,巨头入场,行业高呼,行业峰会不时;和热络的呼声不同的是,区块链实践落地寥寥无几,大多号称做区块链的公司,只停留在概念和实验阶段。
区块链行业,变得雷声大雨点小。
2017年,区块链行业将洗尽铅华,从急躁中抬起头来。
01 资本幅员
2015年,区块链成为了美国创投中取得融资最高的板块,打破10亿美元。
2016年,在中国,投行、金融巨头、互联网巨头全都磨刀霍霍,融资和关注力度,都绝后浩大。
十大VC:
巨头规划:
投资区块链的,次要来自3方面的玩家:
1、投行:成立专门区块链投资基金
着力金融科技范畴的投资机构,自然对区块链技术继续关注。
万向集团,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在2015年9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区块链技术专业机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并成立了专项投资区块链基金,共5000万美金。
近日,以实业投资为主的汇银集团,成立了一家专门的比特币投资基金,汇银区块链投资,管理资金规模到达 2000 万美元。
2、金融巨头:从担忧到拥抱
区块链是散布式记账技术,有不可窜改的特性,降低了金融范畴的价值交流本钱和信誉的本钱。
这就意味着,金融链条中,一切的中介机构,都将面对“被反动”的命运。
2015年,美国区块链融资10亿美元中,投资最多的,反而是传统的银行机构,譬如摩根、花旗等巨头。
银举动作频频,开启进攻型防御:与其被反动,不如自我反动。
近日,国际银行也开端区块链落地理想的尝试:中国安全,在资产买卖和征信范畴嫁接区块链;
中银香港推出按揭区块链使用;
浙商银行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挪动数字汇票平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区块链的资产托管零碎,曾经在2017年终,正式推出。
3、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重点规划
BATJ等互联网巨头,在扩展本身的业务幅员,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提升本身金融科技实力的勋章。
拥有雄厚的技术团队,他们往往亲身上阵,组建联盟、测试场景,一举一动都遭到行业关注。
02 行业现状
1、政策加持
2016年,区块链之火,抵达一个不可思议的境地。官方和官方,将其奉为第四次工业反动的中心技术。
而政府部门,也开端对区块链技术抛出橄榄枝。
往年10月,工信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使用开展白皮书》,这是首个落地的区块链官方指点文件。
央行频频提及的数字货币方案,区块链也是其完成的技术之一。
杭州、苏州、深圳、贵阳等市纷繁成立区块链实验地、研讨院。
年末,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度信息化规划》,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成为国度规划重点。
2、巨头规划,资本追捧
几年前,区块链技术还是极客世界中“自在”的代名词;如今,巨头曾经纷繁宣布涉足这一范畴。
中国安全,成为国际首家参加R3区块链联盟的机构,目前已在资产买卖和征信两个场景中上线了区块链技术;
万向集团,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成立了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5000万美金区块链基金。
中国银联与IBM协作,预演“运用区块链技术的跨行积分兑换零碎”,该零碎允许跨行、跨平台兑换奖励积分。
#p#分页标题#e#百度与Circle达成战略协作;阿里系的蚂蚁金服将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益平台;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的微众银行,参加金融区块链协作联盟,推出基于腾讯云的联盟链云效劳。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万达网络、乐视、众安科技、玖富也纷繁推出区块链开展方案,搭上了区块链驶往将来的列车。
与其它创业公司相比,巨头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和研讨团队,也有更丰厚的、可供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场景。
但是,他们并没有贸然尝试在中心范畴运用,而是先从一些核心场景试水。
一工夫,区块链在各大行业四处开花就像当年追捧大数据一样,大家都喜欢给本人贴上一个区块链的标签。
3、场景成为最大掣肘
每隔几天,就有一场区块链峰会召开,就有一家企业宣称涉足区块链,行业爆火的面前,却掩盖不了难以落地的为难。
布比开创人兼CEO蒋海以为,目前区块链技术虽火,但还没有一款使用能迸发,“区块链是一个偏底层的技术,自身是没有业务形式和商业形式的,无论把区块链使用到哪一个场景,区块链仅仅是这个使用场景中的一局部而已”。
这意味着,没有找到适宜的落地场景,光环万丈的区块链技术也只是海市蜃楼。
在巨头生态体系中,适宜区块链的场景的确不少。《区块链在腾讯的能够性》一文,就罗列了区块链技术在腾讯的六大使用场景,例如公益、钱包、汇款、保险、信誉平台等使用。
不过,侃侃而谈容易,区块链真正落地还有许多理想阻力。
而且,关于刚起步的创业公司而言,找到一个适宜的场景,并非易事。
涟漪资本夏翌表示,假如创业者,只标榜本人是“区块链技术公司”,那么根本没什么想象力。
经过一年的沉淀,行业的共识是,场景要比技术更重要。
由于,只提供技术供给,很难完全走通,毕竟百年只要一个蓝色巨人(IBM)。
4、比特币的价钱跌宕,三大买卖平台被约谈
业内公认的是,比特币是目前最成熟的区块链产品。
2016年,比特币搭上了区块链炽热的列车,价钱一路飙升。
5月、6月,比特币阅历一波25%涨幅,“比特币产量减半”是次要推手;在长久的价钱动摇后,8月起,比特币价钱势不可当,最终定格在6800元左右,与年终2351元相比,翻了几番。
外界普遍以为,往年国际情势动乱,比方英国退欧,印度、中国等国度的资本外汇限制等,这是比特币价钱继续下跌的重要缘由之一,比特币成为名副其实的避险货币。
2013年11月,比特币价钱到达第一个8000元高峰;紧接着,中国人民银行结合五部委发布《关于防备比特币风险的告诉》:比特币不具与货币同等的法律位置,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流通运用。
当天,比特币价钱在40分钟内跌了35%;比特币的第一场狂欢,戛但是止。
往年年终,比特币价钱在短工夫内打破8800元,价钱动乱惹起监管层留意。
政策高压跟进,央行北京、上海分支机构约谈火币网、币行(OKCoin)、比特币中国(BTCChina)三大比特币买卖平台担任人。
以火币网、币行(OKCoin)、比特币中国(BTCChina)为代表的国际比特币买卖平台,这几年继续处在言论浪尖。
一方面,他们盘活了整条比特币产业链,占据全球90%以上的比特币买卖量;另一方面,刷单、洗钱等负面旧事也甚嚣尘上。
他们在灰色地带中,提供杠杆利器,搭建了供比特币玩家厮杀的庞大战场,见证了比特币的疯狂与严酷;
他们树立起中国地下的一个宏大的“灰色”股市,这里没有监管,没有怜惜,只要金钱和赤裸的利益钓饵;
他们用上帝视角俯瞰疆场,成为无力的操控者。
比特币的价钱跌宕对区块链有何影响?
局部业内人士表示,比特币的炽热能促进区块链技术的普及;而另一局部以为,假如价钱过于癫狂,沦为投机工具,将与区块链“信任机器”的初衷南辕北辙。
冷静的将来技术,和癫狂的比特币市场,在这些买卖所发生猛烈碰撞。
5、“币圈”盛行ICO,一块监管空白的“地下股市”
区块链玩家,发明了一种共同的融资方式币众筹。他们模拟IPO,发明了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但ICO这种融资形式,在国际外饱受争议,搭着区块链的炽热浪潮,ICO也变得炽手可热有成功案例,也有投机骗局。
关于这些发布ICO的区块链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融资渠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道,也是一个比“VC投资”更好操纵的游戏。
专业VC,不好糊弄;而散户投资人,往往不容易分辨项目好坏。
#p#分页标题#e#“开启ICO就是为了融资”,业内人士表示,关于创业者而言,ICO形式一不需求出让股权,二能在短工夫内筹得千万资金,是一个理想的融资方式。
但是一个秘而不宣的缘由,是由于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之地,ICO顺利绕过了区块链、股权众筹、合法集资、合法发行股票等多项监管,成了“三不论”的擦边球。
这是一块监管空白的“地下股市”,在这里,只需几百万就可随便坐庄,操控价钱疯狂涨跌;“伪创业者”编个故事、拼凑个白皮书,便可搭建起一个ICO,大捞一笔;甚至一群高智商的骗子,披上“区块链的外衣”,布下庞氏骗局。
03 2017年预测
1、币圈、链圈、金融圈,各奔前程
创新公园合伙人蔡荣华以为,目前区块链范畴可粗略分为三局部:币圈、链圈、金融圈。
2017年,三者的命运将各奔前程。
币圈,仍然热衷于发明各种虚拟货币,投机者多,也有局部在尝试落地使用;除了自身价钱大起大落外,没有国度强迫力的虚拟货币能走多远,能否落地,还未可知。
链圈,目前在做各种使用尝试,2017年,仍然是探究落地场景,找到真正需求的一年。
金融圈,有场景、有资金,但他们更多是要将区块链技术停止改造,真正完成降低信任本钱和买卖本钱。
2、场景发掘成为重点
工信部白皮书中指出,金融、供给链、文明文娱、智能制造、社会公益、教育失业等是区块链重点使用场景。
2016年,区块链项目投资集中在挖矿、买卖所、领取、资讯等范畴。
2017年,随着场景进一步发掘,投资也会向技术使用范畴转移。
3、政府区块链技术规范树立
目前,区块链范畴技术还没有树立通用规范,国际规范化也尚处于初期研讨阶段。
技术的规范化,一定是“必需而必要的”。
工信部《白皮书》也强调了区块链技术的规范化,“规范化施行方案以规范体系建立为中心,由4个环节组成,即体系预研、规范研制、试点推行、体系改良4个环节完成”,依据工夫表,最初一项体系改良最迟将在2017年10月启动。
4、创业气氛从狂热到冷静
一个有意思的景象是,目前在提起区块链,创业者们不会狂热地声称要“推翻”、“反动”,而是选择更为平和的“改造”、“优化”。
从急躁到沉淀,行业终于不再虚妄地瞻望将来,而要落到实处了。
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使用是在跨境转账,和需求公证地下的范畴,比方慈悲捐献、票据等。
其他范畴,即便没有区块链技术的加持,目前也能运转良好。冒昧的停止“推翻”,反而违犯了降低本钱的初衷。
业内的共识是,区块链肯定是将来社会的底层技术之一。
但这个信任的机器,绝不是海市蜃楼或永动机,真正的运转,仍然需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