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专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讨中心主任声明浩:

作者:何龙一 2018年03月10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专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讨中心主任声明浩:)

粤港澳大湾区要做引擎,促进内陆城市共同开展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谢洋 发自广州
2018年1月8号,广州风雨萧瑟。早上九点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讨中心主任声明浩在办公室开端了一天的任务。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话题的升温,声明浩参与了50多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解读的宣讲活动,讲座和奔走成为他去年任务的关键词。声明浩笑着解释:“除去日常的行政和科研任务,每周根本要做两三场讲座,回家后有时还要做政策征询效劳,最忙的时分简直没有上班的概念。”
不到半小时,声明浩接了两个任务电话。身处紧凑的任务节拍,声明浩坦言:“不觉得科研任务辛劳。我不喜欢过多的应付,更情愿把重心放在家庭上。教育小孩、做家务、陪伴亲人,都是自我调理和休息的方式。”
对声明浩而言,可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并亲身领会其间的变化,是难以言喻的巧妙体验。声明浩说,每天黄昏接送小孩回家,从车窗里看到这个城市辽阔的暮色,时常让他觉得:路途的起点,是一个无垠的空间。
大湾区热面前
时代周报:过来一年,南中国迎来“粤港澳大湾区”热:继全国两会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立初次被写入《政府任务报告》之后,《深化粤港澳协作 推进大湾区建立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设立口岸施行“一地两检”协作布置获批,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这一热潮呈现的缘由是什么?
声明浩:一方面,中国正在步出世界舞台的中心;另一方面,香港本身外部存在危机。这两年,香港金融贸易中心的位置有所下降,被新加坡赶超,香港没有抓住互联网高科技衰亡的机遇,依然依托过来国际资本的疾速进出,金融、地产等行业占据少量资源,本地的风险投资买卖额缺乏,高新技术创业的生机不够。香港也在反思:大湾区的建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港澳方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无论从一国两制的政治意义,还是从区域协同开展的角度,都有重要价值。我在深圳和香港机场的阅历是最直接的例子,去年,深港机场的年旅客总量已超1亿人次,珠澳机场的客流量则是1200多万人次,这种差距反映了大湾区东西两岸的不均衡。
时代周报:详细到广东、澳门、香港三地政府,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中,辨别有哪些重要的政策落地施行?
声明浩:三地都有相关的政策部署,有的曾经施行,有的正在方案。
广东省是最分明的,政策次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是根底设备联通,如广州白云机场扩容、第二机场开拓、新高铁站的改造、新修十座车站等。第二是在贸易便当化和营销环境国际化方面做的努力,比方广州南沙的自贸区要打造南沙的国际金融岛,完成与香港金融规则的对接。第三是在创新科技产业方面的规划,如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规划十个平台,吸引全球高端的科技要素。这条科技创意走廊与之前提出的珠江西岸的制造业产业带照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支撑起到重要作用。
香港方面,特区政府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展办公室,积极跟进和落实地方的政策。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初次施政纲领中专门提到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举措。另外,香港在广深港高铁建立、探究一地两检的通关便当化形式方面的政策也根本落地。澳门方面,次要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开展规划的初步框架做努力,即“两大角色、三个定位、八项重点任务”。
打破交通壁垒,中心城市房价将有所收敛
时代周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中,珠港澳大桥的受关注度极高,以它为代表的交通项目工程将发扬什么作用?
声明浩:粤港澳大湾区将在入海口地域搭建环湾的网状走廊,更好地促进消费要素便捷活动。目前,港珠澳大桥曾经竣工,几个根底交通工程也逐渐完成。与东京湾、纽约湾、伦敦、巴黎等地域相比,中国的城市半径在30公里以内,偏小,城市开展呈分散形态,交通建立将打破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让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地连成一个全体。
交通联通之后,中心城市高企的房价会有所收敛,目前深圳的房价是珠三角的顶点,远高于其他城市,包括广州。将来,深圳人口将最先分散到临深的区域,包括惠州的大亚湾、东莞的长安、中山的翠亨新区等;同时商业、教育、医疗等要素也会随之分散,城市居民的寓居质量空间会不时进步。届时,从广州南站到惠州南站只需求70分钟,从深圳北到惠州南站只需求25分钟,城际联动放慢,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初步构成,这对整个湾区的居民生活、任务都是利好。
时代周报: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有学者提出可以参考欧元区国度的经历。但2010年欧债危机迸发,暴显露了在一致体机制下,一般成员国消极怠工、自扫门前雪等成绩。大湾区建立能从中失掉什么可自创的经历?
声明浩:谈区域一体化开展,欧盟是个典型的例子。受限于天文要素,欧洲各国需求经过一致市场来解除经济增长各方面的约束,所以阅历了从共同体过渡到欧盟,从关税同盟开展到货币一致的形状。在货币变革方面,欧元是个严重的创举,在开展之初也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整个组织东扩,国度之间的开展水平和体制机制不同,经济落差逐步增大。最初,经济开展动能和文明的差别招致了危机的降生。
反观粤港澳大湾区,并不存在后一阶段的成绩。粤港澳大湾区的“9+2”城市群都是粤语区,文明上同宗同源,经济差距绝对较小,经济开展动能根本分歧。立足于国度大局,每个城市都在积极开展本地的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讲,大湾区外部一体化比欧盟更具条件,向心力更强。
我们如今关注的还是要素的便捷活动,如何让通关更便当,完成一地两检或许两地一检,在贸易、供给链和产业方面做到更顺畅的衔接。目前,大湾区一体化的水平远比不上欧盟,边疆九市与港澳的制度差别招致资源活动呈现妨碍,单边开放的格式还将维持很长一段工夫。外汇方面仍处于控制阶段,所以,如何处置好三种货币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成绩。有人提出先做联络汇率,再发明新的货币,但我以为不需求发明新的货币,人民币自身曾经走强,成绩在于如何跟港澳货币树立更严密的联络。香港是人民币最大的境外资金池,承载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义务。如何我们也正在做着心目中属于未来的事业,那就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完善人与金融、货币之间的关系,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金融服务 。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先进,是大湾区一体化中香港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度拭目以待的。
时代周报: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全球视野,努力于配置世界高端人才资源。就你理解的状况,目前大湾区的国际人才引流状况如何?
声明浩:规划高端产业,打造良好的环境和配套设备,是人才集聚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广深曾经显露分明的趋向。我在广州、深圳寓居的小区里,有一半是来自欧美、日韩的技术人才或企业高管。
将来,大湾区要吸引更多海内人才,还需求在要素流通方面作出变革,也需求地方下放更多的管理权限。比方,去年,继开放本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停留之后,公安部又在广州等地开放本国人144小时(六天)免签过境,不过还是采取同口岸进出的政策,假如将来能进一步作出变革,比方从上海出境的能从广州或深圳出,那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人才活动将再次减速。
时代周报:由于各个城市开展水平不同,其单位休息本钱之间存在宏大的差别,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势必让中小城市的人才、技术、资金往中心城市、兴旺城市转移,有人以为这将进一步扩展经济差距,形成大湾区外部的不均衡,你如何对待这个成绩?
声明浩:人口和资金向大城市活动是全球性规律。详细到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都是人口流入区,广东省则不断是人口活动最大的省份。
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珠三角其他城市而言,深圳的高端产业、香港和广州的消费效劳业都具有很强的辐射力,从而无望带来经济更深度的交融。珠三角产业构造的晋级,也意味着城市环境会有所改善。在广深港龙头城市的带动下,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吸引力都会加强,珠三角其他城市可以承载广深产业的迁出,将来开展空间也会更大。
实践上,像广深港关联的贸易链曾经在引领整个泛珠三角区域,包括江西、湖南等省份,在贸易链当中实践跟大湾区也是一体的,它们最终的产品出口要么就选择上海,要么选择深圳或许香港。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湾区更像一个带动引擎,在产业晋级方面提供增长极的作用,在贸易规则制定方面承当着相应的职能,将促进内陆城市共同开展。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