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根本物流向综合物流转型的道与术

作者:陈书一 2018年03月10日 国内新闻

经济全球化正疾速地改造和重塑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货物流转方式,各国贸易互相严密的依存度,也意味着更多货物将在各个国度和地域之间更频繁地流转。在此背景下,古代物流业的规模不时扩展,物流总额逐年上升。

严酷的理想是,我国大少数物流企业仍处于价值链底层,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效劳,物流功用次要停留在贮存、运输、配送等传统物流环节上,代理加工、JIT 配送、&ldquo零&rdquo库存管理、物流征询与培训、物流信息等延伸效劳不多,招致85%的收益来自根底功用效劳,增值效劳、物资信息效劳、财务效劳的收益只占 15%。

一、在市场动摇中砥砺前行

1.运营本钱居高不下,产业转型火烧眉毛

《2017年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重点

物流企业面临的处境相当困难,运营本钱居高不下,物流业务本钱增速延续两年快于物流业务支出。14.4%的企业处于盈余形态,均匀利润率只要6.1%。少量物流企业挣扎在生死线上,重点物流企业亦无例外,产业转型火烧眉毛。

2.物流总费用继续增长,将来市场空间宏大 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

虽然物盛行业开展竞争剧烈,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不断坚持增长,2016年到达11.1万亿元,市场规模宏大。从数据可以看到,受微观经济情势影响,2011-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有所下降,2015年迎来增速拐点。可以预见,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物流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展。

3.与国际先进程度差距仍然较大 

虽然纵向来看,我国物流业在阅历20年艰辛创业和10年蓬勃开展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1991年的23.79%下降至2016年的15%,物流效率完成跨越式提升。

但从横向来看,我国物流业效率与国际先进程度差距仍然较大。2016年我国15%的费用比率与12%的全球均匀程度和10%的兴旺国度程度相比仍有差距。降本增效,进步物流运转质量是现阶段国际物流业开展的关键义务。

二、物流科技带植物流企业晋级

为推进物盛行业转型晋级,国度自2016年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倡议以科技为导向,软硬件结合降本增效,一手推进智能物流配备研发和使用,一手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提升到战略高度,片面推进智慧化物流体系树立。

1.物流科技不时抬升物流企业竞争门槛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越发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和创新,加大信息技术投入,技术更新周期不时延长、技术门槛越来越高。几年前红极一时的RFID射频辨认、Barcode条码技术,如今只能算仓储运输的&ldquo入门级&rdquo技术。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点投入,逐步缩减了与效劳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鸿沟。

2.智慧物流开拓了新的增长空间

从2016年物流企业主营支出构成及增速来看,信息效劳、一体化物流业务支出支出增长分明,辨别增长15.4%和6.2%,增速辨别进步了23.6和2.9个百分点,显示物流效劳构造调整不时推进,智能物流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拓了新的支出增长点。将来一体化物流业务、信息及相关效劳将成为重要支出来源。

3.智慧物流向四化方向拓展

同时,生于挪动互联网时代,长在产业转型中的智慧物流,正向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等方向拓展。

物流流程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打通了单据、货物、载体、人员和仓储这些关键要素,完成物流企业与下游承运人、下游客户的信息共享,辅佐决策降高空载率。

物流设备智能化。物流智能化在休息密集型环节掀起一波&ldquo机器换人&rdquo的风潮,将人从繁复单调的任务中摆脱出来,并明显降低了物流企业的人工本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开展,物流智能化浸透进运输环节指日可待。

#p#分页标题#e#

物流全程可视化。绝对于信息化,可视化更关注从收货到送达时期全进程物流信息的记载与反应。掌握可视化技术,经过货物成绩可视、在途形态可视、监视管理可视,能无效控制物流工夫、物流本钱与物流绩效(资源应用率、客户称心度)。

物流剖析数据化。大数据可以协助企业完全勾勒出其客户的行为和需求变化,从而合理的控制物流企业库存、布置运输方案。除了在微观层面各物流环节中使用,物流大数据还可使用于中观供给链层面,剖析推销物流、消费物流、分销物流的不同特性;在微观层面物流大数据可基于商品类型停止剖析,剖析后果除了能指点物流企业运营,还可反应给客户完成其商业价值。

三、转型综合物流的道与术

一面是客户对供给链管理精密化、专业化、集成化、智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面是效劳本钱越发昂扬,行业竞争者众,毛利空间比纸薄,根底物流公司该如何抓住智慧物流的时代机遇,完成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

1.聚焦特定行业,以单点切入,逐渐拓展效劳内容

只要聚焦行业,将目的行业与物流深度结合,才干积聚行业经历,成为行业物流专家。

从通用物流到专业物流,从囿于某一环节到围绕行业特性设计供给链,需求少量行业人才、行业经历的沉淀。在初涉综合物流时期应聚焦一到两个行业,这样可以防止多行业均匀发力招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依据市场预期挑选取多个预选行业后,还要思索产业协同、区位优势、政策等要素。如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的供给链管理企业多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这类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域。经过梳理预选行业的关键要素,判别对应的区位、政策要素需求,从而结合本身条件挑选确定最终目的行业,成为该范畴的物流效劳专家。

2.重塑行业价值主张,优化客户供给链体系

传统根底物流产业以占用物流资源作为免费规范,试图&ldquo尽量多挣客户的钱&rdquo。以仓储为例,传统物流企业希望仓库永远饱和,如此才干满负荷运转取得最大利润。而对客户来说,库存管理做到极致一定是零库存,单方立场不同。在综合物流形式下,供给链管理企业作为供给链管家,&ldquo为客户省本钱就是为本人增利润&rdquo,借助物流流程信息化、物流设备智能化、物流全程可视化、物流剖析数据化,重塑行业价值主张,提升供给链运营效率,让单方站在同一立场上。

供给链管理企业大致经过三步完成双赢:了解客户开展战略、发掘客户物流需求、设计优化处理方案。

首先,结合客户所外行业特性、开展战略、商业形式、业务战略,深度了解客户开展逻辑,浸入客户现有推销、消费、分销等物流范畴,掌握客户供给链管理的关键点。

然后,凭仗丰厚的供给链管理经历对客户供给链提出改良建议,重新规划供给链流程,由供给链管理企业替代客户承接各物流范畴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转任务。

最初,嵌入客户外部业务流程,提供&ldquo一体化、一站式、特性化&rdquo的综合物流全体定制处理方案。合理划分供给链中自营与外包比例,应用供给链整合才能进步客户供给链效率。

3.专注中心环节,提升供给链设计整合才能

许多根底物流企业初闻综合物流会发生曲解要做全产业链,才干做综合物流,实践上专注中心环节足矣。

根底物流企业普通在一个或多个根底物流环节构成了特有优势,如仓储规模较大全国规划、进出口代理拥有初级资质、运力雄厚构成精品线路等。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将无限的人才资金合理分配在中心环节和优势环节,成为供给链管理企业思索的首要成绩。

供给链管理企业应基于本身使命、愿景及定位,专注开展供给链优化设计等价值链中心环节,借助物流科技不时提升物流智慧化程度,其他不具比拟优势的环节外包给同业公司即可。

因而,依据供给链处理方案,无机组合中心、优势、外包环节,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效劳,协助客户控制本钱和进步效率,完成本身市场价值。

4.挖凿护城河,向效劳、技术与资金要深度

要与客户深度捆绑,还需挖凿护城河,从提供行业特征效劳、信息零碎粘合、资金支持等方面发力。

在特征效劳方面,每个行业对物流需求都是差别化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对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生物医药行业产种类类冗杂,对运输、仓储条件有特性化要求;汽配行业零部件众多,要求物流中心接近整车厂等等。这就要求供给链管理企业提供定制化效劳,面向汽配行业的VMI、JIT、Milk-RUN形式演化为行业规范;面向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行业的冷链仓储、智能空运逐步成为必备技术。

#p#分页标题#e#

在技术方面,少数供给链管理企业已引入EDI完成与客户零碎的无缝对接,同时进步了供给链整合的效率;条码技术、射频辨认技术已根本普及。面对客户需求日益精密化、多样化,行业先进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自建技术团队、产学研协作、协作开发零碎等做法屡见不鲜。

在资金协作上,客户通常需求物流企业垫付资金,以缓解周转压力。在进出口代理环节,供给链管理企业自动垫付税费,进步通关效率;贸易执行类企业常为客户垫付局部货款,以本身深沉的资本缓解客户的现金流压力。借助资金垫付与客户停止利益深度捆绑,以此添加客户的黏性。

5.明晰开展途径,明白收益来源

供给链管理企业大致分为贸易执行与综合物流两类,贸易执行类多由贸易企业起家,愈加关注对客户资金流的优化管理,根底物流环节较多停止外包,会承当更多的财务风险,典型企业有怡亚通、普路通;综合物流类多由根底物流企业开展而来,对物流产业有较深的了解,受限于资金较少展开贸易执行业务,这类企业以飞力达、畅联股份为代表。

比照两类企业财务目标我们发现,综合物流类企业营收较贸易执行类企业相差极大,而利润程度却高出10%,个中缘由要从盈利形式及支出确认方式说起。综合物流类企业采取&ldquo套餐式&rdquo免费,是设计、运输、仓储等各环节按货值的一定比例提取费用的总额,毛利率较高;贸易执行类企业先行与客户锁定推销价钱,逢低买入赚取差价,并应用金融工具获取无风险投资收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将商品全额计入本身营业支出,表现为营收规模宏大而利润程度较低。

综合考量开展历程、资源才能、风险控制以及利润程度,我们建议正在转型物流企业慎重介入贸易执行类业务。

6.预判并防控各转型阶段潜在风险

转型进程中需防备多种风险。在不同阶段要回应的成绩不同,需求关注的风险点有所差别。

在初步转型阶段,供给链管理企业重点关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及政策风险。未雨绸缪,提早引入行业专业人才;获取行业物流运营认证资质;进步信息对接才能。为开辟市场做好预备。

在疾速扩张阶段,供给链管理企业重点管理同业限制、单一客户、根底设备配套等风险。合理躲避签署同业限制协议;不时拓展新的客户资源;精准预估业务开展速度,使业务扩张速度与物流设备规模相婚配。重点注重市场推行。

在初见成效阶段,供给链管理企业重点防控掩盖行业拓展、根底物流外包、应收账款、垫资等风险。防止急剧扩张掩盖产业,均匀发力丧失资源优势;合理调控自营外包比例,进步供给链效率的同时确保物流平安;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适当调整业务开展速度,聚焦供给链管理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