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辉升
通讯员 纪 伟 报道
本报日照讯 1月17日,在日照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集中供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装置锅炉的仪表保温箱、仪表导压管。目前,该项目的主厂房、1#锅炉主体、烟囱主体、脱硫脱硝设备已建立完成,并已停止烘炉,水处置厂房、输煤综合楼等配套设备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0%。项目投入运营后,可集中为园区企业消费和开展提供充足的热源,并淘汰该区域现有企业小锅炉13台,每年可增加区域燃煤量1.31万吨,让有供热需求的企业吃上“洁净”的“个人食堂”。
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在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建成前,日照开发区除华能电厂为郊区施行集中供热外,仅有阳光热电1家集中供热企业,且由于该企业合理供热半径仅为5公里,区域外的13家用热企业各自建立了供热燃煤锅炉,其中大局部是10吨及以下小型锅炉。这些小型锅炉技术配备落后,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能耗高,热效率低,运转管理集约,无法满足环保要求,是横在该工业园区绿色开展路途上的一块“顽石”。
“环保红线不能跨越,但企业也有供热刚需。开展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尤其需求充足的热源供给,一些企业在调查营商环境时也会特别关注园区供热配套设备。供热成绩假如不能妥善处理,将会成为招商引资任务的一大掣肘。”日照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孙涛引见。经过日照环保局开发区分局后期摸排,目前该区已完成分散式工业燃煤锅炉清零,但停了企业自家“炉灶”,如何躲避工业消费“断粮”困局?经研讨论证,该区企业自建小型燃煤锅炉改造投资较大,且改造后企业还需单独承当高额的净化管理设备运转费用,为此日照开发区给出了政府来创办供热“个人食堂”的处理方案。
2017年6月,日照开发区规划建立了总投资2.5亿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集中供热项目,项目采用最新、最高效的炉内喷钙+SNCR脱硝+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的环保处置措施,可保证各项排放目标到达环保要求;建成后将装置废气在线监控安装,确保外排废气中的烟气、SO2等超低排放,最大限制地降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同时满足工业园区环保、节能、减排、降耗的多方面要求。
让用热企业吃上“集团食堂”
•
作者:陈书一
•
2018年03月09日
•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