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陕西男子防雹连:仰视多变云端 守护家乡安全

作者:高熙东 2018年03月09日 新闻联播

  新华社西安3月8日电(记者 张晨俊、李亚楠)一场春雨当时,关山山脉雾气氤氲。沿着迂回山路向上,海拔1400多米的山顶上呈现3间瓦房,这就是陕西陇县气候局石岭防雹炮点。微熹晨曦之中,36岁的女防雹队员卢丽丽纯熟地擦拭炮膛、装弹入匣,与十几名队友一同停止高炮防雹作业预备。

  陇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冷热强气流交汇点,是陕西有名的多雹区,年均降雹10余次,最多的一年达37次。随着果树、蔬菜、烤烟等特征产业不时开展,冰雹灾祸对农业消费形成严重要挟。1974年,民兵男子防雹高炮连在陇县组建成立,成为全国首支以女性成员为主的专业防雹队伍。

  每年3到10月冰雹多发,防雹队员们准时集结进驻炮点,开端长达半年的全天候值守作业。虽然每月有4天轮休假,但遇到恶劣天气、作业忙碌,队员们基本顾不得休息。参加防雹连曾经11年的王永霞,回想起2013年的夏天仍然浮光掠影:“儿子有一天中暑腹泻,正赶上强度极大的冰雹天气,我们一次作业就打了100多发防雹炮弹。频繁的装弹退弹,好几位姐妹的手都磨出了血泡。我心里虽然焦急,也只能等作业完毕后才赶回孩子身边。”

  一门高炮、几间土房,已经是一个炮点的全部家当。如今,防雹炮点建起新营房、打通柏油路,队员们再也不必睡炮弹箱、喝河沟水。卢丽丽指着种有辣椒豆角的菜园说,与长辈们相比,如今的任务条件曾经好了很多。

  “炮点刚建起来时,土石山路不能通车,水和炮弹都得靠黄牛和板车运送。如今饮水可以靠雨窖贮存,宿舍有网络掩盖可以和家人聊天,空闲时大家就围坐一同缝制鞋垫和枕头。”卢丽丽说。

  女防雹队员,不只是外地女性的自豪,也是责任的据守与传承。杨转娥是陇县第一批防雹队员,5年任务阅历留给她深深的防雹情结。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女儿李晓娟、李晓红中学毕业后,先后离开石岭炮点接班防雹,和母亲一样生长为百姓眼中守护风云的“平地玫瑰”。

  防雹队员为农业消费撑起了维护伞,炮点的存在让百姓多了一份安心。王永霞通知记者:“庄稼是农民的命,为他们的消费生活保驾护航,我们责无旁贷。同乡们都说男子防雹连是庄稼的‘守护神’,这比任何荣誉都让我感到自豪。”

  据理解,每次高炮防雹作业前,陇县气候局担任人需求向空管部门请求空域,在特定工夫和区域展开防雹或增雨作业,以确保通航平安。44年来,男子防雹轮作业无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效进攻冰雹灾祸940余次,累计增加损失近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