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妇女节特别关注:职场妈妈的“双重焦虑”怎样破?

作者:丁同东 2018年03月08日 热点话题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张尼) 缺觉、膂力透支、疲于奔命……这是很多职场女性晋级为妈妈后最大的感受。无法全身心投入事业,又不能全天候照顾孩子,这样的矛盾让她们感到焦虑。如何化解职场妈妈的“双重焦虑”?这一成绩不只困扰着每个小家,同时也令全社会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材料图:2017年5月,福州辣妈停止街头哺乳快闪活动。吕明 摄

  分身乏术:职场妈妈难均衡任务与孩子

  2014年,在北京一家文明公司任务的李璐迎来了儿子的降生。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她就开启了“超人形式”。

  “孩子一岁以前根本没有睡过什么整觉,喂奶、换尿布……有时一早晨要起好几次,早上六点又要爬起来下班,一天能睡五六个小时都算侥幸了。”李璐说。

  在李璐的记忆里,这些年本人常常顶着黑眼圈去下班,有时在回家的地铁上靠着门都快睡着了,快节拍的生活让她有点喘不过气。

  分身乏术的不只仅是李璐一人,工夫被挤占是很多职场妈妈面临的成绩。她们不只要面对繁重的任务,更要花少量的工夫照顾和教育孩子。

  2017年5月,有招聘网站发布了《2017年职场女性压力报告》。这份掩盖超5000职场女性的调研显示,受访的女性有50%以上每天花2-3小时用于孩子的功课辅导,假如是二孩家庭,这个工夫还会更长。

  值得留意的是,不少中国度庭中,父亲的缺位令职场妈妈不得不承当更多“负荷”。

  2015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讨所和上海市妇联共同展开的上海市家庭教育调查显示,孩子教育次要由父亲担任的比例,则从2005年的30.2%下降至23.7%。相反,次要由母亲担任的比例却从20.3%上升至47.2%。

  2016年天津市妇联发布的《天津市家庭建立现状及需求调查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报告》中也显示,详细到教育子女的义务,36.34%的家庭次要由母亲承当,仅有11.6%的家庭由父亲承当。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材料图:2017年3月8日,河南省人才市场举行第十五届男子专场招聘会。韩章云 摄

  事业受阻:职场“潜规则”制约育龄女性

  某招聘网站发布的《2016年职场妈妈生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95%的女性以为生育后对职场开展发生影响。

  关于用人单位的“潜规则”,李璐深有感受。她通知记者,“公司里女职员一旦怀孕,在很长一段工夫内根本都与升职加薪无缘,无论任务表现优秀与否,这就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她回想,本人当年也是由于这个缘由没能退职位上有进一步提升,时机让给了其他同事,这也直接招致她这几年面临着涨薪难的成绩。

  随着孩子长大,面临的经济压力添加,李璐从去年起就方案着跳槽的事情,但经过一番简历投递后,她发现本人在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不分明。

  她通知记者,随着片面两孩政策落地,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关于已婚已育的女性并没有太喜爱,会顾忌这些女性有生二胎的志愿,或许不能全身心投入任务。

  关于这一景象,在某金融企业做人力资源任务的赵夕承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企业在招聘进程中,关于女性的年龄和婚育情况确实会慎重考量。

  “企业里的一些根底岗位,通常倾向于应届生或许是未婚未育的年老女性,次要思索她们可以有更多精神放在任务上,这触及到用人本钱的成绩。”赵夕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材料图:2017年5月,近200福州辣妈停止街头哺乳快闪活动,图为活动中一位丈夫帮妻子撑伞。 吕明 摄

  配套保证待完善:产假不够用,哺乳室充足

  除了事业开展受限,在很多职场妈妈看来,产假制度和相关的配套保证也有待改善。

  记者留意到,目前,全国31省份都延伸了女性产假,但对很多女性来说,产假还是有些不够用。

  28岁的佟丽昕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任务,往年刚休完产假前往任务岗位的她对记者坦言,“至今还是不在形态,4个月的产假有点短。”

  “从生理角度上讲,4个月的工夫,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到消费之前的形态,另外孩子太小,这个时分前往任务岗位,形态和专注度不是很理想。”在佟丽昕看来,假如可以将产假延伸至半年甚至是一年,本人会沉着很多。

  除此之外,单位没有专门装备哺乳室也令佟丽昕感到很不方便,“由于没有专门的场所,很多职场妈妈只能去公司的杂物间或许卫生间,十分费事。”

  而这样的景象并非个例。《2016年职场妈妈生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关于哺乳期女性迫切需求的哺乳室,仅有13.3%的女性所在单位可以提供,同时有29.39%的女性表示单位不会为职场妈妈提供任何福利。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材料图:2011年5月8日母亲节,广东北宁市有关单位结合主办母亲专场招聘会。 黄艳梅 摄

  消弭歧视不只仅是用人单位的事

  其实,近年来关于职场妈妈遭遇“生育瓶颈”的讨论不断不时,对这一成绩的关注,也上升到了国度层面。

  例如,往年的政府任务报告中提出,“要健全休息关系协商机制,消弭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愈加公道、愈加充沛的失业成为我国开展的突出亮点。”

  终究如何维护职场妈妈的权益?

  对此,有休息保证专家表示,如今制约职场妈妈开展的一大要素就是企业关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处理该成绩,需求在增强相关法律执行力度、保证女性休息权益的同时,树立多种机制改善女性失业环境。

  同时专家也强调,除了用保证性条例对妇女停止维护外,还要从基本上处理维护本钱的成绩,若维护本钱转移到用人单位身上,会让用工本钱较高的女性愈发遭到用人单位歧视。

  当然,化解职场妈妈的窘境,需求的不只仅是来自法律和制度层面的保证,更需求全社会的容纳。

  正如《人民日报》去年5月宣布的评论文章中所强调——帮职场妈妈纾解窘境,尤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真正为这一群体减压。

  文章称,尤其是随着片面两孩时代的到来,该当倡议抚养孩子是家庭共同责任的理念,让职场爸爸更多补位。更为关键的是,整个社会还应着眼于制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度设计与完善,对职场妈妈给予更多的宽容和便当。这不只仅指多设母婴室、实行弹性任务制等,还包括肉体层面的关怀和容纳,促进大众更多认可她们的付出与价值。(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局部人物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