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雅加达8月10日电 (记者 顾时宏)据印尼媒体综合报道,近年来在购置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时,原来常常看到在这些商品上标注的“中国制造”已在不知不觉中发作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印尼制造”、“越南制造”等“西北亚制造”。
亚洲鞋业协会多方调查后果显示,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迸发以来,随着中国制造业本钱节节攀升,目前西北亚鞋业已抢走中国大约30%订单。
中国已经以廉价而丰厚的休息力吸引了大批本国品牌前来寻觅代工。但近两年来,随着中国产业晋级和开展转型政策的施行,加上全体经济不时开展,其休息力本钱优势曾经渐渐削弱。
与之构成比照的是,近年来西北亚国度在这些方面优势分明,特别是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度正处于产业经济高速开展期,鞋子、服装、电子等产业开展已逐步与中国大陆“势均力敌”。例如,越南已成为耐克运动鞋的次要消费基地,在越南出口鞋类中简直一半都是耐克鞋。从2010年开端,越南消费的耐克运动鞋数量就超越了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印尼纺织和制鞋业也成为印尼最具希望工业,2012年出口到达124.6亿美元,两个产业产值占国际消费总值的2.1%。
印尼工业部制造业总司总司长邦加表示,纺织和制鞋业为拉动印尼出口贸易和吸收休息力发扬了重要作用,印尼纺织业吸收休息力150万人,而制鞋业吸收70万人,去年制鞋业出口到达35亿美元,近5年内制鞋业贸易顺差达20亿美元,纺织品贸易顺差达20亿美元。
绝对于中国企业,西北亚企业的次要优势,最首要的是本钱优势分明。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制鞋工人工资增长了约3.5倍,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两头价曾经累计贬值超越30%,加上其他本钱下跌,利润根本被蚕食。目前大陆东部沿海地域工人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印尼大约300美元,而越南只要250美元左右。
二是西北亚地域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例如,最后耐克公司在越南消费一双耐克鞋,约98%的原资料都需求出口,而目前需出口的原资料已降至约56%。
三是自从中国-东盟自在贸易区正式建成后,99%的商品可以享用免出口关税,西北亚各国从中国出口原资料本钱分明增加。
四是西北亚国度为吸引外资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例如,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印尼对本国投资法和劳工法作出了一些有利于本国投资者的修正,一步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简化外资审批手续和延长审批工夫。
虽然已有一局部订单从中国转移到西北亚,对中国全球鞋业代工中心肠位构成一定要挟,但目前来看,西北亚国度还无法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位置。剖析指出,其中次要有两方面缘由。
一是虽然一局部企业将代工订单转移到西北亚国度,但总体规模不大,西北亚国度大都是中小型国度,包容产业转移的才能仍无限。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少量日本企业转移到泰国,但泰国的根底设备接受不了,水、电等也呈现充足,一、两年就呈现饱和。后来这些企业又转移到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迄今,西北亚国度根底设备落后的成绩仍未基本改动。
二是虽然西北亚国度的产业链有了一定改善,但绝对于中国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例如,一个完好的纺织产业链需求包括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销售等环节,制鞋产业还包括橡胶种植、橡胶加工等环节,而西北亚很多国度不具有真正的产业,只要成衣、鞋子制造,短少之前的一切相关环节作支撑。除此之外,西北亚国度普遍根底施行依然落后,这也对其制造业开展构成制约。
针对国际本钱添加,绝对优势削弱的不利场面,中国企业增强与西北亚各国在鞋业范畴的协作,成为一种必定的趋向,也遭到东盟国度的欢送。在第四届中国-东盟行业协作会议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国皮革行业协会及其中方企业家代表和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6个东盟国度鞋业协会指导人共同签署了协作备忘录,成立中国-东盟鞋业行业协作委员会,以此增强鞋业行业对接、产业协作,推进单方鞋业行业协作进入新阶段。
印尼鞋业协会会长艾迪以为,东盟各国应该与中国停止更严密的协作,他欢送中国鞋业有实力的企业在印尼投资,共同开发品牌产品。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说,中国是一个公认的制鞋大国,与东盟的协作潜力十分大,在资金、技术、休息力资源、设备、五金配件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技术培训、设计培训等方面也有协作时机。
标签:中国 西北亚 印尼 鞋业 制鞋业
(原标题:西北亚鞋业竞争力加强 尚未撼动中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