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施行乡村复兴战略,鼓舞人心。河南省委乡村任务会议召开,研讨我省相关贯彻意见。河南省委着眼全局动身,着眼完成两个一百年斗争目的,精确掌握&ldquo三农&rdquo任务新的历史方位,又做出了严重战略部署。
近年来,拥有200多万亩耕地、15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唐河县立足资源优势,紧抓农业这个大龙头,坚持不懈地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复兴战略,围绕科技创新,优质粮食,机械农业,夯实根底,宜居家园等一系列复兴工程,获得了分明成效。
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李书强和几位村民正给自家的红薯称重装箱,一个个打着&ldquo麦仁店红薯&rdquo品牌、印着网店二维码、贴着快递单的红薯箱整划一齐地码放在一旁。
&ldquo县里对我的红薯窖一个就补贴5万元,再加上我们唐河的红薯取得了国度农产品天文标志认证,红薯更好卖了,我预备往年再扩种50亩。&rdquo李书强蛮有底气地通知记者。
&ldquo2017年是唐河古代农业继续提升的一年。我们围绕反动老区绿色开展先行区和中部古代农业示范区两大定位,减速推进农业供应侧构造性变革,不时进步农业供应质量和效益,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rdquo唐河县委书记李德成说。
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畜牧大县、全国科技提高示范县,河南省美丽乡村建立示范县、河南省首批田园综合体建立综合试点县&hellip&hellip这一连串国字号、省字号荣誉见证的是一个农业大县的强势崛起。
古代粮业优了却构、去了库存、稳了位置。唐河县持续紧缩玉米种植面积,扩展特征作物种植面积,2017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1万亩,总产135.17万吨,比2016年面积增加43万亩,总产增加20.85万吨,完成了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偏重的方向开展。
产业龙头壮了规模、&ldquo靓&rdquo了品牌、增了效益。截至目前,唐河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187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8家,开发农产品品牌百余个。2017年新开展市级龙头企业5家,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农民专业协作社总数达2751家,培育出国度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48家,县级示范社100家。
畜禽养殖提了产量、增了产值、净了环境。唐河发扬南阳黄牛主产区优势,强力促进肉牛、奶牛等优质草畜养殖,生猪、肉牛、奶牛养殖构造均衡,养殖量坚持颠簸增长,畜牧业产值达43亿元。经过鼎力宣传、部门联动、出台奖补措施等办法,2017年101家小、乱、污养殖场全部搬迁取缔并顺利经过市级验收,同时完善了256家规模养殖场治污设备,完成了畜禽粪污达标排放,畜禽粪污资源化应用率大大进步。
&ldquo绿色银行&rdquo美了生态、火了经济、富了农民。唐河目前业已构成了以黄桃、栀子等经济林为重点,以花卉苗木、林下种养为亮点的林业产业格式,全县新增黄桃、火龙果、葡萄等特征经济林1.7万亩,新增红叶石楠、银杏、广玉兰、丝棉木、月季等特征苗木花卉基地1.1万亩,年消费各类苗木100多个种类160万株,林业总产值达11.26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了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减色、农民增收协调共进的生态经济格式。
副县长马俊宏通知记者:&ldquo这些成果的获得,是唐河探究创新、量体裁衣、以奖代补,推进农业开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偏重转变,由次要依托物质要素投入向依托科技创新和休息力素质进步转变,由依托拼资源、拼耗费向继续开展转变的后果。&rdquo
据理解,唐河每年拿出2000万元,重点对红薯、栀子、食用菌(草腐菌)、特征林果、花卉苗木等产业施行奖补,并经过&ldquo粮油倍增方案&rdquo,在每个乡镇规划一个千亩示范方、每个村一个百亩示范田,使全县花生种植面积达107万亩。16.3万亩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均匀单产达713公斤。对建立50万斤以上红薯窖每个奖补5万元,红薯种植面积打破15万亩。新开展黄桃5000亩、金果梨3500亩,特征林果总面积达5.9万亩,年产量达450万斤。
&ldquo往年,我们将放慢施行乡村复兴战略,以农业供应侧构造性变革为方向,以优质高效为规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逐渐完成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rdquo县长周天龙引见道。
以农业优质高效为重点,逐渐完成农业强。
基地强。完成全国粮食消费功用区和重要农产品维护区划定义务,确保完成小麦186万亩、水稻5万亩、玉米100万亩、油菜5万亩、大豆6万亩的目的。重点抓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立。建好百亩实验区和10万亩示范区,示范引领全县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粮食综合消费才能片面提升。建立高规范粮田示范区,完善隶属设备配套功用建立,逐渐进步全县176万亩高规范粮田程度,实在到达旱能浇、涝能排、功用设备完全完善的规范,提升综合产能。片面改善和推进农田防护林建立,构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p#分页标题#e#品牌强。创立农产品著名品牌,以贵州茅台集团10万亩专供优质无机小麦消费基地建立为引领,逐渐打响名酒公用小麦品牌依托&ldquo唐河栀子&rdquo&ldquo唐河红薯&rdquo&ldquo唐河绿米&rdquo农产品天文标志,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ldquo三品一标&rdquo基地建立。力争2018年新认证&ldquo三品一标&rdquo农产品20个以上,新开展&ldquo三品一标&rdquo农产品基地30万亩。
龙头强。做好建好产业集群,放慢提质增效开展。增强以曹氏·百川特征面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建立,力争在消费规模、消费效益等方面完成新打破做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检测任务,确保企业运转良好做好农业新型运营主体培育,全年新开展农民专业协作社100家、家庭农场5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
以调整产业构造为重点,逐渐完成农民富。
施行林业产业基地培育工程。全年新开展栀子1.5万亩,老园区改造3000亩,同时增强栀子色素加工龙头企业和栀子协会建立,新开展黄桃、晚秋黄梨等优质林果业5000亩、花卉苗木5000亩,培育500亩以上标准化产业基地10个,并带动开展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放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进程,使林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施行特征农业产业工程。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农业种植构造,稳固粮食根底产业,做强做大花生、红薯、蔬菜等特征产业,打造食用菌、设备农业、中药材等战略产业,培育休闲观光、生活体验、生态园区等新兴产业,开展特征经济,多渠道添加农民支出。
施行乡村旅游复兴工程。抓好桐寨铺田园综合体建立,鼎力开展桐寨铺、城郊、昝岗等乡镇的近郊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采摘农业,带动农游一体化开展,打造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周围的&ldquo一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rdquo。
以优化乡村环境为重点,逐渐完成乡村美。
打造精品小镇。全力支持湖阳、祁仪、马振抚打形成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味浓重、产业特征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特征风情小镇。经过创办品德讲堂、弘扬乡贤文明、打造乡愁记忆等方式,逐渐摒弃歪风陋习,片面树立文明新风,进步乡村社会的文明水平。
整治乡村环境。展开乡村清洁工程,施行乡村环境连片整治,完善渣滓搜集转运和生活污水处置设备。依托全省美丽乡村建立示范县试点工程,高规范打造101个达标村、51个示范村,增强村级集镇建立,进步刘岗、井楼、岗柳、涧岭店的建立和管理程度,逐渐改善乡村消费生活环境。
推进净化防治。继续搬迁取缔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树立畜禽规模养殖场净化管理台账稳步推行河长制,完成水资源维护、河库水域岸线管理维护、水净化防治、水环境管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项河长制任务义务,树立&ldquo一河一档&rdquo,施行&ldquo一河一策&rdquo,增强源头管理、零碎管理、生态管理统筹树立河道采砂管理联动机制,加大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沿河乡镇的协调力度,努力构成河道采砂管理任务的合力。
展开土壤管理。深化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提升和质量维护项目,施行化肥、农药减量化举动,鼓舞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推行绿色防控,开展草腐菌,展开秸秆综合应用等方式控制农业面源净化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应用试点县项目,指点畜牧养殖企业对畜禽舍逐渐停止标准化改造,配套标准化消费设备和粪污处置设备,根绝粪污直排景象,维护乡村生态环境。
放眼唐河,一个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ldquo三农&rdquo任务新格式正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