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中字头、龙头企业包袱B2B出海重担 - 综合B2B

作者:刘楠明 2018年03月04日 国内新闻

2013年,国度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期,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协作建议。自此,“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新时期开展战略和最为重要的对外协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作建议。

大背景下,企业纷繁借政策西风扬帆远航,紧锣密鼓地规划海内市场。仅从b2b范畴来看,自3月份阿里巴巴宣布eWTP首个海内“实验区”落地马来西亚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拥抱世界的一系列事情报道再度惹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往年上半年,微观经济态势稳中向好,由此奠定了大宗商品市场良好的开展根底。详细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波动增长,供求关系恶化。其中,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87亿吨,同比增长12.4%;煤炭表观消费量30亿吨左右,增长6%以上;石油表观消费量4.6亿吨左右,增长接近7%;铁矿石的需求增幅也超越6%。

2、大宗商品价钱价钱下跌。重要大宗商品中,2017年9月份全国钢铁类价钱指数同比下跌53.2%,有色类下跌35.1%,矿产类下跌33.7%,动力类下跌26.8%,食糖类下跌7.7%。

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温,直接推进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开展,进而促使企业积极减产,减速全球化进程。

于此同时,再来看基建行业的状况。任何国度及社会的开展,必定离不开根底设备的投资。古代化城市的建立需配以完善的交通体系、通讯体系、水利体系等,这因而添加了大宗商品的需求量,钢铁、煤炭、矿石、原油等商品都是次要投资商品。这实践上也对大宗商品市场发生积极影响。可以预测的是,金属资料、冶金建立、石油化工等大宗商品会在出口贸易范畴有所打破。

在国度政策利好,基建大宗行业波动上升的状况下,亿欧整理了B2B方向的基建大宗企业的出海举措,详见下图。

基建/大宗B2B领域出海企业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亿欧清点的23家基建大宗B2B范畴的企业中,上市公司约占74%,剩下的融资阶段也次要散布在A轮后,总体上具有开展偏中前期、业务规划绝对完善等特征。清点进程中由于材料无限,多少有缺漏,欢送联络补充。

详细来看,大宗和基建范畴的B2B出海公司出现以下明显特征:

1、“中字头”“龙头”企业出海举措较大。在国度国企变革的片面推进下,“中字头 ”国企无疑是其中的受害者,背靠国度资源,经过政策顺利“出海”获取海内资源,这是放慢推进供应侧变革并完成企业转型和优化晋级的极好时机。

2、企业“抱团出海”“搭台唱戏”。早在2014年国机重工集团进出口部与中工国际在安哥拉项目上便展开协作。此外,往年8月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与铁建重工在开辟俄罗斯市场上的结合,也是抱团出海的案例之一。

企业之所以会以“抱团”的方式出海,一是践行开放容纳、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肉体,另一方面企业经过聚合各方资源,集群式“走出去”易于在海内构成竞争优势。

3、深度规划产业链条。清点中发现,有实力规划海内市场的企业,往往在国际以规划了完好的产业链条。如中国铁建股份无限公司,不只在工程修建、工业制造、房地产范畴规划、还在深度规划了产业上下游环节的矿产资源、金融效劳等局部。

此外,在资本层面“出海”企业常经过独资、合资或并购等方式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4、依托海内资源,顺应外乡化。企业开展国外市场,必定绕不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开“外乡化”的成绩,只要量体裁衣开展,才可失掉市场的认可。中国化工全控股的农化公司以色列安道麦公司,是收买上的成功案例之一,也在证明着企业可以经过多种方式停止资源整合,进而在全球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出海”散布的区域来看,俄罗斯是一个必争之地。中俄关系亲密,良好的政治根底推进了频繁经济往来。此外,俄罗斯疆土面积世界第一,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度,矿产资源丰厚,也是吸引中国基建及大宗企业纷繁“出海”协作的次要条件。

亚洲除西亚地域大局部国度都有“出海”业务的规划,东非、北美、中欧区域,澳大利亚、埃及也都有市场拓展的痕迹。

在阅历了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黄金期后,红利逐步消逝,各细分市场已接近饱和形态,“出海”一搏意味着无机会寻求更宽广的红海市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企业应在开疆辟土前做好充足预备,资金、运营、形式、人才、文明都是需求考量的要素,这绝不是主题概念的炒作,而是国度赋予企业开展新方向的最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