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报告:电商晋级物流先行
艾媒网 2018-01-23 21:26
近日,艾媒征询发布《2017年中国智能物盛行业研讨报告》(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场,并在往智能物流方向转型和开展。
2017年中国智能物盛行业市场规模达3380亿,较2016年增长21.1%。估计2020年中国智能物盛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850亿。
“报告”剖析,中国智能物流市场在电商开展的推进下疾速增长,资本的介入成为我国智能物盛行业开展的重要推进力气。
2017年是中国电商片面晋级新批发的元年,作为新批发的根底设备,物流智能化成为新批发晋级关键。
中国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在智能物盛行业你争我夺,抢占先机。基于两大巨头的业务运作逻辑的差别,阿里和京东关于智能物流建构的方向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形式:搭建物流产业链生态 VS自建仓配物流网络
阿里早已认识到物流效劳将影响电商开展。截至2017年,阿里从仓储、配送、供给链、末端配送,以及海内都曾经有所规划,智能物流生态圈根本成型。
2013年,阿里结合银泰以及各大快递企业等组建菜鸟网络。阿里巴巴组建菜鸟的目的,用张勇的话来说就是“构成一套从前端下单、到运输配送、再到收货售后的一体化处理方案,是端到端的全链路优化”。简而言之,就是“打造像水电煤一样的智能物流网络”。
菜鸟重点投入到根底设备建立、信息零碎搭建和效劳规范的树立,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并约请协作同伴接入来保证各个环节的效劳落地。菜鸟在全国拿地建仓,这一做法曾惹起快递企业的忌惮,但是菜鸟目前一切的仓库运营都外包给由阿里投资的心怡科技、日日顺、百世物流等第三方管理公司担任,其仍然保存了科技公司的“轻”。
中国物流协会特约研讨员杨达卿以为,这种平台型供给链企业关于一个由中小企业支撑的商业生态来说,仍具有宏大的价值。
京东的物流打规律有所不同。经过自建仓配物流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一致的操作和管理规范,京东物流以此强调运营质量与配送效率。相比于菜鸟的“轻形式”,京东这种“重形式”做法,也有质疑声,不少人以为其并没有做到创新,虽然向社会片面开放,但无法真正赋能协作同伴,缘由在于京东自营商城和第三方商家存在竞争关系,且京东物流与其他物流也如此。因而,在其开放物流一年多的工夫里,并没有传出规模大且知名度高的品牌方协作项目。
而还有重要的一点,成立10年多之久的京东物流的盈利才能也成为京东的担负。“京东物流的一个缺乏之处就是整合社会资天性力太弱,全靠京东本人投资。”前腾讯、京东战略剖析师李成东表示,“菜鸟物流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融资。京东的资金应该更多投在技术和供给链上,而非物流上。”
业务:五个链条网络VS六大物流网络
菜鸟打通跨境、快递、仓配、乡村、末端配送五个链条的信息流、物流,构成智能网络。
在仓配方面,菜鸟打造一站式全供给链互联仓储平台,这是吸引商家和快递公司入局的关键一步。菜鸟为商家在全国提供仓储,协助商家完成智能化库存管理的同时,大幅度进步配送效劳效率。继而靠商家订单流量吸纳快递公司。此外,菜鸟推出“联盟仓库”,将智能仓配网的分层做得更密。
菜鸟的跨境物流曾经掩盖全球224个国度和地域,跨境仓库数量到达74个。阿里还两次投资新加坡邮政,现已初步搭建起一张真正具有全球配送才能的跨境物流主干网。并经过在马来西亚打造的首个“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实验区,树立了中国境外首个超级物流枢纽。
在乡村网络方面,菜鸟和老牌的EMS协作,阿里早前投资了海尔日日顺物流,并于2017年添加持股。此外,阿里也不断在培植万象、晟邦、黄马甲等落地配公司。
在末端网络方面,阿里的战略则是菜鸟驿站、智能快递柜以及即时物流配送三方出动。目前,菜鸟在全国已有超越4万个菜鸟驿站。在2017年6月,菜鸟还参股了“速易递”智能快递柜。
此外,阿里经过投资国际即时物流公司点我达,在末端即时配送方面布下一子。据“报告”剖析,点我达采用智能派单形式的即时物流平台,其无分区技术、智能派单和压力均衡体系等技术创新构成了技术壁垒。
#p#分页标题#e#阿里的优势,让其生态圈的成员构成良好的生态资源对接。点我达参加阿里系,和阿里成员的饿了么、菜鸟、盒马、百联、易果、百世汇通等坚持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在阿里新批发战略中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
京东物流将其物流网络分为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网。
中小件物流配送上,京东材料显示,目前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56个大型仓库,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
大件物流方面,京东对垒的是阿里的日日顺物流,处置大家电配送效劳。
京东目前全国正在运用的冷仓有10个,冷链配送掩盖深冷、冷冻、冷藏、控温四大温层,可以完成零下30度至常温温层的全掩盖。而阿里系的冷链配送次要是易果的安鲜达,天猫超市等都由其提供效劳。
跨境物流方面,京东拥有海运链路和空运链路,已守旧7个“跨境生态”口岸,并且有两个“京东自营保税仓”。
B2B网络,与之前发布的京东百万便当店方案和京东家电专营店方案亲密相关,将依赖于这张网络停止铺设。
京东的众包物流,正是补足其末端配送的一个手腕。2016年,京东到家和达达兼并后,达达作为运力补充与京东物流关系亲密,此次被划入了京东物流子公司的物流网络之一。
但是,就目前阿里和京东生态规划状况看,京东的众包物流的订单流量和品类丰厚度不及前者。
技术:大数据+算法VS无人化技术
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将来,很大水平上都依仗于大数据,菜鸟网络亦然。它的实质是获取以大数据算法为中心下的商业使用。
依据菜鸟官方提供的数据,菜鸟网络曾经完成全中国超越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170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这个数据体量的想象空间不容小觑。
菜鸟推进的电子面单,如今在电商物流的运用当中曾经到达85%。此外,菜鸟还想经过数据效劳协助物流企业改善日常的运营和管理,如菜鸟的 “四级地址”,可以完成“路由分单”,以此取代人工分单,提升分拨中心的效率。其承诺达、无忧物流也是基于数据而确保的。
下一个阶段,菜鸟的数据使用就是向上延伸到供给链的消费端,做精准的消费预测,让各环节的消费商提早分配货物的消费和库存。
在新批发的趋向下,菜鸟还会用数据技术协助商家做门店发货,并完成线上下单、线下发货。而这个协作,菜鸟曾经结合天猫、点我达正在逐渐落地。现阶段,用户在天猫屈臣氏旗舰店下单,选“定时达”效劳,菜鸟会将订单同步推到点我达零碎,由点我达配送员直接到离用户最近的门店取货,2小时内即可送货上门。
京东立志于成为一个经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相似于无人的商业体”。2014年京东就成立了亚洲一号自动化物流中心,大局部环节上都完成了自动化,进步了仓储的运营效率。
去年,京东物流独立运营,并成立京东X事业部智慧物流实验室,第一次向众人展现了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的全自动仓储场景。
京东的无人仓中的AGV机器人(指具有自动导引功用的机器人)应用空中贴着的二维码导航来搬运货架。
京东AGV机器人投递包裹
同时,京东还与西安航天基地签署了协作协议,将打造京东集团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
在无人技术使用方面,菜鸟略晚于京东,但潜力十足。去年9月,菜鸟网络开端在全国启动超级机器人仓群,经过智能算法、自动化流水线、AGV机器人等,提升仓内的无人化作业程度。由菜鸟网络打造的“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仓库”,也开端在广东惠阳投入运用。
菜鸟机器人仓库
智能物流将来趋向
第一,“全供给链化”,大数据驱动整个供给链重新组合,不论是下游原资料、消费制造端,还是下游的分销端,都会重新组合,由线性的、树状的供给链转型为网状供给链。
第二,物流机器人会少量呈现,不论是阿里、还是京东,以及顺丰等各大快递企业都会投入智能物流的硬件研发和使用。随着人力本钱的不时进步,机器人本钱与人工本钱会越来越接近。复杂反复性休息被机器人取代只是工夫成绩。
#p#分页标题#e#第三,社会化物流会变成全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字化物流会让物流资源在全社会重新配置,不论是快递的人员、快递的工具、快递的设备,还是商品,都会来停止组合,任何一个社会资源都能够成为物流的一个环节。所以将来智能物流,一定是一个自在、开放、分享、通明、有信誉的一套新的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