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电商开放平台产物设计3:供应商开放平台

作者:金俊华 2018年03月03日 国内新闻

立冬了,记得穿秋裤。

后面讨论过“商品开放平台”、“店铺开放平台”,这次重点讨论下“供给商开放平台”作为开放平台系列的开头。

提到供给商,就不得不说说推销。供给商和推销零碎密不可分,推销形式普通有“自采自销”和“代发”两种。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入不入库”。

自采自销的形式比拟普遍,平台从供给商那里推销商品,入库至本人的仓库停止售卖,这些商品的一切权属于平台。由于商品曾经入库,所以下单发货都是在零碎外部停止数据流转,两头的进程不会和供给商发作关系,只要在下推销单、商品入库的时分才会交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互。如下图所示。

自采自销

“代发”次要指商品平台销售出去之后,由供给商代发,按订单结算商品和物流费用。由于关于货品的约束力比拟差,常常呈现超卖或延迟发货的状况。这其中就触及到库存更新不及时招致超卖,订单未及时下发招致发货慢

很分明“代发”形式相比于“自采自销”形式有很多缺乏之处,但是为了扩大品类、增加资金占用,有很多电商企业都需求这种形式。

为了管理“代发”订单,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普通会提供“商家零碎”(叫法各异)给“代发”供给商用于检查订单、发货等。在实践业务中,还是会遇到各种成绩,如由于“代发”订单分散、数量少,供给商不会常常登录“商家零碎”,订单发货不及时招致客诉量上升。所以线上对接不可防止。

供给商开放平台,指自营平台提供应供给商对接商品,用以扩大SKU数量、更新库存,传递订单给供给商。上面引见提供应供给商停止线上对接的产品设计。

做过线上对接的产品冤家应该都有以下领会:线上对接,触及到单方的博弈,哪方强势,就以哪方的接口为规范。所以还是要以实践状况为准。

供给商开放平台

如上图所示,“供给商开放平台”次要是管控订单、商品和物流。难点在于商品库存的更新,前面会详细描绘。

首先提供应每个供给商API证书,以及对供给商的接口权限停止定义。

1.订单

客户下单后,推送相应的订单给供给商,保证订单及时推送。

>订单推送(接口):由供给商提供,可由平台制定相应规范。次要包括商品、收货信息等。需求推送订单时,调用接口推送给供给商。

>订单取消(接口):由供给商提供,在用户取消订单时,平台调用来取消订单。前往取消后果(成功或失败)及缘由。

>订单发货(接口):提供应供给商停止发货,前往物流单号。

>订单查询(接口):提供应供给商查询订单信息。

关于订单,还触及到地址库的互相映射来对应。

2.物流

>物流轨迹查询(接口):由供给商提供,可由平台制定相应规范。平台来查询订单物流轨迹。

3.商品

由于平台和供给商的SKU编码规则不同,就触及到将单方的商品编码停止映射,以便于在订单中运用。

>商品初始化(接口):树立平台和供给商的SKU对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应关系,供给商传输商品sku码,平台将生成的平台sku码与供给商sku码前往给供给商。供给商还可以经过接口将商品主图、概况图等一些信息传输给平台。

当然商品初始化之后,平台不会立刻运用,而是需求停止二次编辑,再依据需求停止上架。

库存

>库存更新(接口):当供给商库存发作变化时,调用接口更新平台库存。

后面提到过难点在于库存更新。当供给商库存大于平台后台库存时,将对应的差值加上即可。复杂的是,当供给商库存小于平台后台库存时,需求扣减前台库存,能够会发作超卖。

前台库存扣件也有优先级,一旦到达扣减所需求的预定值,立即终止扣减。

1.扣减前台可售库存(不包括活动锁定库存)

2.扣减分销渠道商品库存

3.扣减活动锁定库存

4.扣减前台可售库存,变为正数(超卖)

呈现超卖时,就需求人工介入,和用户沟通取消订单,或许和供给商停止沟通补货。

在考虑这篇文章构造时,狭义上还有一种“供给商开放平台”,只是往常接触不多。指的是b2b2C的分销市场形式,供给商提供商品的一切材料,包发货。如下图所示,供给商上架商品到分销市场,分销商家从分销市场选购商品到店铺,小B商家可修正店铺的商品概况图、价钱等信息。当收到订单后,由供给商直接发货,更新单方的订单形态。

供给商分销形式

#p#分页标题#e#

这种形式算是分销的一种,分销商家只需求经过店铺把货卖出去,其他的都交给供给商。这是在一个平台上将供销的环节全部打通,目前有赞平台支持这种形式。

还有一些微商,其实也可以看成这种分销的形式。

顺着明天的文章,下一篇我们来聊一下电商中的“分销”,不晓得有没有冤家感兴味。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署内容转载协议,联络run@ebrun.com

电商资讯第一入口

亿邦App-每天都有电商热点事情等你讨论!